这种帘子遮光度极好,即便是日光直射,透过来的光线也能如月光那样柔和。
所以刚才他才睡醒,还以为这会儿是天刚亮。
云秋唔了一声,脸微微红。
而李从舟确实是晨起打了一套拳、又回来陪着他靠了一会儿,见小家伙实在不醒,便干脆换回寝衣陪他窝着,自己随便找本书来翻。
只可惜,他们昨日出来是成婚,别院里也从没准备什么书。
于是李从舟当时能找到的,就只有苏驰塞给他那本东西,十全婆婆送的一套避火图谱,以及小陶的医书脉案。
医书脉案李从舟没兴趣,思来想去,觉着云秋和明义师兄都喜欢的书或许真有过人之处,于是就顺手翻来细读。
这会儿云秋也终于注意到他手中的书册,好奇随口问了一句,结果李从舟也没瞒,干脆给书页转过来正对他。
——其实苏驰这本书虽名带龙阳,但其实和吕纯阳那本《房|中秘术》是一样的,都是讲调理气机的。
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般不堪。
只是他翻到这页恰好配了图,云秋一看就骇然瞪大眼,总觉得眼前这一幕更像是在做梦。
以至于,胡言乱语说了句:“挺、挺好,你是该看看的……”
这话换在什么时候说都成,但偏偏不能在这时候说,因为容易惹人往歪里想、造成大误会。
果然,李从舟眯眼挑眉,“所以你是,嫌我?”
嫌他技术差,嫌他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经验,所以需要多看点这种书来弥补?
云秋啊呀一声,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他连忙摆手,“不不不,好的很好的很,你可棒了!”
李从舟看着他,最后却只是哼笑一声,转头叫来远津,当着云秋的面就刷刷列下了十来样书单子。
单看名字,云秋就骇得忍不住扶了扶腰。
李从舟将单子往远津怀里一拍,然后给人推出去、让他速速办来,而后转身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小秋秋,记住你今日的话,倒时你要受不住了喊,我可不容你去给父亲母亲告状。”
想了想,不等云秋吱声,李从舟又补充道:
“太后、陛下那儿,苏宰相那儿也不。”
第114章
如此, 云秋和李从舟又在别院内待了半日。到婚后第三日,正巧按着习俗是该归宁回门,宁王和王妃就亲自到山上来接人了:
王妃身上披着火红色的狐裘大氅, 云秋也被李从舟用厚厚的雪狐嗉裘裹成一只圆滚滚的雪团子。
宁王眼瞅着这娘俩站在一起,忍不住侧首笑了笑, 然后眼角余光瞥见了赶来相送的皇城使。
皇城使远远朝他拱了拱手,并未靠近,只是带着自己的士兵列在了官道两旁。
李从舟走过去,想请王妃和云秋上车, 结果才靠近就听见王妃在问云秋, 是不是被他欺负。
云秋头摇成拨浪鼓, 瞪大眼睛一本正经给他说好话, “小和尚待我可好啦!”
王妃眨眨眼喔了一声, 轻轻给云秋拽过去一点与他咬耳朵, “怎么个好法儿?给阿娘说说。”
“啊……”云秋对别人的时候都挺聪明的, 偏是对着王妃就变得很老实,问什么答什么。
李从舟本来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少事, 可听着云秋一件件掰指头数出来,他脸渐渐也有些烫了。
轻咳一声, 李从舟上前轻轻揽了云秋一下,然后转头对着王妃正色道:“母亲,山里风凉, 您和秋秋先上车吧, 有话我们可以回家再慢慢说。”
王妃当面说着好好好,可李从舟才一转身, 她就噗嗤一声乐出来,然后用手指刮自己脸一下, 悄声对云秋道:“有些人不好意思喽——”
云秋也想跟着笑,但才翘起嘴角,就挨了李从舟一记眼刀,他吐吐舌头,只能趁李从舟转身的时候,悄悄冲王妃也刮了刮自己的脸。
他们娘俩这儿笑作一团,那边宁王其实看得真真切切,他摇摇头,这才上马吩咐回府,并与皇城使拱手。
一家子从栖凰山上浩浩荡荡下来,有皇城使的金甲守卫在前、银甲卫紧随其后开道,一直给人送到京城的西城门口。
武王街附近的百姓多少有知道宁王世子成婚消息的,他们当中不乏有好事者,一路跟着想看看新娘子。
王妃难得用了她那辆奢华的马车,车厢内也同样特别加装了褥子、垫子和许多保暖用的暖帐。
她给云秋讲了宫里德喜公公的事,让云秋做好准备,之后可能有机会还是要进宫谢恩。
“身子没有哪里不舒服吧?”王妃摸着云秋微凉的手背,“肚子痛不痛,害喜的症状还严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