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再有劳村长帮我找些干活的人。”顾云秋笑着拱拱手。
那边说着,这边点心托腮,看向顾云秋的眼里全是崇拜:
“叔,我、我们公子人好吧?”
蒋骏摇头笑:
——好是好,就是有点傻。
哪有这样经营田庄的?
远远看顾云秋一眼,最终,蒋骏还是决定留下:小世子待他和狗娃都有恩,他留在这盯着,还能让他少吃些亏。
一顿饭和乐融融,顾云秋也解决了田庄上所有需要解决的事项。
至于置办用物的银子,只管让蒋叔找点心要了记账。
等一切办妥、夕阳西下,蒋骏送走众人后,转身却忽然看见有人鬼鬼祟祟在后院墙附近——
他厉喝一声走过去,把人被吓跑后,却发现地上落着磷粉,还有个白布扎的鬼人。
蒋骏冷笑一声,劈手将那鬼人丢到半空中,手中长剑一挥,霎时将那团破布劈成了碎片。
漫天散落的碎布片下,他挽了个剑花、还剑入鞘,冷冷环顾四周一圈后,才重重锁上田庄大门。
远处,一棵大槐树下——
一个满脸麻子的男孩吸了吸鼻涕泡:“爹你闻着什么味没有?”
他旁边,站着的正是吴家村长。
闻言,村长涨红了脸,愤愤斥了句:“闭嘴!”
而他儿子东张西望找了半天,忽然指着村长的裤子、没脑子地大笑起来:“哈哈哈,爹你尿裤子了啊?”
村长恼羞成怒给他一耳光:“再废话一句我就给你关那田庄里!”
男孩立刻捂住嘴。
村长则以手握拳,狠狠锤了树干两下:他还就不信了。
弄不了那公子哥儿,他还收拾不了那老太婆吗?!
第022章
如此又过了半年, 到这一年秋上。
国孝在身不能开宴,所以顾云秋今岁的生辰就在家吃了碗寿面。
宁王赠给他一匹四蹄踏雪的乌骓,王妃亦送了一整套精致的皮影, 管家、小厮、银甲卫,还有不少与王府往来密切的世家都送了贺礼。
若在前世, 这些东西都合顾云秋心意,足够他玩上半年有余。
但现在,顾云秋谢过父王母妃,就指挥杂役牵马、将那些箱子都收到了库房内。
比起嬉游玩乐, 顾云秋对各处田庄来报的节上收成更感兴趣, 总寻了由头跟在王妃身边听。
每年八月前后, 都是朝廷核准田税、清查人口的时间。
公田所的小吏会被分派出去量准土地、查检作物, 而后登记造册。
到九十月丰收, 再由朝廷指派的税官按册征纳, 以及订立更正这两个月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如山洪暴发、盗祸、病疫等。
锦朝的田税有税粮和税银两种,并将田地按位置、属性分为水田、旱田和山地三种, 又在这每种之下,再依土壤肥力划分为上下两等。
每种田的赋税不同, 但大抵每亩上田税米一斗至五斗不等,下田则在五升至两斗之间。
折合税银,约是每亩百文到二两左右。
这田赋并不算高, 而且还有很多可以折抵减免的机会。
除参军、治水等有功的嘉赏外, 像顾云秋在陈家村买下的那个田庄,就是朝廷诏令的垦荒、三年都不用缴税。
而田庄的几位管事, 还提到了田赋中一些旁门左道。
如避税藏丁、假死脱役等,最离奇的一桩, 还要属有人将自家七口都办入僧籍,闹得县官无奈灭佛,引起不小的风波。
顾云秋听得津津有味,也将其中有用的信息一一谙熟于心。
再过两日,便是和陈婆婆约定好分账的日子。
顾云秋田庄上十余亩地,除了那几块大小形状都不大规整的被留下种粮种菜供给庄里外,剩下的全都种上了大豆。
不用愁原料问题后,这半年来豆腐坊的生意越做越好,大有恢复当年繁荣之势,陈婆婆还签了笔杂买务的单子。
杂买务是专管禁中买卖的,除了粮食蔬菜,还负责征购各省院所需的文书纸张、几个厂局制器的用料等。
总之,凡禁中所需,都要登记数目报给杂买务的提辖官,避免禁中各府寺省院单独向外征购,牵扯出贪墨等不必要的麻烦。
去陈家村前夜,顾云秋思来想去,还是吩咐点心从库中收拾了一套崭新的针线。
又集了开蒙所需的《三字经》《千字文》等扎成一捆,并上笔墨纸砚一套文房装在个匣子里。
登门拜访,不能空手而去。
而且上回他们还赚了陈婆婆一顿饭,做人要讲究礼尚往来。
陈婆婆性子爽直、待人以诚,直接送东西,她一定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