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重生,所以想要保护圆空大师和报国寺的僧人们平安,所以才会那么早地找襄平侯麻烦。
而且云秋记着,为了躲避京城那场大疫,他和小和尚一起住在后山小院中,山下曾传来过消息、说襄平侯进献了药方。
当时他不明所以,说了句:“那还蛮好”。
结果素来很少生气、也鲜少恶语的小和尚,突然讽了一句:“道貌岸然、狼子野心。”
那时候他们才九岁,所以一切……其实早有蛛丝马迹,只是他并没有在意而已。
云秋又顿住脚步,仔细从头回想了一遍这一路走过来的九年时光:因为他们一起重生,所以前世许多事都发生了改变。
他去了报国寺,提前解决顺哥和二门管事、救下点心,所以到真假世子案时,他很顺利就离开了王府。
他和李从舟因互相推搡的事结缘,但之后他就重生回来了,所以并未纵容顺哥欺负寺里的小沙弥。
往后,所有的事情就渐渐不一样了:
周山、吕元基、吕鹤,林瑕、苏驰、四皇子、徐振羽,还有太子。
也是因为他俩都重生的缘故,今生的真假世子案提前,报国寺没有起火,西戎国灭、青红册改革。
想到这,云秋紧皱的眉头又舒展——
这多好!
李从舟也是重生的,那很多事情就可以和他聊,关于前世的重重疑惑,他也可以问小和尚。
圆空大师说他们是前生造定事,看来得道高僧的眼光就是不一样!他和小和尚的前缘还真不浅。
云秋加快脚步,直奔北城门下已挨挤起人的黄鳝米缆摊。
他想好了:
回去就给小和尚坦白一切。
从八岁那年开始讲,讲他为了活命,这辈子都改得好好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和尚肯定不会凶他。
就算要凶他,他也不怕。
这里是蜀中,他有爹娘在天之灵护着呢。
而且宁王世子订婚聘婚要上表,大宗正院里可都记载得明白着呢,他、他大不了重新哄哄小和尚。
他们可以窝在一起,一边吃龚州这道周承乐他们说好几回的米缆一边啃烧饵饼,说前世、道今生。
想好这些,云秋的心也不乱了,人也精神了,脸上也有了明媚笑容,他挤进摊子里,声音虽嘶哑,可说话语调却带上十足的底气:
“老板,我要两份儿米缆、烧饵饼!对对!每样都是两份!打包带走,嗯的,佐料都要!”
“烧饵饼要一个甜酱一个咸辣酱,米缆有一份的红油少放——”
云秋运气好,轮到他时,伙计正好新端上来一筲箕新鲜的黄鳝,前面可有好几人是干等一刻的。
这份米缆妙就妙在,摊位这儿正好在城北一条河水旁,鳝鱼都是现抓现杀。
杀鳝鱼所用之工具,云秋在京城鱼市上也见过,一个搓衣板那么高的木板、顶上中高处竖一枚钉子。
给鳝鱼脑袋固定在钉子上,手里捏着锋利刀片,然后顺那木板割下来,就能给弯弯曲曲的长罗鱼剖成两半。
老板那边忙碌动作,周围食客排等着也无聊,站在云秋身后的几人随意与他攀谈起来,说听他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是呢,我从京城来的,”云秋心情好,笑盈盈的,“听人说这的鳝鱼米缆好吃,今儿难得赶早,就也来凑个热闹。”
“那小公子你可真是来着了!我们黄老板的手艺十里八乡最要得!”
食客说话带着浓厚的蜀地口音,奇的是,云秋竟能听懂,他笑笑,与那热情的大叔多说了好几句。
等老板端着打包好的食盒过来,那大叔还扯扯老板衣袖,“老黄!我们这小公子可是从京城慕名而来!”
黄老板一听,“啊?从啷个远的地方来呢呀?”
云秋点点头,“是呀,我这边的朋友都说您这米缆做得好,让我无论如何要尝一尝。”
这话黄老板听着舒心,当即又塞给云秋两个茶叶蛋,乐呵呵说下回来铺子里坐着吃,佐料小菜、米缆随便加。
云秋也高兴,多添了一成铜钱压在老板摊子上。
然后他背好琴,端端正正拎着那个食盒往回走,好在米缆不是面条、不会泡发。
可云秋记着周承乐他们的话,任何东西都是要新鲜着吃才好吃呢,而且,他也想快点见着小和尚。
——他有好多好多话要跟他讲!
云秋想得挺好,可从城北米缆摊出来才走了半条街,他就明显感觉自己好像走不动了:
迟来的酸痛感蔓延到腰上,双腿也像是灌了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