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横他一眼,“你当我没试过么?”
她摇摇头,拉着云秋继续往前走,“那孩子便是比他父王还规矩,达理有余亲近不足,他来讲一回经,除了经文之外,我也和他说不上十句。”
云秋:“……”
不愧是小和尚,厉害厉害,对着当朝太后都敢板着脸。
等等?
云秋偷偷瞄太后一眼,今日要他进宫,不会是让他从中斡旋吧?
他跟小和尚关系是不错,但……
这可是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装傻充愣得来的,从八岁开始又哄又骗折腾了足七年,才好不容易和李从舟混了个脸熟。
要是再加上太后、皇帝和宁王他们一家子……
云秋觉得自己脑袋都要炸了。
他抿抿嘴,有点不满:自己的命自己挣,都来挨着他算什么回事!
结果,太后想的根本不是如何调和关系,而是——
“所以,你要不进宫来?就留在哀家身边,我收你做个义孙。”
“……啊?”云秋傻眼了。
“听苏驰说,你现在是自己在城里做生意是不是?”太后轻哼一声,“商人们总是拜高踩低,你喜欢经营也好,等你再大些,我的一些产业能交给你去打理。”
太后说得很真心,可云秋不敢应。
一则太后认他名不正言不顺、惹人非议,二则做义孙就免不了会卷入朝堂纷争、夺嫡风波——太后的孙子,不就和当今太子平辈儿?
云秋连连摇头,又一次扑通跪下去。
他认认真真磕头,告诉太后他的心思——离开王府是他主动做出的选择,他也没有锦心绣肠、能在宫廷中无忧无虑生存下去。
“而且我更想靠自己,您也好、宁王夫妻也好,都护不了我一辈子。”
太后听着,盯着他的发顶看了良久,最终一言不发地往红枫林那边走去,云秋伏趴在地上,也摸不准太后到底是个什么心意。
不过之后,嬷嬷给他送出寿安殿时,却递给他一块金镶玉的小腰牌,腰牌的正面刻着飞凤纹,背后是福山寿海纹。
“小公子日后若遇着什么事儿,可以拿着这个,出入宫禁也方便。”
云秋接过来,谢过嬷嬷后自己爬上马车。
等车帘放下、车轮骨碌碌转动时,他才用食指串着那腰牌上的挂绳,将腰牌提起来在眼前晃了一下——
这都第三块了。
怎么重活一世,他们开始喜欢上给他小牌牌了?
曲怀玉、曲怀文两兄弟要塞给他,太后也要塞给他,他不就是亲近叫了一声婆婆,竟然就得到太后青眼啦?
云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脑门上写满了问号。
驾车的车夫是寿安宫的内监,原本是准备给他送出宫去的,可云秋实在怕太后知道了他的铺子要干涉——便使了银子,请公公在锦廊上放下他。
顺着锦廊向南走,就能走到丽正门附近的角门出宫。
结果快靠近角门时,他远远就听见了凌以梁的声音,云秋顿了顿,观察左右发现了一座高大的假山,一闪身躲到了山后面去。
凌以梁带着他身边的小厮,深秋时间天气是凉,但这位敏王世子却一脸肾亏的样儿——脸色惨白、鼻尖红红,像是染了风寒。
他裹着一条绒氅,一路上骂骂咧咧,走到假山附近时,却忽然顿住脚步、问了身后小厮:“你确定是一匹大宛黑马?!”
“确定确定,小的看得真真的。”
“那便得了,你待会儿给这些东西都偷偷挂上去,我就不相信——这样你还出不了丑!”凌以梁说着,哼哼笑了两声往宣武楼的方向去。
剩下云秋慢慢走出来,他皱眉看了看那两人远远离开的背影,心里总有些不好的猜测——
如果他没记错,小和尚那日拴在他门口的,就是一匹通体纯黑的大宛马。
宫里参加宣武楼大比的皇子只有太子和三皇子,凌以梁还不至于要和这两位作对,那么剩下的其他世子中、也没有与他有冲突的人。
唯有今日新进宫的李从舟,算是他能算计的一个对手。
云秋看看左右无人,打着胆子跟上了凌以梁那个小厮。
却发现他径直奔向御苑,径直走向了马厩中最显眼的那匹黑色高头大马,马儿用的普通革鞍,下面垫的鞍鞯只是一块棉布。
只见那小厮鬼鬼祟祟上前,塞了一块布料到马鞍下。
大马被惊动发出阵阵嘶鸣,而看管马匹的几个内监走过来、问那小厮在干什么,小厮却赔笑着说是敏王世子吩咐他过来检查马。
“这不是看着这匹大宛名驹太漂亮,就上手轻轻摸了下,没别的事、没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