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么一点,苏驰就明白了,“双凤楼,顾云秋?”
嬷嬷高兴了,太后喜欢聪明人,这位苏大人的将来必定不可估量。
原来真假世子案后,太后心里一直有些放不下顾云秋。
宫里宫外那么多孩子来给她请安,真正能入得了她眼的其实不多,尤其是像顾云秋这般乖觉、讨得她欢心的。
孩子皮是皮了点儿,但也不至于就这么脱离王府被赶出去。
想起顾云秋,就难免想到宁王,想到宁王,就会忍不住想起前朝的那些纷争,太后心里一直憋着些话,思来想去可能是想找个人进宫说会儿话。
这些话说给谁听都不太好,太后转了好几个人选,最后就想到了顾云秋——这孩子知道一点宁王事,现在又已经不算皇室人,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嬷嬷如此躬身相请,苏驰也不好拒绝。
只能领了命出宫,然后就直奔云秋这里给他说这件事。
云秋听了,心里其实多少有点打鼓。
他之前进宫敢那样在太后面前耍宝,是当自己是正经的宁王世子,说白了就是太后的嫡亲孙子,根本不怕太后会如何发落。
如今真假世子案告破,他变回一介庶民。
会不会因为说错话,而惹得太后不快被砍头?
苏驰摇摇头,宽慰他道:
“太后娘娘深思熟虑请你进宫,肯定也是经过了一番考量,她要是真看着你生气,怎么会专程让嬷嬷辗转来寻呢?”
这话说的。
云秋睨苏驰一眼,很怀疑他这大哥根本不会安慰人。
什么深思熟路、什么辗转来寻,根本就是告诉他——太后是郑重其事让人来找他,根本不容许他拒绝。
唉……
云秋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仔细回想一番,太后的脾气秉性,云秋现在只能祈祷老太太心地善良、不爱杀生,即便他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不会被一下拖出去咔嚓了。
……
如此,三日后,宣武楼大比。
苏驰早早弄来一辆马车,给云秋塞进去就拐带进宫里。
按理来说,过丽正门后外臣就得下马,但大约是太后命人打点过上下的缘故,过丽正门后、马车就被外监们引到一处角门。
绕过花房过濯锦桥,就能顺着西北三所、穿过河山阁和奉先殿的廊庑,就能直接到达太后的寝宫。
寿安殿一切如旧,只是嬷嬷没有让苏驰陪同。
“今日宣武楼大比,苏大人您赶快过去观礼吧,待会儿我会请人给小公子送回出宫去的。”
苏驰愣了一下,担心地看向云秋。
人是他带进来的,理应由他带出去。
云秋看看身边笑得很和善的嬷嬷,又看看寿安宫站着的内监和宫女,犹豫片刻后给苏驰挥挥手:
“大哥你放心去吧。”
苏驰想了想,最后躬身在寿安殿外的白玉石阶下跪下叩首,给太后娘娘请安后,替云秋说了几句好话、请太后千万不要为难他。
嬷嬷摇摇头笑,倒是没说什么。
等苏驰离开后,嬷嬷忽然哎唷一声,故意吸引云秋目光后、向他伸出手,“小公子,捞您过来扶老身一把,我这脚它……哎唷……”
云秋没多想,急急上前扶住她、担心地看她脚,“您没事吧?用不用请太医?”
嬷嬷摆摆手,“不用不用,就是要劳烦小公子您扶我过去坐一会儿,歇一会儿就好了,这个是老毛病了。”
她指的地方是寿安殿的东配殿,里面其实是太后素日礼佛的地方。
上回跟着宁王和王妃来,云秋只依稀记得宁王夫妻在殿门口立了一会儿,品评过门口的禅意楹联。
云秋不知里面是佛堂,还以为是嬷嬷住在东配殿。
结果刚扶着嬷嬷进到殿内,抬头就看见站在正堂供奉的世尊佛身边站着身着明黄色对襟团龙罩衫的太后。
云秋腿下一软,要不是有嬷嬷拉着他,他就要扑通跪下去了。
“太太太后娘娘……”
“不叫我婆婆了?”太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云秋缩了缩脖子,偷偷看了眼身边的嬷嬷,发现她双腿站得稳稳当当,根本不像是脚痛的样子。
啊,被骗了。
云秋懊恼地用小眼神睨了嬷嬷一下,然后挣脱开自己的手跪下去,给太后行了叩拜大礼,恭贺她万寿千岁、福寿康健。
太后垂眸,看了看撅趴在地上的人,叹气清清嗓子,“平身吧。”
云秋谢过太后,才规规矩矩站起来。
太后转动两下念珠,对于他这般反应好像不太满意,忍不住要抱怨一句:“从前该规矩的时候,恁地不见你这般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