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说长不长,但每年各地送来的青红册也不是个小数目。
只算余杭镇一地,下面就有十来个县,每个县又有五六个村,这些合起来加在三年期的苏州府册上,就是数百页。
更不要提那些人口大县,关中百姓聚集的州府,单一本青册就要分出壹贰叁肆卷。
这样多的数量,就他、乌影还有乌影手下几人是运不过来的。
就算运出来了,还要单独找地方存。
即便不去盗取原本,他们只进去誊抄,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尤其是——乌影的有些手下并看不懂汉文。
在下江南前,李从舟其实设想过很多种方案,但就没算到太极湖畔的龙廷禁卫已经腐溃成了这样——
他只能在江南待半年时间,到明年六月四日韦陀佛诞后就要返回京城。
眼下这个局面……
李从舟深吸一口气,让乌影先回太极湖盯着。
他得再想想,再细想想。
○○○
承和十四年,孟冬。
顾云秋学着聚宝街上其他富户,给田庄里新修了一个暖阁。
就排在堂屋的东侧,底下铺地龙、窗上悬绣幕,屋内正中点一个有烟道的大炉子,周围摆上一圈板凳桌椅,等天晚降雪了,还能围坐烤肉吃。
先前苏驰提过的那位朱信礼,顾云秋也派人打听清楚:
此人年少失怙,母亲丢下三岁的他改嫁南方。
他从小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爬在树上往私塾偷师,六岁时遇着那年还是溢通钱庄外柜伙计的大师傅。
大师傅是上村里一户人家催债,那家父子三人一看来催债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时错了主意、心生歹念——
想着给人拉到村后的悬崖上杀了,也是神不知鬼不觉。
没想路上就被朱信礼撞破,小孩还出言帮了大师傅。
出了这样的事,大师傅自然感谢他救命之恩,到村里一问,得知这孩子其实是个“孤儿”后,便给人带到了溢通钱庄。
钱庄的东家姓扈,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允许大师傅额外带着这个六岁小孩住在庄里,管吃管住,也对小孩跟学柜上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朱信礼就留在了溢通钱庄,并且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当年带他离开的小伙计变成了外柜的大师傅,曾陪着他玩的其他小学徒也成了正副司库、西北其他银号的掌柜。
大师傅是跟东家——扈氏夫妻一起遭遇的山匪,被发现时,夫妻俩都是被一刀毙命,而这位大师傅的后背和上肢前臂上却多出来很多伤口。
查验的仵作、入殓的师傅都说,是他拼死护着东家,才会有这么多伤,而且从死亡时间上看,也是扈氏夫妻要晚一些。
东家离世、大师傅惨死。
本来朱信礼可以像盛源银号那个总库司理一样,直接将这钱庄占为己有,因为——扈家夫妻并无子嗣。
但朱信礼没有,他披麻戴孝、出面主持东家和大师傅的丧事。
然后就一直守在溢通钱庄上:将庄上伙计的例钱结清,放出的每一笔贷追回,然后挨个送还到那些储户手上,没有留下一笔烂账。
等“钱”的事情了结,他才开始寻找扈氏的亲戚,守在那个已经空掉的店铺里等了半年多,终于等到了扈老板的一个侄子。
这位姓扈的公子一到,朱信礼就毫不留念地将房契、账簿都交给他,然后婉拒了西北众多钱业老板的邀约,只说他要给大师傅守孝三年。
这般明礼守信、重情重义,回来复命的人都赞不绝口。
苏驰提他时,朱信礼正好孝期满。
得知他人品这般高尚,顾云秋没犹豫,自是请苏驰想办法将人约到京城——条件酬劳不论。
而帮忙守着盛源银号那个店面的荣伯,其实也听过这位朱先生名号。说在西北钱业里,他就是那个诚实守信、稳重可靠的标杆。
一人两人说好不算好,西北、京城两地的人都褒奖,那这位朱先生一定是个值得信赖托付的人。
只不过……
苏驰日前还是加急给他送了封信,说初见朱信礼可能会觉得他性子高傲古怪,若他有什么得罪人的地方,还要请顾云秋多包涵。
性子高傲?
顾云秋并未太在意,前世今生,他还从未见过比李从舟更冷更傲的人。
连小和尚那样的他都能处好,其他人肯定也不在话下。
如此,在田庄用过午饭后,蒋骏就从安西驿接了朱信礼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