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陈楚又去了教务处一趟,查了一下最近五年江南一中的升学情况。
江南一中的最近五年的一本率在78.54%左右,二本率99.43%,本科率是100%。
如果仅是县市之间比较,这个一本率自然是算高的,好歹是重点高中之一。
但是,往上一比那就相形见绌了。
不拿其他更强的高中来比较了,仅是昆海一中的一本率都在86%左右,而整个西南拥有90%以上一本率的重点高中,大概有九十六所。
江南一中算是最次的那一档。
因为这个历史成绩的原因,自然是争取不到太多的保送名额。
最近五年的保送人数加起来都不超过百位,保送率大概在0.45%左右。
当然,从陈楚手中出去的暂时不算在内。
而且,今年对于江南一中来说,在陈楚之前跟昆海研究所的争取下也拿到了一部分的保送名额,所以今年的保送率应该是会大幅度上涨。
这么比较下来,陈楚觉得应该是可以争取争取的,而且这事情是必须得动用人脉了。
华夏政法大学之类的,陈楚觉得暂时没必要折腾,因为折腾了也没多大意义,先从容易争取的来。
七班得顾着,其他学生也得顾着。
七班的孩子们关于保送的事情基本上问题不大,毕竟自己可以帮忙引导天赋。
有本事还担心保送?
反倒是其他的孩子,基本上只能是靠自己。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陈楚肯定更优先得照顾其他孩子。
从目前江南一中拥有的大学资源来看,陈楚优先选择的就是华北农大。
当然,更好的还有中南理工和湘江师大。
都是双一流。
而之所以选择华北农大,自然是需要拿许超来打这一手牌。
毕竟许超的科研成果可是实打实的,并且在全国农业科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要不是没有华夏农大的资源,不然陈楚都会跑去跟华夏农大吹吹牛批争几个保送过来。
就是有点不太现实了。
毕竟全国顶尖学府并不缺生源,就华北农大这种有点不上不下的更容易争取一些。
只要许超这张牌打得好,陈楚觉得给江南一中争十个保送回来都没问题。
第1339章 争取
说干就干。
陈楚这边拿到了华北农大招生办的负责人联系方式之后就开始联系人了。
至于华北农大的资源是怎么争取到的,那自然得感谢以前的江南一中校友了。
其中一位华北农大的教授就是江南一中出去的,大概六年前还回来江南一中演讲过。
正如谢萍老师一样,都是一些懂得感恩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自然也愿意为自己的母校贡献一份力量。
借着这位老教授的人脉联系上了华北农大的招生办,自是免不了一番客套。
那负责人虽然对江南一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听见陈楚的声音之时还是颇感诧异。
一中的代理副校这么年轻?
好奇地问了问原来的副校去了何处,陈楚说去了西南教局担任书纪去了。
招生办负责人笑了笑,道了声恭喜。
而陈楚自是问了问今年华北农大的招生安排以及保送名额。
今年华北农大计划的保送名额一共有七十八个。
陈楚问得并不是时候,因为保送名额基本上已经分的差不多了,早在年初那些天就定下来了。
陈楚听见这消息,不免有些无奈。
跟他所想的差不多,这种好事肯定是要趁早。
年初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会成为代理副校,顶多就是个教务主任而已,不然早就开始联系了。
当然,吴副校其实之前已经联系过了,奈何……争取不到。
全国那么多的重点高中,与华北农大关系好的多了去了,比江南一中更好的多了去了。
还真轮不上江南一中。
毕竟历史成绩也的确是有点不够格。
保送肯定能争取就尽量争取啊!
多一个保送都是业绩!
可惜吴副校是没争取到,而且人家招生办的负责人也没时间跟陈楚过多的闲聊,反正说保送名额基本上没了就准备挂电话了。
陈楚赶忙道了一声:“稍等,稍等,还有件事情想问问李大哥。”
“陈校,你说。”
“李大哥知道江南这边出了个重大农业科研项目么?国家级的。”
陈楚本来想说你听说过许超么?
但是想想感觉这好像有点太狂了,加上本身许超还有一定程度的身份保密条例,人家还真不一定知道,何况招生办这边搞的也是行政工作,而不是负责教学工作,不知道也是正常。
果然,招生办的负责人道了一声:“这个我倒是没听说过,怎么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