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整体来看,锦沁的考卷是最优秀的。
太傅捋了捋胡子,满意道,“锦姑娘严谨好学,温故知新,整个学堂的学子都要跟你学习才是。”
听到这话,锦沁隐藏不住的激动。
她接过考卷,回眸来到云妃和皇上的身前,“皇上……”
锦沁眼尾微垂,小心翼翼把考卷递给皇上,想要让他看一看。
皇上却不领情,他扫了锦沁一眼,就一本正经道,“给朕做什么?你是云妃的养女,又不是朕的。”
锦沁的脸色一僵,浑身的血液都冷凝住了一般。
父皇以前不会这样对她的……
都怪锦云知!
若不是她在背后撺掇,父皇怎么可能会这般对待她?
他宠爱锦云知又如何,一会儿等锦云知的考卷呈上来,能把他的脸都给丢尽了!
到时候他就会明白,谁才是能给他长面子的女儿。
锦云知根本就是个废物。
她锦沁才是识大体,有礼数教养,并且勤勉好学的那个!
第171章 皇上,九公主不得了啊!
距离一个时辰结束越来越近,锦云知还在奋笔疾书。
还在作答的人没剩几个了。
周围人的目光几乎都落在锦云知的身上。
就连太傅都觉得稀奇,九公主真的会吗?该不会是在考卷上誊抄考题吧?
但,写得这么认真,看着也不像啊。
终于。
在时间要结束的前几刻,锦云知落笔,并且把考卷交给太傅。
太傅已经把其他学子的考卷处理完,眼前没剩几个,看锦云知终于递上来,他好奇地接过去。
这一看。
不得了!
太傅的眼睛都瞪大了,原本都看不清的小眼睛,瞪得溜圆。
他难以置信地把前面的题全都批阅完,竟然都对!
太傅狐疑地望向锦云知,九公主该不会提前知道了考题?
正想着,他把视线落在最后一题上。
这题是皇上才跟他商议过的国事,是偷题还是真会,最后一题便能验证。
锦云知的字依旧如狗爬,并不美观。
太傅眯着眼睛读下去,当她看完锦云知提出的建议后,他的眼睛蹭的亮了起来。
竟有些震惊地看着锦云知,“九公主!这当真是你的想法?”
锦云知点点头。
太傅捏着考卷,不可思议来到皇上的面前。
皇上看他这么紧张,以为锦云知闯下什么大祸,都想如何给锦云知保命了,结果太傅把考卷一呈上来,就急切道,“皇上,九公主不得了啊!”
皇上一怔,他怎么都没想到,太傅开口竟然会是这个说法!
太傅索性将考卷摊开,他指出其中非常有用的法子,“皇上您看,这最后一题,是目前南阙和西蜀间关系之事,其余学子都把重点放在两国联姻上,这个法子确实不错,但并不适合如今的南阙和西蜀,倒是九公主,她点出了这背后的厉害关系。
南阙无需理会西蜀的挑衅,有五国和平契约在,他不敢堂而皇之对南阙开战,所以南阙只需要在水患期间,及时赈灾,稳住民心,民心不乱,不受西蜀挑拨,就不会给西蜀进犯的机会。”
皇上的眼睛瞬间亮起来,他满眼骄傲地看着锦云知,“知知,你是何时得知边境发生水患的?”
锦云知敛眸,“父皇,儿臣是听坊间传闻,得知边境水患频发。”
“那你觉得,如何及时赈灾才能稳住民心?赈灾款在水患一开始就下发了,朕也派了大臣前去解决此事,却迟迟没有结果。”
锦云知思索片刻,“原本赈灾款下发给边境遭水患的小镇,需要经过层层核验,这些程序繁琐且没用,甚至还给了不少地级官员中饱私囊的机会。
按照儿臣的意思,赈灾款应该由朝廷的军队直接护送到受灾的小镇,分发给受灾百姓,同时要稳定民心,解决灾后百姓生活重建,减免赋税,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这样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便不会被西蜀人挑衅,不给西蜀生事的机会。”
锦云知这番话落下,整个学堂都陷入一片死寂。
众人都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她。
第172章 谢九身份怕是不简单
而皇上的眼底,更是露出欣喜和自豪的光芒,“知知,你真是朕的好女儿!思索周全!”
看皇上龙心大悦,周围的人全都围了上来,纷纷开始恭维。
“九公主果真是成长了,果然心思缜密!”
“皇上终于能安心了,以后九公主也是人中龙凤!”
太傅也弯唇,“皇上,近些日子九公主勤奋好学,这考卷堪称优秀,私下肯定没少用功,以后皇上皇后不必再为九公主担忧了。”
听到这话,皇上皇后的眼神都满意地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