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时候她特意带了个后面带着椅背的凳子,又拿了件厚外套,往身上一搭,直接睡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上面的声音终于换了,变成了苏宁的声音。
“...很感激祖国给我下乡历练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报效祖国,谢谢大家。”
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陆长安揉了揉眼睛,彻底清醒。
齐大华拿起稿子看了眼这才开口,“下面要颁发的是见义勇为奖,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有流氓骚扰女同志,若不是他们,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又准的抓到流氓。现在有请周锦和与陆长安上台领奖。”
陆长安惊呆了,她和周锦和也有份?
前面的人一直在四处张望寻找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立刻吆喝着赶紧上台领奖。
本以为今天的表彰大会没她什么事,穿的还是以前的旧衣服,早知道会获奖她就换一套好看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
不仅她如此,周锦和也是如此。
刘爱花还没缝好他的衣服,于是他又换上了前几天衣袖到手腕中间的旧衣服。
二人挪开凳子,一前一后的往台上走。
两人的颜值都不低,穿着不好看,却莫名契合。
齐大华笑眯眯的把他们拉到台子中间,开始介绍他们的“英勇事迹”。
夸奖的辞藻华丽,简直把他们夸成了一朵花。
奖品是一份荣誉证书、二十块钱和一小沓票子。
陆长安见到钱和票子倒没有很兴奋,见到证书简直激动坏了,这东西会记载在档案中,以后高考、工作说不定能用得上。
刚下台,陈兰王双他们便忍不住拿到手里面仔细观摩。
该说不说,这东西真是好看。
陆长安有种轻飘飘的不真实感,获奖这种事在上辈子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她有种现在就给父母打电话报喜的冲动。
这股子兴奋劲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由于天气变冷,现在的上工时间变为:早上七点到十二点,下午二点到六点。
早上七点多,太阳刚出来没多久,陆长安拿上保温杯又在口袋里装了点零食,跟着大部队往河边走,不少人见到她主动和她打招呼,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更令她吃惊的是,还有不少人和周锦和打招呼。
这次齐大华没有把他们单独分开,而是大家一起上工。
其他人没有什么意见。
要知道之前发生了那么多事,人们都没有对他们改观,只是拿了个荣誉证书便能让他们彻底改变想法。
陆长安很开心大队里的人慢慢对周锦和没了偏见,即便是以后她不在了,那些人也会因为他拿过荣誉证书而宽以待他。
日子过的很快,眨眼间到了十二月。
北风呼呼的刮,像刀子一样,疼的很。
陆长安把自己的旧衣服改成了口罩和头巾,给她和周锦和一人做了两套,稍微能抵御点风寒脸不至于被刮裂。
天气阴沉沉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挖河道,大队里不少人都感染了风寒,咳嗽一阵接着一阵,大家怨声载道,但不敢当着齐大华的面讲。
齐大华也发愁啊,下乡的知青们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隔壁大队的知青们不仅十一有假期,过年也有假期,今年过年再不让他们回去,怕队里的知青们心里不平衡,问题是河道才挖了一半,离成功尚早。
齐放刚回到家就看到齐大华坐在堂屋唉声叹气,“爸,你愁啥呢?”
齐大华吸了一口烟,“我发愁河道什么时候才能挖完,过完年天气干燥,运水浇地又是一件麻烦事,我是想着赶紧挖河道早日通水,大家都轻松点。”
“爸,我明白你的想法,但最近天不好,看着像是要下大雪。”齐放给他倒了一杯茶,坐在他身旁,“大队里不少人都生了病,学校的孩子也是,一天挣个几工分本就不容易,再把赚的工分搭在看病上,哪个人心里会舒坦。”
他这个小儿子是个有主见的,以前就给他提过不少好建议,像大会上的发言稿也是他写的,齐大华还是比较信任他,“你有啥想法?”
齐放沉思片刻,“爸,我是这样想的。一天上工九个小时,如果有愿意挖河道的那就还按照现在的时间上工,另外还有一种方式,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挖河道五个小时,剩余的四个小时自由分配时间,只需要要把分给他们的花生剥好按时交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