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是。
那么……
凶兽压根不在乎他们从船舱里猛然到甲板眼睛还需要适应光线的变化,无须加速,垂直起飞,冲向天际结界最薄弱处,干掉黑影守卫。
卓燦眼睁睁看着那个连弥雅都不知道具体哪里是出口、浑然一体的天空,在辛兹的蛮力下撕裂出一个大洞。
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们一家三口的烂摊子,就让他们一家三口去解决。不相干的人少在这儿给阿宵碍事。”辛兹咧开嘴一笑,“我来,是负责送你们回家的。”
被猝不及防扔出结界的仨:“?!?!!”
*
在年纪小的时候,感情是一件很简单、很纯粹的东西。
对于三岁这么大的孩子来说,世界非黑即白,分为两面:喜欢,不喜欢。
很喜欢很喜欢,那就是爱;
很不喜欢很不喜欢,那就是讨厌。
眠礼喜欢的东西有很多:焦糖饼干,各种好吃的,漂亮的新衣服,慧慧做的小熊玩偶,幼托班的积木。
眠礼的“爱”也同样分给很多人,其中燦燦、父神和嘉嘉,不分先后顺序占据最多。
小神仙不喜欢的东西也不少:以青菜为首的各种蔬菜,陌生人的触碰,突然中止的动画片,尖锐的吵扰。
祂讨厌孤独,讨厌一个人与漫长的等待,讨厌父神冷漠的背影,讨厌离开燦燦。
眠礼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感情大致分为这四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多的变化与成长,都来自模仿相熟的大人,和祂相伴最多的,一个是几乎没有感情的神使奥利尔,一个是秉性单纯的人类卓燦。
这两人对世界的看法,大致也可以套入眠礼的“四分法则”中。
所以理所当然的,小神明认定全天下人都应该这样。
祂比撒迦利亚弱小太多,不能完全探知对方所想,读心术基本失效。
然而神自有神的感知。
在读别人的心时,眠礼是需要动用神力的。哪怕微弱,也总是要动一动手或者脑。
可在感知父神的情绪、状态时,不需要丝毫刻意,是天然的、来自心与心的感应。
这是幼神并不知晓的、名为「血缘」的力量。
所以祂同样不知晓,在面对撒迦利亚时同样感受到的这种羁绊,出自何处。
祂在撒迦利亚身边的这些天,恶魔的情绪变化对祂来说几乎是幅直白展现的具象画。
在吃焦糖味的甜点时是上升;
在责罚黑影仆从的错误时是下降;
在看黑豹姐弟玩闹时是悠闲的平和;
在哄哭闹不止的自己先是陡峭的下降,再慢慢爬上来。
总体来说,这些波动都是平和的。撒迦利亚是个情绪稳定的魔鬼。
只是,这种稳定在父神到来后被打破。
它猛然激荡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后期尽管波动剧烈,整体仍不断攀升。
这些眠礼全都看在眼里——或者说印在心里。
祂从来没有告诉过撒迦利亚或任何人。
平缓下降是不喜欢。
垂直坠落是讨厌。
慢慢上升是喜欢。
直冲云霄是爱。
所以,撒撒就是爱着父神。
这是个很简单的、连三岁的孩子都可以得出的结论。
撒迦利亚并不知晓祂是如何推导出最终结果的,只觉得荒谬。
还从来没人质疑过他的感情——他怎么可能有「爱」。
若是换别人,胆敢问如此僭越的问题,早就被地狱之主微笑着大卸八块施以极刑。
不过他已经试过了,他没法伤害眠礼。
更何况,幼神的尾巴依旧像只小手一样软绵绵地牵着自己,他连怒火都蒸不起来。
太离奇了。
被压制着不能动怒的感觉,简直叫他心慌。
不生气,不代表可以坦然地接受这句“审判”。
撒迦利亚的尾巴慢慢向前延伸,在没有惊到眠礼的同时,重新卷上祂的腰身,把祂提溜过来。
小孩太轻了。轻得像一片叶子。
如果不是有那道他仍不知原理的天然保护机制,何必动手,就这么稍微一用力,就能让这样一个小生命灰飞烟灭。
撒迦利亚把眠礼揪到自己面前,仔细端详着小孩。
幼神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畏惧(这让地狱之主有种说不出来的挫败),取而代之的,是奇怪的信任和亲近。
那让撒迦利亚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
怎么会有人想要亲近自己——在罪恶、堕落、邪欲中灌溉出的自己?
他晃了晃小朋友,狼外婆般露出尖牙:“你不怕我吃掉你吗?”
男孩摇摇头,很有自信:“你不会。”
撒迦利亚这次是真的感到惊奇:“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爱礼礼呐~!”
幼神眼睛笑得弯弯的,像一轮皎洁的小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