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疯狂点头,没错没错,您考虑的一点没错。
朱标拿起瓷杯饮了口水,“我觉得朱文正最合适。”
朱文正当然最合适,他是曾在面临六十万大军猛攻时,整整坚守城池一个多月的奇才。
别的将领,但凡遇到敌众我寡的防御战,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向主帅求援,可他偏不。
即使城墙并不牢固,即使士兵有限,他就凭他的军事奇才坚持,直到极限。
常乐满意了,常乐开心了,她想要的北平守将唯有朱文正可担任!
朱标瞟眼未婚妻愉悦的笑脸,若有所思......
她果然不是单纯为了福乐酒楼分楼。
·
船至通州,征虏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常遇春带着军队在渡口迎接。
常乐带着同样乔装过的晚星、晚月躲在太子府属人的队伍里,常遇春半点没发现自家闺女。
朱元璋勉励过两位心腹爱将后,帝驾直奔元廷皇宫。
约近百年的帝国中心,元廷皇宫宏伟壮丽。
朱元璋精力十足,刚进皇宫就带着朱标和随扈官员去了大明殿议事。
常乐借着朱标的狐假虎威,带着晚星和晚月悠悠哉哉巡视起了元皇宫。
她一半都还没逛完,朱元璋既有效率地颁旨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并在此设燕山六卫,共三万兵将,由其大侄子朱文正驻守。
第一步作战计划如愿以偿,常乐稍稍安了心。
当夜,朱元璋和朱标宿在元皇宫,徐达和常遇春则要返还城外驻军所在的营房。
常乐趁他们出宫前,偷偷找机会与自家老爹见了个面。
常遇春第一眼还没认出来,认出来后的第一句竟然是,“乐儿,你怎么变黑了?”
常乐简直无言以对,她为了更像个小男孩,特意抹黑脸的!
以及,现在是该讨论她黑不黑的时候么?!
宝贝女儿翻了个大白眼,常遇春的思想终于回到正轨,“乐儿,你怎么来了?太子带你来的?路上有没有累着?”
常乐拉着自家老爹到亭子里,“担心你,来看看。”
常遇春摸摸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有啥好担心的,爹又不是第一次出征。”
常乐白他一眼,“爹,您可注意着点吧。”
突然有些哽咽,万一......
这可能是她与老爹的最后一次见面。
常遇春顿时慌了手脚,他家乐儿自幼聪慧,懂事以来就没掉过眼泪,“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爹带你去找大夫!”
他急得手忙脚乱,语无伦次。
常乐看着憨憨老爹,吸了吸鼻子,“爹,我没事,您坐回来。”
常遇春皱着眉头,蹲到女儿面前,笨拙地给她擦眼泪,“乐儿,跟爹说说怎么了?是谁欺负你了?”
常乐抽噎着问,“爹,您知道卸甲风么?”
常遇春点点头,“知道。”
当兵的,都知道。
原来乐儿是担心他,担心哭了,常遇春是既高兴,又无奈。
常乐抓着他胳膊郑重嘱咐,“那您注意着点,千万别贪凉,乱卸盔甲!”
常遇春答应地爽快,“行,爹知道了。”
一看就知道他没上心。
常乐摇晃他手臂,又是撒娇又是威胁,“爹,您真得记牢了!要不然,我回家跟娘告状!”
常遇春嬉皮笑脸,“好,好,好,爹记牢。”
常乐:“您保证!”
常遇春:“......保证,保证!”
第17章
次日,徐达、常遇春奉命前往山西作战,朱元璋和朱标则致力于考评元朝旧臣,征诏有识之士入明廷官场。
常乐最是悠闲,她带着晚星、晚月游走在北平的大街小巷,为福乐酒楼分楼选址。
未婚夫妻各自早出晚归,两人已有数日未见。
直至半个月后,朱标特意在隆福宫等着。
常乐蹦蹦跳跳回来,看来在外面玩得很开心。
她仍作男子打扮,倒是没再抹碳灰,俏生生的一张脸,像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小少爷。
朱标招了招手,示意她入座,“乐儿,帝驾欲要前往汴梁,你一块儿走么?”
汴梁作为十朝都会所在之地,朱元璋也曾有将此立为陪都的计划,他要过去看看,意料之中的事儿。
常乐却是不感兴趣,她摇摇头,道,“我暂时不走,在北平还有事。”
朱标事先略有猜测,但还是皱了眉头,“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师(南京)?”
常乐看了眼他,如实道,“至少也得到明年七月。”
如今不过洪武元年九月,明年七月,差不多还得有一年的时间。
朱标忍不住问,“为何?”
常乐垂眸,“福乐酒楼诸事未定......”
朱标:“......”
她是撒谎,也不带编个顺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