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太见着馥娘要自己推独轮车跟在他们驴车后面,一下就不愿意了。
可她家的驴车也确实方不下那么多东西了,最后一合计,让馥娘把她那三桶又重,又容易撒掉的汤汤水水放到驴车上,独轮车上放些轻便或者撒了也不要紧东西,这才勉强算是皆大欢喜。
馥娘本来不想要带湘榆,这一路走过去,不短的路程,她怕湘榆累到,可湘榆咬着牙要一起跟着,馥娘瞧她可怜兮兮的模样,也只有答应了。
上路的时候,罗老太想要帮馥娘推装满了柴火的独轮车,这下馥娘说什么都不肯了。
罗老太也无奈,只能在旁边帮忙推着,也让馥娘省点力气。
湘榆小小的人在旁边看着,也有样学样。
卢大姐赶着驴车在旁边:“之前我就说卖头骡子吧!骡子比驴子力气要大!”
罗老太根本不搭理她,本来就因为昨天的事情在生气,临出门的时候大妞还在那里闹脾气,罗老太搭理都不搭理她,现在是连着卢大姐都不理了。
“骡子有骡子的好,驴子有驴子的好,骡子力气大,驴子能生小驴子,买那样都一样好的!”馥娘见罗老太板着个脸,并不搭理卢大姐,心想莫不是还在为昨天那事生气,忙接话缓和气氛。
婆婆不理自己,卢大姐脸上的笑容都僵了僵,还好有馥娘在旁边说话打圆场,才没让气氛尴尬。
“对对对,瞧我这个蠢脑子,还是馥娘聪明!骡子也就力气大点,死了就没了,哪像驴子,一只接一只生,买一只,咱家世世代代都有驴子用了!”
卢大姐接上话,从馥娘给她搭的台阶走下来,又恨自己这张笨嘴不会说话,明知道婆婆生气,还要说这话,瞧人家馥娘说的话多漂亮啊!
后头一路上她也学乖了,知道自己嘴笨就不说话了。
等到了码头,就发现昨日看到的不知是婆媳俩还是母女俩的竞争对手又来了,还占了他们的位置。
有些顾客不认得人脸,只觉得一个老太太加一个媳妇子的搭配就是平时吃的那家,还问呢!
“你家今天怎么没有胡饼卖了?”
那婆媳俩也是厚脸皮的,直接回道:“今天没准备呢!你瞧瞧这蒸饼也好吃着呢!”
等来人买了蒸饼,扭头一看,罗老太的饼摊子支开了,蒸饼、胡饼,还有她家小闺女的绿豆汤摊子。
这买了盗版蒸饼的人才大呼上当,想要扭头找那骗子婆媳退钱,可手上的蒸饼都已经咬了一半了。
闻着胡饼的香味,瞧着后买的同伴就着罗老太家明显更加松软的蒸饼,这上当的人食不知味,之前觉着还尚可的蒸饼,这下吃进嘴里都如同嚼蜡了。
这人还不好意思过去凑到馥娘的绿豆汤小摊子上就买一碗绿豆汤,才一文钱一碗的绿豆汤,小姑娘还给打半碗的绿豆,不全是稀汤,那肯定是因为和家里人的胡饼、蒸饼搭着卖才卖的那么大方的!
他今天都没有照顾人家长辈的生意,哪有这个脸过去蹭绿豆汤喝啊!
看着人家呼噜呼噜喝着绿豆汤,自己嘴里嚼着的笼饼就越发干了。
他在路边蹲着,越是看,越是恨自己不长眼睛,不认人,认不出两个老的也就算了,小姑娘长的这么漂亮,怎么就不记得呢!
然后就见到有人问小姑娘。
“你这三桶都是绿豆汤吗?”
小姑娘摇摇头,掀开了桶盖给人瞧:“这桶是豆面碎,今天做的时候,想着有人喜欢吃甜口的,有人喜欢吃咸口的,就多做了一通豆面碎,里面还放了鸡架,一碗豆面碎,豆面也是打满的,就是价格稍微贵些,要两文钱。”
绿豆汤一文钱一碗,豆面碎两文钱一碗,这是馥娘在家的时候就想好了的价格。
问的人瞧见馥娘的勺子在桶里搅和,浮上来的鸡架骨上还有带肉的,想着带肉的,这豆面碎虽然没吃过,但说会装满,那这两文钱卖的也不算贵。
几乎也没多思考,便直接递过去两文钱:“那就给我来一碗这什么豆面碎,正好我不爱吃绿豆!”
馥娘示意湘榆过去接钱,她拿了干净的碗给客人打豆面碎,因为这是卖出去的第一碗豆面碎,馥娘还特意用勺子给挑了一块肉多的鸡架骨放进去。
“您的豆面碎,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