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是真的油盐不进啊!
“记得把人家房东的饭钱补上。”晚上霍捕头出柳三郎房门的时候,就听到柳三郎在屋子里甩出这么一句话。
他这才恍然,自己好像拿五两银子吃了顿大餐,还带着八个饭桶把小房东家粮食都快吃没了。
那顿牛肉饺子,换成银子,恐怕都够普通百姓人家过好几个月的日子了。
哎!头疼!
霍捕头一个晚上都在想这事,早上起来眼睛底下都是青黑的,吃早饭的时候又碰到了墩儿,他对柳三郎算是没主意了。
墩儿是柳家亲戚,当年进六扇门前又在三郎跟前给他当了一年的书童,想着墩儿怎么也要比自己更了解柳三郎的这狗脾气,就抓住了墩儿把事情与他这么一说,厚着脸皮问他讨个主意。
“我说给他要回来也不行,给他做个新的也不行,我都要没注意了!”霍捕头苦着一张脸。
“这就有些难办了。”墩儿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这是他觉得事情为难的时候下意识的小动作。
“你说他为什么呀!”霍捕头。
这问题墩儿倒是能告诉他为什么:“三哥有洁癖,而且他占有欲很强,估计是嫌那东西被你和中人大叔摸过了,就不想要了。”说着说着,墩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要是头你确定是那个荷包的话,里面装的很有可能是那位送的料子,头儿小时候自己刻的那枚章。”
“哪位?”霍捕头不知怎么头皮一紧。
墩儿指了指天。
霍捕头瞬间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他昨天到底做了什么!
另一边,馥娘都已经往宴香楼送豆腐回来了,在宴香楼还碰见了赵掌柜的,把八仙楼找她打算包圆豆腐的事情和他说了说。
馥娘把这事告诉赵掌柜的,就是没有打算和八仙楼合作,赵掌柜的也领她这个情,又和她定下了一桶豆花的长期生意,油豆腐也多要了不少。
从宴香楼后厨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香姑往外走。
馥娘又与她说了昨天大家吃了臭豆腐之后的感想,站着聊了一会儿,馥娘要走前,香姑给了她两个生鸡架,是后厨剩下不要的边角料。
馥娘也不嫌弃,正好她下午也有想做的东西,就拿这鸡架试试。
下午又做了两桶绿豆汤,放在旁边晾凉。
大砂锅煮了一锅高汤,用大漏勺把里面的猪骨和鸡架都捞出来,高汤过滤掉里面的骨头碎渣。
把鸡架骨斩成小块,油锅下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出了香味之后,就把葱姜蒜都捞出来,再把斩成小块的鸡架骨都放进去翻炒,适量酱油,适量料酒,糖一匙、盐一匙,再来一匙五香粉。
炒出酱色之后,直接把刚才的高汤倒入锅中,再放入早就泡发好的绿豆面,盖上锅盖焖煮。
“好香啊!”湘榆原本在洗下午要带去码头用的碗,也闻到了锅里的香味,咽了咽口水就过来了。
昨天馥娘带的碗不够,长教训了,今天就决定多带一点,本来想自己洗碗的,不过湘榆抢着要帮忙,就让她去了。
“锅里煮的是什么?”她以前还没见馥娘姐姐做过呢,湘榆站在不远处,垫着脚,仿佛这样就能瞧见锅里煮的是什么一般。
“豆面碎。”
“豆面?”
湘榆眼睛睁大,她问:“就是我们上次一起做的那个绿豆面吗?”
“对!”馥娘点头。
这时代虽然有了不少现代才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但吃法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比如说这番薯、土豆,人们还是只会煮一煮或者烤一烤就直接吃了。
虽然这样也好吃,但是对于馥娘这个厨师兼美食博主来说,这样的吃法实在太暴殄天物了。
去年秋季,馥娘买了一个地窖的番薯,带着湘榆一起番薯做成番薯粉,然后再揉面晒成绿豆面。
没错,这形似粉条的绿豆面虽然名字叫绿豆面实际上却是用番薯作为原材料制作的。
去年街坊邻居看馥娘做了几天,也都学着做了不少绿豆面。
这绿豆面晒干之后硬邦邦的,保存的好,放一年都不会坏,吃的时候提前用水泡开就好,不泡开直接用水煮来吃也可以。
放在火锅里煮一煮就当面条吃,做主食也可以吃得,加点油盐酱醋,和别的东西炒一炒,有余钱的人家放点肉沫肉丁,没钱的人家放点白菜青菜,随便炒炒,也能当一碗菜吃,味道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