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样一个孩子在一起,生活或许也没有那么苦。
第83章 第八十三餐饭
原本只有落霞坊几条街附近的街坊过来小饭馆买饭, 顺便逛个街。
如今的落霞坊不能与当年空荡荡的废墟模样相比较,街上有小吃,满街的小吃摊子, 卖的食物琳琅满目。
除了吃的以外,卖生活用品的也不少。
外面有摆着摊子卖菜的——平安坊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家里孙子大了,也不用她带,零零碎碎种了一两亩地的蔬菜,从前馥娘小饭馆没开起来之前,种的蔬菜, 不是吃不完烂在地里,就是全做成各种咸菜,一年到头不是在地里忙活,就是在厨房的罐子前忙活。
后来馥娘的小饭馆开起来了, 用菜的量她一家都不够供应的。
老太太地里的菜,成熟多少, 就被馥娘带人割走多少, 都不用老太太亲自动手, 这铜钱就哗啦啦流进她的口袋里。
她的人也清闲了,可是她闲下来就感觉这生活好像哪里不是滋味?
又继续去伺候田地, 可家里的地也没有那么多给她伺候的啊!
长安城倒是可以开荒,可这好歹也是长安!放在后世那就是一省的省会城市, 就算是开荒, 那荒地都快要到隔壁县城了。
老太太这小脚,怕是走个三天三夜都走不到。
她儿子女儿甚至是孙子孙女都在落霞坊工作, 老太太自己还卖菜,倒是不缺买地的银子。
只不过最近平安坊的街坊们都富裕的很, 家里一个接着一个的买地,老太太家里也就买到一亩地。
买了地也不能只给老太太种瓜果蔬菜啊!还是得先种粮食,角角落落的地方,才能给老太太发挥爱好。
这么点地方,老太太都不用几天功夫就种得满满当当了。
她还知道种小饭馆里最受欢迎的蔬菜,不过这次老太太种的可不是要卖给馥娘的。
说什么也不给小饭馆这边来收菜的小伙子割走,她自己一把一把割了,也不用做馥娘这边落霞坊和平安坊来往的驴车。
她自己提着篮子,从平安坊走到落霞坊,去小饭馆要个小板凳,就在街上摆摊卖菜,和过来买菜的大姑娘小娘子为一文钱,几根葱在那里砍价,这日子过得才叫有滋有味!
还有卖鸡蛋的,有同老太太一样,家里养了鸡,生了蛋,攒的数量多了,就提过来卖。
落霞坊这边每日来来去去人多,不管是鸡蛋还是菜卖得也快。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那拉着一整个板车过来卖的一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就是给落霞坊饭馆供应整鸡和鸡蛋的那家人的孩子,今年十二岁,她爹娘每天都拉着一车的鸡蛋,还有一车的活鸡过来给落霞坊的饭馆送货。
她也拉,不过不是拉过来卖给馥娘的。
她觉得她爹娘卖给馥娘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她不愿意这么卖,她要零售出去。
小姑娘爹娘也拦着她,反正小姑娘卖的都是她自己养的。
正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两夫妻这么会养鸡,他俩生出来的小孩养的鸡也不差。
一个个鸡蛋都个大饱满。
小姑娘比她娘还抠门,能生蛋的母鸡都舍不得卖。
她还鸡贼的很,自己养出来的小鸡,如果发现有公鸡,那就扔到她娘的鸡群里,再从她娘的鸡群里换母鸡出来。
反正她养的鸡群里永远都没有公鸡,只有给她下蛋的母鸡。
小姑娘叫她爹给她打了一架板车,叫上比她小了两岁的弟弟给她干活,一个人推,一个人拉,每天都拉着一个小板车,来落霞坊卖鸡蛋。
一开始确实还卖得不错,不过就算鸡蛋再好,落霞坊附近的居民也不能天天买鸡蛋啊!
后来就有些卖不动了,还是馥娘出来,说用和她爹娘一样的价格收了小姑娘的鸡蛋。
小姑娘就算不情愿,但是也不想拉着几乎没有卖几个出去的鸡蛋回家,没有办法只能卖给了馥娘。
她的年纪还小,还不懂什么叫做供大于需。
更不理解,馥娘收了她的鸡蛋,能给她省事多少,她少赚的银子,和她想要更贵卖出去鸡蛋,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或许还是时间更加值钱。
只不过小姑娘还是不死心,第二天带了少一点的鸡蛋,但是也能装满一个板车,继续过来卖。
这天卖得稍微比前一天好一点,但是还是没有卖完,最后还是馥娘出来收了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