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头等大事便是为齐微登基作准备,有了新的主人, 皇宫很快又焕发生机,目之所及,到处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夷光也在努力学习处理宫务,有齐微给他撑腰,最先冒头闹事的免不了被当作杀鸡儆猴的典型,其余宫人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不敢再作妖。
白日两人各自忙碌,也就有事的时候能见一面,夷光一时颇不习惯。
他也不是那不懂事的人,知道想要站在姐姐身边,就得发挥自己的作用,无论如何,也不能拖姐姐的后腿。
如此自我鞭策,倒真叫他熬过了这几日。
很快便到了登基大典这日,齐微先率众臣祭祀祖先,母皇和父后的牌位终于不必再随她四处漂泊,太庙便是她们享世代香火之所在。
回到太极宫,齐微换上衮服,在厚重的钟鼓乐声中一步步走向太极殿,最后停留在御座前,转身面向群臣而坐。
如此视角,当真是明察秋毫。
群臣依次上表向齐微道贺,然后由礼部官员宣读诏书,确认齐微的正统身份。
“吾皇万岁!”宣读完毕,殿中大臣齐刷刷向齐微行大礼。
“众卿平身。”
端坐殿上,齐微俯视众人,再一次对“高处不胜寒”这几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
登极之初,齐微的第一道圣旨便是追封母皇父后,第二道圣旨则是封夷光为后。
齐微的好事成了,接下来便轮到众人。
一道道封爵的诏书从宫中发出,被送各个府邸。
文臣之中,以玉和为首,封护国郡主;苏瑾次之,封青城县主;余者六位乡主,各有地名作为封号。
武将之中,则是霍青领头,封镇国郡主;余者四位县主、十位乡主,各有地名作为封号。
本来以夷棠的功劳也该封爵,只是齐微事先问过她,被她直接推辞了——
“等你们大婚过后,我和师母便该回去了。”
夷光也正为这事儿心情低落呢,师母跟阿姊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再与她们相见。
对此,齐微也没什么好办法。
毕竟华之责任在身,她从出生开始就被长老们教导要管好夷寨,就连阿光,他对夷寨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身为圣子,最重要的便是诞育下一代族长和圣子,如今夷光跟了齐微,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华之身上。
这种肩负重任的感觉,齐微自然能够理解,过去有复国重担压在肩上,如今更是肩负社稷苍生,全无松懈。
可惜夷族祖训,族人不能出世,须世代守着夷寨,否则齐微倒是愿意安顿大家。
尽管舍不得师母跟阿姊,留给夷光感伤的时间也不多,帝后大婚繁杂隆重,他日日都得跟着老公公们练习礼仪。
等到熟悉所有细节之后,他又得从头到尾演练,如此反复练习,每日回到寝宫恨不得倒头就睡,哪里还有空闲难受。
一时间,他倒真说不清是希望大婚之日早点到,还是晚点到。
比起夷光,齐微自然更忙,以前没那么多人盯着,她还能抽空去看看阿光,如今身边动辄一群人跟着,逼她遵守那劳什子婚前不得见面的习俗。
就连送个东西,还得拜托师母跟华之!
终于,到了大婚这日,整个京城张灯结彩,处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听说君后武功高强,跟随皇上四处征战,立下不少功劳。”
“是啊,咱们君后身为男子,不仅能照顾皇上,还能上阵杀敌,厉害如斯,实在是叫人敬佩啊!”
大街上,众人都在讨论这位史无前例的将军君后,不少男子提起这位君后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姿态。
谁说男子不如女?他们这位君后就比不少女人强得多哩!
“这么多天了,皇上的后宫就没添过人,身边就君后一个,果然同患难过的就是不一样啊。”
众人提起帝后,无不称赞,言语之中都很认可这对患难妻夫。
这样的局面,自然少不了齐微出力,她深知舆论的力量,很注重这方面的宣传。
老百姓虽然读书少,但代代相传的观念却是基本一致的。
舆论引导得宜,老百姓对皇室和朝廷的认可度越高,就越愿意听她们的,到时候政令推行顺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自然就更加信服。
从破晓到黄昏,饶是齐微跟夷光体力好精力强,这一通大婚的流程走下来,也着实有些受不了。
好在终于到了尾声,入得洞房,众人行礼过后便鱼贯而出,只余帝后二人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