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皇懒得再看这几个糟心的玩意儿,在内侍的帮助下坐起来,靠着软枕,总算感觉舒服些了。
她望向姐妹三人:“此次合州旱灾,你们都说说,派谁去赈灾比较合适?”
三人一听这话,眼神立刻热切起来——赈灾可是个肥差,怎么也得替手下人争到才行!
晋王率先推荐自己德高望重的岳母,秦王不甘落后地推荐自己素有才名的得力心腹,康王也站出来推荐自己经验丰富的属下。
“如今民怨四起,这些人都不够分量,朕的意思,你们三人之中谁愿去?”
燕皇双目微眯,冷眼打量眼前表情各异的三个女儿,且看她们如何作答。
空荡荡的寝殿里只有母女四人,轻飘飘的一句话,竟如洪钟一般在三人耳边回响。
母皇身体状况堪忧,这种关键时刻,她们谁能放心离开京城?
“赈灾之事,大姐最有经验,孩儿认为大姐去最合适!”
仗着自己“鲁莽”的名声在外,秦王一脸真诚地将事情推给了晋王。
若是大姐不在京城,三妹又是个病秧子,要出了意外,她的胜算绝对是最高的。
无耻!
只恨自己慢了一步!
晋王暗中咬牙,本以为自己这个二妹是个有勇无谋的,今日才知她竟如此阴险,看来往日都是她装出来给大家看的。
“二妹的夸奖,为姐实在愧受。”晋王皮笑肉不笑地望着秦王,“若论果决能干,二妹远胜愚姐,再者,二妹亦可借此机会历练一番,也让下面大臣们看看,二妹绝非那些人口中的有勇无谋之人!”
晋王端的一副为妹妹不平的气愤模样,若是不知情的,看她如此情状,焉能不赞一句姐妹情深。
秦王呵呵:“大姐的美意,妹妹心领了,不过赈灾并非儿戏,岂能等闲视之,我又怎能拿来练手?咱们姐妹三人,终究还是大姐更胜一筹,三妹,你说呢?”
语罢,秦王转身胸有成竹地望向康王,只要三妹不是个傻的,这样两相得利的事,自然会赞同自己的提议。
见战火蔓延到自己这儿,康王未语先咳,燕皇见状,身体不免微微向前倾,面露关切,眼神也变得柔和些许。
“小妹不才……咳咳……一切……但凭母皇做主。”
一句话被她说得断断续续,然而正是这句话,让燕皇深感欣慰。
再看看争得面红耳赤的老大老二,高下立判。
燕皇冷哼一声,将对二人的不满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
时刻关注母皇反应的晋王和秦王当然是立刻停止争执,心中暗骂三妹装乖卖好,口中连忙跟着表态:“但凭母皇做主!”
最后燕皇还是点了晋王,见二女儿掩饰不住地窃喜,她意兴阑珊,摆摆手示意她们退下。
再多看几眼这两个不孝女,她的病都要重几分!
走出大殿,看着秦王脸上灿烂的笑容,晋王眸光微暗,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二妹当心看路,可别摔了。”
晋王假笑着望向秦王,故意拿出大姐的派头教训对方:“得意忘形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大姐此言差矣。”
秦王自觉得了好处,半点不恼,笑眯眯地摇头晃脑道:“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有开心的事,自然要高兴起来,三妹,你说是吧?”
康王不置可否,摆明拒绝加入战局的态度:“小妹府中还有事,先行告辞。”
一旁路过的内侍都将头埋得低低的,远远地就绕过这片战场,她们可不想遭受池鱼之殃。
“二妹且乐吧,当心乐极生悲!”
到底是在宫里,晋王也不愿在此与秦王多做争执,冷哼一声便跟着拂袖而去。
三姐妹离开后,燕皇便让内侍将她平日吃的丹药取来,艰难地咽下,立时便感觉身体轻松许多。
闭目凝神,她又忍不住想起齐微送来的檄文,只是不敢再动半分气。
半晌,她吩咐内侍将晋王亲自赈灾的消息传下去。
如此,好歹堵住悠悠众口。
--
得知燕皇派晋王去合州赈灾,齐微挑了挑眉,真不知该希望晋王是顺利地活着赈完灾,还是中途出“意外”死在其他人手里。
也罢,就看晋王自己的本事吧,反正无论她生还与否,齐微总能让她发挥最大的用处。
“姐姐怎么一个人站在窗边出神?”
夷光一回来就看到齐微驻足窗边,仿佛人在身边、神在天外,这种感觉让他觉得眼前人太遥远,下意识地出声唤姐姐。
听到夷光的声音,齐微神色一松,脸上的表情很快柔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