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微坚持自己的决定:“孤就是希望报名之人越多越好,若非如此,又怎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况且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普通百姓焉敢糊弄官府?若真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到了禹州也早晚会露出马脚,到时孤自会杀一儆百。”
为了网罗人才,齐微也算是煞费苦心——没办法,有些事情,真的是非专业人才不能为之啊!
她还有好多设想等着专业人才来帮她完成呢,到时候定能叫这些看不起杂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次考试采取由地方到中央的形式,先由各县公开选拔,再到各州参加统一考试,通过州考的,最后来到禹州,由齐微亲自考校,最后录用授官。
接下来,齐微便将考试之事下达给各州官员,命她们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果被她发现有人阳奉阴违,绝不轻饶。
于是在南方五州之内,各大县城之中,都张贴出了这样的告示——
“自孤掌事一方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莫不求贤若渴……今开科取士,凡自认有才者,均可至县衙官府报名……此次取士只为求才,若有徇私舞弊者,必严惩不贷……”
凡看到告示的有才之士,无不激动万分。
就像是一股希望之风刮遍南方大地,千万人为之欢呼沸腾,时人无不颂扬齐太女。
尚青云乃江州人氏,小弟前些日子刚定下亲事,不久之后便要嫁人,她今日就是来街上卖粮食换布的,即便家中已是捉襟见肘,但总要让小弟有嫁衣穿,否则岂不叫婆家看不起。
换了红布之后,尚青云终究是没能忍住,掉头往书肆方向去。
上次她在书肆看到一本注得极妙的农书,其中有不少地方都跟她平日里看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她照着书里写的法子去做,没想到竟全都成了!
摸着出门前夫郎塞给她的一两银子,这是夫郎压箱底的嫁妆,自从知道她日思夜想都是那本书,夫郎便将这两银子拿了出来,让她把书买回去。
她原是不肯的,只有那不成器的女人才会用夫郎的嫁妆。
夫郎却劝她:“既然是极有用的书,自然该买回来,若妻主学会了,还愁赚不回这一两银子么?”
她当然有这个信心!
“那好,这两银子就算是我借你的,等赚回来,我依旧还你。”
夫郎知道她就是这么个较真的脾气,自然哄她说好,只要妻主好,他怎样都行。
来到书肆,尚青云直接找到掌柜,说自己要买下那本农书。
“姑娘来晚了,那本书昨日已经卖出去啦。”掌柜如是说道。
“怎么会呢!”尚青云急道,她明明记得那本书一直在角落里积灰,若不是她发现了,说不定到现在还没人知道呢。
“姑娘不是这城里的人吧?”看她衣着,掌柜便有此猜测。
尚青云点头:“我是青莲村的,上次进城来就看到了那本书,只是没钱买,之后便一直记着,今日我带够了钱,怎么偏生书就不在了呢!”
“姑娘有所不知,昨日城中贴出告示,言太女殿下要广纳贤才,准备在各州县举行考试,这不,小店里的书,凡能用得上的,全都一本不剩啦!”
尚青云面露疑惑:“掌柜的话倒叫我糊涂了,那考试又不是什么都考,怎会连农书都有人买?”
掌柜笑道:“正如姑娘所言,这考试分两种,一种考的是治国理政,另一种可就稀奇了,名为杂科,告示上说,凡自认有才者,均可到县衙报名,若通过县的考核,便能去州府再考,若也过了,那便能去禹城喽!”
“杂科……”
尚青云嘴里念叨着这两个字,若有所思。
回到家中,尚青云将红布放下便去了隔壁卢家,卢晓琳见她来,连忙招呼。
“晓琳,你听说了吗,考试的事?”
卢晓琳点头:“听说了,昨日我就在城里做工,本来是想告诉你的,不过我回来时你家已经黑了,我便想着早上告诉你,谁知你又不在家……”
听她事无巨细地慢慢讲,尚青云可没那个耐心,直接打断她:“你要去报名吗?”
“我?”卢晓琳指指自己,“我又不是什么有才之人,去了县衙,只怕是要被衙役们用大棍子打出来吧。”
尚青云闻言,一脸的不赞同:“你算账的能耐,在城里也是响当当,谁家不争着要你去做工,这时你倒谦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