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一只竹马夫郎回家+番外(128)

周绥面不改色地将其捏起来,直到小兔成型,又觉得好笑。

吃是肯定吃不了,周绥就将它裹了点面粉,立在了案旁,当作是李重衡在看自己。

周绥将剩余的面团打成面条,贴心地给林原和薛泓都煮了一碗鸡丝面放凉。

他先尝了一口,觉得味道淡淡的,果然是没李重衡做得好吃。

周绥又撒了几把盐,撇下勺子,正巧看到抱着干花路过的林原,他喊了一声,招手让他进来。

林原不明所以,傻乎乎地走了进去,才发现周绥又在捣鼓吃的。

这几天晚饭都是周绥自告奋勇捣鼓的,因为他之前和李重衡学了两招,和薛泓与林原说过之后,两人都以为他大有长进。

事实上确实大有长进,胆大的功夫长进了。

他刚想逃跑喊李重衡来试吃,却又猛然记起李重衡此刻不在村中。

“公子……”林原讪笑。

“我特意给你和阿公做的,你尝尝。”周绥为表真心,指了指自己吃过的那碗,“我刚尝过了,我觉得还行,就是淡了些,刚刚又加了点盐,这下味道肯定刚好。”

林原半信半疑的眼神投来,他放下干花篓,打量着鸡丝面。

周绥的厨艺总是深藏不露的,有时候他做的好看但也是真的难吃。

林原顶着周绥期待的眼神,想起了李重衡走之前和他说要好好照顾公子的叮嘱,情绪照顾也是照顾,林原便咬咬牙拿起筷子夹面尝了一口。

刚一入口林原就被咸了个彻底,活像被开膛破肚还经久日晒的咸鱼,他忍不住抿着唇,怯怯地说:“公子,您这是加了‘点’盐吗?”

他加重了“点”字,又去看盐罐,不知道的还以为周绥将整罐盐撒了下去。

周绥用林原吃过的筷子扒拉了一下,忽然之间恍然大悟:“哦,记起来了,这碗好像丟了个盐块进去,我本来想等它化掉一半剩下的挑出来,结果我忘了。”

林原:“……”李大哥你在哪里?在回来的路上了吗?

“世子——不好了!”

周绥刚思索着要怎么拯救这一碗面,本想开口和林原说帮他过一遍水还能吃,结果外头这一声惊得瓷勺跌落了碗中。

晁北尧气喘吁吁地闯进来,一脸沉重的脸色不假。

“瑞王殿下垂危,传信命您即刻返京!”

第66章 战事

北疆倏忽战火四起,急报递来坞县周绥身边时,距胡戎举兵开战攻打大周疆域漠北时已是近七日前的事了。

“什么情况?”周绥的心慌漫无边际地蔓延,像是寒流冻住全身,万千言语凝在口中却只是道出难以置信的一句话。

“胡戎忽然联合西凉,三千兵马夜袭了驻扎在上关营的骑兵,随后直击城中。”晁北尧简要解释了当前状况,那一张硬朗的脸浮上一抹痛恨之色,“当时瑞王殿下正在巡关,虽严防死守住了这次突袭,但人却伤重……尚在昏迷。”

“那父亲如何了?”

晁北尧垂着头,言语中却有些犹豫:“说是在……回京的路上。”

“胡闹!受伤昏迷怎可以如此大费周章地将人带回京城?那上万里路,不谈坎坷,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周绥听后气得狠了,连音调都拔高了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据他们所言,是回上京才能好生医治将军……”晁北尧面露难色,“还有一事,听闻将军负伤后,柳炳霄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奉命赶去北疆助战。”

周绥微愣了一下,似乎在回想这人是谁,晁北尧刚要出声提醒,他就记起来了。

“他奉谁的旨?太后?”

晁北尧抖了一下,一副想要捂住周绥嘴巴的样子:“后宫不得涉政……明面上是陛下下的旨,但私底下是谁授意,在这节骨点上推柳炳霄亮秀,不好说。”

周绥紧绷着一张脸,此刻他也无心计较柳不柳炳不炳霄不霄的,身后的林原也被两人的谈话吓得不敢出声。

“世子,这次不能等了。”晁北尧催促,“现在得马上收拾包袱回京。”

“我知道……”

周绥想着那记忆里总是模糊面孔的父亲,从小瑞王和瑞王妃就没能陪着他一起长大,将宠爱都分给了时时刻刻在他们身边的弟弟,他不怨这些,但血浓于水的情感系带不是这么轻易就能割裂的。

“林原,你先去帮我收拾东西,轻便带着即可。”周绥扭头吩咐林原,“我要给重衡寄一封信去,此刻我食言,也要遵行给他一个答案的。”

晁北尧点头:“那我先去备快马。”

说完他便提着剑匆匆离开了院子。

周绥快速收拾了手上的一片狼藉,回到书房,给李重衡写下一封简单的信笺,大致述明了他不得不提前回京的理由,又留下一块贴身玉佩塞进信封中,教他日后回村中凭玉佩到上京瑞王府门前寻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