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闺女回娘家,沈母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手里端着盘子,握着大勺给桌上空了的碗里添菜。
大伯娘尤英装了两碗饭,拿了一条长板凳放在桌前,抬起头叫她:“桌上菜都满了,不差你装的那一点,赶紧过来坐下吃饭。”
沈母把手里的东西放到大盆里,过来坐下,笑呵呵地应:“好的大嫂,吃完还得借你家的板车,去把坡上的玉米搬回来。”
尤英把筷子放到她面前:“不讲这些,让运来直接到家拿就行。”
她们妯娌三十多年,相处和谐,互敬互爱,也曾闹过一些小矛盾,两家媳妇都不是吝啬刻薄的人,再大的隔阂,也都会因彼此的一句话重归于好了。
沈奶奶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两个儿子的家庭之间,大家都是扭成一股麻绳,齐心协力共进退。
沈大伯家有四个儿子,老大在部队当兵,结婚也在那边,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了,平时每月会寄二十块钱给两个老人养老。
老二沈福顺农民一个,会点木工活,和妻子周喜妹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分别是大妞和二妞,小家庭幸福美满。
老三沈文丛长相英俊,人也聪明,在苍尤市读高中时,被校长的女儿看上,毕业后当了上门女婿,目前在市里当老师教书育人。
老四沈潇尧,如他的名字一样逍遥自在,少年时不爱读书,就喜欢游手好闲在村里当混混,如今二十五六了还没成家,两年前不知道他从哪里搞的钱,在市里电影院对面开了个台球厅。
沈大伯家的孩子个个都有本事,不用他们老人操心,比沈云轻家几个哥哥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云轻,吃肉。”沈母夹了一块炖火腿,放入她碗中。
沈云轻平生不太喜欢吃太咸的东西,望着碗里的肉,再看看母亲脸上的笑容,还是不忍心看见她失望。
腊肉很香,就是咸味太重,还有瘦肉容易卡牙缝。
沈母看她吃完,筷子继续夹着肉,往她碗里放:“你要奶孩子,得多吃点肉补充身体营养。”
沈云轻连忙用手挡在碗上面:“妈,够了,我有些晕车,吃不下太多东西。”
沈母去岛上时晕车晕的昏天黑地,那种感觉她太能感同身受了,见闺女满脸痛苦的拒绝,收回筷子,也不再勉强她吃。
沈云轻可算是松了口气,相比较大鱼大肉,她还是更喜欢吃那一碗清汤寡水的豆角南瓜。
沈母注意到她喜欢吃淡的,起身去锅里,给她盛了一碗汤,放到她手边:“这个季节的豆角,煮出来的汤都是甜的,你尝尝。”
“谢谢妈。”沈云轻端起碗喝了一大口,豆角的清香带着丝丝回味的甜,确实好喝。
沈母吃完饭就闲不下来,瞥见女婿在跟老头子喝酒,饭都没空吃,她走到锅前,捞了一勺火腿肉,直接扣进女婿的饭碗里。
顾漠寒喝完酒,低头望着碗里满满当当的肉,心里不襟一紧,丈母娘的爱,沉甸甸的不得不承受。
沈二哥看到妹夫郁闷的表情,嘴里嚼着食物,脸上忍不住的偷笑。
沈云轻吃完饭,起身去以前的卧室,看看床上的儿子有没有睡醒。
沈父今天心情大好,喝得差不多自己就停手了。
吃了三大碗饭填饱肚子,他安排两个儿子去拿板车,趁着天黑之前,把坡上的玉米运回来。
作为女婿,顾漠寒也不好意思自己在家里休息,看着老丈人跟两个大舅哥忙。
顾大厂长带着小助理阿城,屁颠屁颠的跟在老丈人身后,去山坡上掰玉米。
沈母领着儿媳妇们收拾桌子,洗碗筷。
“妈,我回来了。”
沈老三家媳妇,赵小朵推开院门进来,身后背着四个月大的儿子,大夏天里三层外三层,捂的严严实实。
沈母鼻腔里嗤气哼了一声,继续手里的活,抬着锅进厨房,没理会她,冲着外面大喊:“老大,老二,你们洗好碗就赶忙抬进来,一会我把门锁了。”
林丽娜加快手里的动作:“好的。”
沈大嫂倒完盆里洗第一道的水,走到她面前,帮着她一块清碗。
赵小朵走到厨房门口,伸着脖子往里面看:“好大股肉香,今天吃肉了?”
沈母盖好锅盖,转身冷脸:“吃什么关你什么事,你又没交粮食,还得老娘养你不成。”
赵小朵不要脸皮的靠在墙边,双眼凌厉的瞪老太太:“是你们自己说,秋收这段时间大家一块吃的,咋还能出耳反耳呢?”
沈母丝毫不畏惧,手里拿着帕子擦着灶台,怼回去:“呵,大家都付出了劳动,当然可以一块吃,怎么,你娘家是闹饥荒了吗,一口吃的都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