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402)

作者: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蠢蛋一个。

看不清局势的人是最蠢的,连自己的身份位置都搞不明白,只会在岔路上越走越远。

明明该趁着入宫伴读的大好机会,和太子、皇子搞好关系,给自己家争分数,先把这到手没几年的爵位捂热了再说。

结果这还什么都没到手呢,竟已经张狂起来。

胤禛:“顾先生说,史书里这种人都是死得最快的,没几个能笑到最后。”

胤祥明白他的意思:“哥你放心,我自然不会跟他学。往后他只要别来惹咱们,我不会再出头。只是,我看太子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他。”

太子是储君,无逸斋又一向是太子的地盘。现在有人要在他的地盘上充老大,太子若是这次忍了,以后谁还能敬他这位‘太子’?

而且太子的脾气……也不知为何,这几年不如从前温和了。

提起太子,胤禛话音一顿,半晌才道:“太子是君,怎么收拾他都是应该的。我只担心大哥跟着瞎掺和……”

许是因为年及弱冠,汗阿玛还没有露出要让大哥出宫开府的意思,胤禛觉得这两年胤褆的性子也急躁了不少。

但胤禛是当弟弟的,贸然去提醒此事,大哥可能会觉得没面子,也不见得听得进去。

胤祥深有同感:“别的事还罢了,大哥也不知怎么想的,非要跟太子不冷不热的,让人看着着急。”

胤禛对此却有些模糊的猜测。

——大约是二十七年那次,阿玛让大哥代替他去为北上与罗刹国谈判的使团送行,大哥回来后,整个人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特别是对太子,以前两人虽没有那么亲近,但也没什么龃龉。长兄恭敬,太子随和,看起来很正常。

但从那之后,大哥便有些锋芒太露了。

胤禛:“咱们……尽自己本分就是。”

有的事,只能自己悟,别人说了没用。

兄弟们渐渐长大,随着伴读们进宫,局势只会愈加复杂。

大哥和二哥一长一嫡,本就有些尴尬在里头,如今渐行渐远,他们只是做弟弟的,纵是想弥合,却也无能为力。

胤祥听完,情绪也难免低落,要是兄弟们能一直像小时候那样该多好。

胤禛见弟弟神色不好,想了想:“晚上让膳房准备一桌席面,咱们兄弟也好久没聚了,不如今晚一起聚一聚?”

胤祥高兴起来:“好!那哥你去找哥哥们,我去跟弟弟说。”

……

*

无逸斋。

胤礽最近确实对以雅尔江阿为首的勋贵二代颇为不满。

这里是皇家的园林,什么时候轮得到一个王府世子在此放肆。

雅尔江阿仗着祖父的功勋,言语态度不甚恭敬不说,竟还在课上公然挑衅皇子,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让胤礽想起一直与索党作对,同样看不上他这个太子的军功集团。

——没想到宗室,竟也和八旗勋贵一样恃功自傲。怎么,难道还以为这是在关外的时候,‘太子’应该由八旗和议政王来推举?

胤礽冷笑,时移世易,现在早不是在草原上了!

太子之位,哪里还轮得到外人来做主!

第164章 击鞠

胤礽在旁人眼中, 命是极好的。

元嫡之子,不到两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未来的皇帝。

玄烨除了在学业上对其要求严格,其他事情上一向有求必应,待他超过别的皇子许多。

可襁褓之中丧母,半点儿母亲的音容笑貌都不记得, 留下一生的伤痛,其中的苦楚非亲历难以体会。

而没了母亲在其中调和, 单凭胤礽自己,要平衡好君与父的关系, 可谓难上加难。

太子出阁一事废止后, 胤礽没了接触朝臣的机会, 只能和其他皇子一起在无逸斋按部就班地读书。

身为太子, 除了母家的支持, 一无所有,更别提自己的班底——所谓的詹事,基本已经名存实亡, 只是“教书匠”而已。

随着年纪渐长, 这样坐困囚城的处境给胤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令他愈发郁闷焦躁。

玄烨也知道不能让太子只做光杆司令,所以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安排。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 御史郭琇参奏明珠、余国柱等结党,贪污受贿,玄烨震怒。

恰逢当时正赶上雅克萨之战收官, 玄烨需要利用索额图的能力去北境谈判,是以他直截了当地将明珠、余国柱免职, 明珠同当年的索额图一样,撤去内阁的职务,改任内大臣,明珠一党相继遭到罢免。

之后,南方派首领徐乾学同样受到重挫,包括同为南方派的王鸿绪、高士奇等人,皆因被控贪污而遭到罢官。

朝中权力平衡迭经交替,之前因为汤斌受贬,权势达到顶峰的一干人等,全部在此次清洗中一落千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