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伯邑考便仿佛在春日里走进一片桃花林。
满心都是华彩。
七杀:“世子求见本宫,为了何事?”
客观而言,伯邑考的确颜值很高。
还有种古之君子的气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殷郊、殷洪在他面前,就如毛头小子。
奈何她帅哥见多了,触动并不大。
她在乎的只有一件事。
平平安安地送走伯邑考和他爹,确保朝歌、西岐不交恶。
况且,伯邑考要是不出意外,便是西岐的继承人。
周武王姬发不就被炮灰了么?
伯邑考默然。
来之前,他的想法很简单,想要亲口问小王姬一声,为何拒婚?
两人成亲,有利的可不仅仅是西岐。
但此时他不想问。
“......臣伯邑考,想为殿下抚琴一曲。”
七杀:“抚琴?”
这是什么操作,她看不懂了。
伯邑考轻声道:“是,抚琴。”
舜华宫中,瑶琴多得很,七杀命人取来一具。
赶紧弹,弹完赶紧走!
没看妲己已经痴了么?
这才是真正的孽缘!
伯邑考先试了几个音,随即拨动琴弦。
舜华宫内外,凡能听到琴音的,无不驻足细听。
此音大妙,听之欣悦。
一曲终了,伯邑考起身告辞。
“殿下,臣与父亲即将启程回家。明年春日,臣再来见殿下!”
这一次,他抱着势力庸俗的心情而来,怎配向王姬诉说情意?
王姬拒绝他,也在情理之中。
待他洗尽俗气,再往朝歌!
七杀巴不得他离开,“慢走不送!”
琴声很好听,有大雅遗言。
但她还是希望他快点走。
伯邑考深施一礼,转身出宫。
眉宇之间,多了种奇异的神采,看得两旁宫女小鹿乱撞。
妲己这才回神,不由自主跟出几步,“他,他,他走了!”
七杀扯住它,冷声道:“一眼万年,一见钟情,一生相许?”
原剧情真可怕,只见了这么一面,妲己就如痴如醉。
妲己张口结舌,“不,不是......”
它没想那么多,光顾着痴迷了。
七杀:“最好不是。”
妲己怔愣半晌,幽幽道:“琬儿,你一点儿没动心?”
七杀:“没有。”
好生无情!
不,可能是她还小,不懂世间情为何物。
妲己又发了会儿呆,无精打采地回寿仙宫。
它本就对纣王失去兴趣,如今有伯邑考做对比,更觉得纣王面目可憎。
若不是女娲娘娘法旨压着,它肯定跟随伯邑考回西岐。
001也叹道:“伯邑考,真乃雅人也!”
七杀:“但愿他的才能不输他的容貌。”
如此才能阻止姬发上位。
001安静片刻,又来讨嫌。
“他爱她,她不爱他。它爱他,他不爱它。宿主大人,三角恋的滋味如何?”
七杀:“滚!”
1511 殷商王姬(23)
送走姬昌、伯邑考父子,七杀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至于伯邑考所说明年春日来见她,她没放在心上。
明年春日,她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更让她高兴的是,姜子牙虽然主动接触了姬昌好几次,却没有跟他回西岐,依然留在朝歌为官。
回到西岐之后,伯邑考还给七杀写了封信。
信上除了报平安,就是些云里雾里的诗句。
七杀耐着性子看完,回信鼓励他用心民政,多做实事,孝敬爹娘。
就差明说,好好保住你的世子之位,别给你的兄弟们机会。
001感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悲剧啊!”
七杀:“小智障,你再胡说八道,悲剧的就是你。”
001:“......也幸好流水无情,否则大师兄会打死我们!”
七杀心情好,没有踹它进大黑屋,只封住了嘴。
夏末秋初,朝歌又有一件大事。
远征北海的闻太师终于班师回朝了!
七杀盼他已久,与两位兄长一起,带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犒师。
殷商祭祀文化浓厚,凡遇大事,必定有祭祀的仪式。
此次也不例外。
提前几日便筑好高台,安排好大小祭司。
届时,殷郊将以太子的身份,登台颂扬闻太师军功、商朝之德,并禀报上天和列祖列宗。
大祭司则是纣王的一位叔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很低调。
也没什么实权。
七杀研究殷商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前几代商王,很重视祭司,大祭司的权力几乎和君王一样大,甚至更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祭司慢慢淡出权力的中心。
简单来说,殷商的政治模式,从政教合一转为了君王独尊。
更接近于后世。
到了纣王这一代,大祭司就只是大祭司,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众人等到中午,饥肠辘辘,望眼欲穿。
忽有人叫道,“来了来了!”
七杀抬头看去,只见前方尘沙滚滚,旌旗飘飘。
约一柱香功夫,闻太师率军到达。
他平乱时所调兵马,大多已各归其部。
跟随他回到朝歌的只有五千精锐。
这人数看似少,实际上已经一眼望不到边。
加之战马嘶吼,将士威武,极为惊人。
一股铁血剽悍之气扑面而来。
个别身体弱的文官,被这气一冲,竟然站都站不稳了。
“参见太子殿下!”
闻太师早知太子殷郊替父迎师,远远的就下了坐骑墨麒麟。
大步走到殷郊面前,单膝跪下。
身后五千将士,也齐齐下马行礼。
殷郊哪敢让闻太师跪,赶紧扶起。
“太师劳苦功高!”
闻太师正色道:“此乃老臣份内之事,怎敢言功?”
两人说完,文武官员才上前与闻太师寒暄。
稍候,殷郊登台念祭文,祷告天地祖先。
四野鸦雀无声,场面极为庄重。
之后大祭司领着徒弟们手舞足蹈,吟唱远古留传下来的祭词,替将士和殷商祈福。
流程完成,大军留在城外军营,众人簇拥着殷郊和闻太师往重屋、太丘社。
重屋,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太庙。
太丘社则是殷商为百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即太社。
在那两个地方,还有相应的仪式。
001:“他们不累吗?”
它只是看着,啥也没参与,都已经感觉到累了。
七杀:“累就闭嘴。”
大家身体上是累的,但精神很亢奋。
这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演义中,闻太师回朝这一日,恰遇比干出殡。
问清比干的死因,勃然大怒,当即鸣钟鼓请纣王上朝,狠狠骂了一顿。
纣王平生最怕的就是他,纵然被骂得灰头土脸,也只能忍着。
后来闻太师还陈上治国十策,包含拆鹿台、废炮烙、去酒池肉林、贬妲己、斩奸臣费仲尤浑等等。
纣王答应了七条,只是舍不得拆鹿台、贬妲己、斩杀费仲和尤浑。
好声好气地跟闻太师商量,鹿台废了无数钱粮才建好,拆了可惜,妲己现在也贤良了,不好贬。
费仲、尤浑也没有确切的罪证,能不能先别杀?
不如着有司审问后再治罪。
他的态度太过谦和,倒弄得闻太师反省自己。
暗想我是为国直谏,一片忠心,但如果使得君王惧怕,先犯了欺君之罪。
便也不勉强纣王。
正要实施纣王已准的七条,突然反了东海平灵王。
闻太师只好又兴兵二十万,前去讨伐。
纣王暗喜,巴不得他一天都不在朝中,给足了军资粮草。
他一离开,纣王就又故态复萌,继续作死。
殷商也走向分崩离析。
后世有人认为,如果平灵王不反,闻太师不走,殷商就还有救。
这些后事,闻太师自然不知道。
在重屋、太丘社祭祀完,带着战利品见君面圣。
因纣王不算太荒唐,他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君臣和乐,开宴欢聚。
姜子牙看得心塞。
他究竟还要等多久,成汤气数方尽?
1512 殷商王姬(24)
七杀不能肯定东海平灵王还反不反,什么时候反。
因而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