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931)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看着她,伯邑考便仿佛在春日里走进一片桃花林。

满心都是华彩。

七杀:“世子求见本宫,为了何事?”

客观而言,伯邑考的确颜值很高。

还有种古之君子的气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殷郊、殷洪在他面前,就如毛头小子。

奈何她帅哥见多了,触动并不大。

她在乎的只有一件事。

平平安安地送走伯邑考和他爹,确保朝歌、西岐不交恶。

况且,伯邑考要是不出意外,便是西岐的继承人。

周武王姬发不就被炮灰了么?

伯邑考默然。

来之前,他的想法很简单,想要亲口问小王姬一声,为何拒婚?

两人成亲,有利的可不仅仅是西岐。

但此时他不想问。

“......臣伯邑考,想为殿下抚琴一曲。”

七杀:“抚琴?”

这是什么操作,她看不懂了。

伯邑考轻声道:“是,抚琴。”

舜华宫中,瑶琴多得很,七杀命人取来一具。

赶紧弹,弹完赶紧走!

没看妲己已经痴了么?

这才是真正的孽缘!

伯邑考先试了几个音,随即拨动琴弦。

舜华宫内外,凡能听到琴音的,无不驻足细听。

此音大妙,听之欣悦。

一曲终了,伯邑考起身告辞。

“殿下,臣与父亲即将启程回家。明年春日,臣再来见殿下!”

这一次,他抱着势力庸俗的心情而来,怎配向王姬诉说情意?

王姬拒绝他,也在情理之中。

待他洗尽俗气,再往朝歌!

七杀巴不得他离开,“慢走不送!”

琴声很好听,有大雅遗言。

但她还是希望他快点走。

伯邑考深施一礼,转身出宫。

眉宇之间,多了种奇异的神采,看得两旁宫女小鹿乱撞。

妲己这才回神,不由自主跟出几步,“他,他,他走了!”

七杀扯住它,冷声道:“一眼万年,一见钟情,一生相许?”

原剧情真可怕,只见了这么一面,妲己就如痴如醉。

妲己张口结舌,“不,不是......”

它没想那么多,光顾着痴迷了。

七杀:“最好不是。”

妲己怔愣半晌,幽幽道:“琬儿,你一点儿没动心?”

七杀:“没有。”

好生无情!

不,可能是她还小,不懂世间情为何物。

妲己又发了会儿呆,无精打采地回寿仙宫。

它本就对纣王失去兴趣,如今有伯邑考做对比,更觉得纣王面目可憎。

若不是女娲娘娘法旨压着,它肯定跟随伯邑考回西岐。

001也叹道:“伯邑考,真乃雅人也!”

七杀:“但愿他的才能不输他的容貌。”

如此才能阻止姬发上位。

001安静片刻,又来讨嫌。

“他爱她,她不爱他。它爱他,他不爱它。宿主大人,三角恋的滋味如何?”

七杀:“滚!”

1511 殷商王姬(23)

送走姬昌、伯邑考父子,七杀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至于伯邑考所说明年春日来见她,她没放在心上。

明年春日,她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更让她高兴的是,姜子牙虽然主动接触了姬昌好几次,却没有跟他回西岐,依然留在朝歌为官。

回到西岐之后,伯邑考还给七杀写了封信。

信上除了报平安,就是些云里雾里的诗句。

七杀耐着性子看完,回信鼓励他用心民政,多做实事,孝敬爹娘。

就差明说,好好保住你的世子之位,别给你的兄弟们机会。

001感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悲剧啊!”

七杀:“小智障,你再胡说八道,悲剧的就是你。”

001:“......也幸好流水无情,否则大师兄会打死我们!”

七杀心情好,没有踹它进大黑屋,只封住了嘴。

夏末秋初,朝歌又有一件大事。

远征北海的闻太师终于班师回朝了!

七杀盼他已久,与两位兄长一起,带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犒师。

殷商祭祀文化浓厚,凡遇大事,必定有祭祀的仪式。

此次也不例外。

提前几日便筑好高台,安排好大小祭司。

届时,殷郊将以太子的身份,登台颂扬闻太师军功、商朝之德,并禀报上天和列祖列宗。

大祭司则是纣王的一位叔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很低调。

也没什么实权。

七杀研究殷商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前几代商王,很重视祭司,大祭司的权力几乎和君王一样大,甚至更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祭司慢慢淡出权力的中心。

简单来说,殷商的政治模式,从政教合一转为了君王独尊。

更接近于后世。

到了纣王这一代,大祭司就只是大祭司,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众人等到中午,饥肠辘辘,望眼欲穿。

忽有人叫道,“来了来了!”

七杀抬头看去,只见前方尘沙滚滚,旌旗飘飘。

约一柱香功夫,闻太师率军到达。

他平乱时所调兵马,大多已各归其部。

跟随他回到朝歌的只有五千精锐。

这人数看似少,实际上已经一眼望不到边。

加之战马嘶吼,将士威武,极为惊人。

一股铁血剽悍之气扑面而来。

个别身体弱的文官,被这气一冲,竟然站都站不稳了。

“参见太子殿下!”

闻太师早知太子殷郊替父迎师,远远的就下了坐骑墨麒麟。

大步走到殷郊面前,单膝跪下。

身后五千将士,也齐齐下马行礼。

殷郊哪敢让闻太师跪,赶紧扶起。

“太师劳苦功高!”

闻太师正色道:“此乃老臣份内之事,怎敢言功?”

两人说完,文武官员才上前与闻太师寒暄。

稍候,殷郊登台念祭文,祷告天地祖先。

四野鸦雀无声,场面极为庄重。

之后大祭司领着徒弟们手舞足蹈,吟唱远古留传下来的祭词,替将士和殷商祈福。

流程完成,大军留在城外军营,众人簇拥着殷郊和闻太师往重屋、太丘社。

重屋,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太庙。

太丘社则是殷商为百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即太社。

在那两个地方,还有相应的仪式。

001:“他们不累吗?”

它只是看着,啥也没参与,都已经感觉到累了。

七杀:“累就闭嘴。”

大家身体上是累的,但精神很亢奋。

这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演义中,闻太师回朝这一日,恰遇比干出殡。

问清比干的死因,勃然大怒,当即鸣钟鼓请纣王上朝,狠狠骂了一顿。

纣王平生最怕的就是他,纵然被骂得灰头土脸,也只能忍着。

后来闻太师还陈上治国十策,包含拆鹿台、废炮烙、去酒池肉林、贬妲己、斩奸臣费仲尤浑等等。

纣王答应了七条,只是舍不得拆鹿台、贬妲己、斩杀费仲和尤浑。

好声好气地跟闻太师商量,鹿台废了无数钱粮才建好,拆了可惜,妲己现在也贤良了,不好贬。

费仲、尤浑也没有确切的罪证,能不能先别杀?

不如着有司审问后再治罪。

他的态度太过谦和,倒弄得闻太师反省自己。

暗想我是为国直谏,一片忠心,但如果使得君王惧怕,先犯了欺君之罪。

便也不勉强纣王。

正要实施纣王已准的七条,突然反了东海平灵王。

闻太师只好又兴兵二十万,前去讨伐。

纣王暗喜,巴不得他一天都不在朝中,给足了军资粮草。

他一离开,纣王就又故态复萌,继续作死。

殷商也走向分崩离析。

后世有人认为,如果平灵王不反,闻太师不走,殷商就还有救。

这些后事,闻太师自然不知道。

在重屋、太丘社祭祀完,带着战利品见君面圣。

因纣王不算太荒唐,他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君臣和乐,开宴欢聚。

姜子牙看得心塞。

他究竟还要等多久,成汤气数方尽?

1512 殷商王姬(24)

七杀不能肯定东海平灵王还反不反,什么时候反。

因而抓紧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