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的产业她没有亲自管理,找了经理人,管得风生水起。
倒不是经理人能力强,而是上面有意扶持。
她和林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双方常有来往。
或许是借她的光,或许是风水阵的作用,林家在商场上也无往不利。
但林巍怕树大招风,有意收缩产业。
七杀觉得这个大表哥很明智。
她下葬时,享受了华国最高礼仪。
001羡慕得很,“宿主大人,这才是荣耀啊!”
七杀:“嗯,这确实是荣耀。”
1387 逃荒一家人(1)
穿越到现在,七杀已经彻底不在乎积分了,道德金光也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她更大的收获,在于心灵的修炼、识海的稳固。
往后不管境界提升有多快,精神方面都能跟得上,自我不会乱。
但001在乎,像台录音机似的播报,“宿主大人,盛小蝶这个任务,你获得五万积分。还有上次美人鱼那个任务,也是五万积分。”
七杀:“什么,美人鱼那个也才五万?”
之前她都忘了问。
001:“是啊!主神忒小气了!这么点积分,看不起谁呢!
七杀点评道:“确实小气,像葛朗台。”
盛小蝶这个就不说了,完成得非常容易,她也没出太大的力,积分少点是应该的。
可美人鱼那个,她做了很多事,改变了海族的命运,建立了新的规则,超额完成任务。
积分竟然也这么少!
不是小气是什么?
道德金光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增长。
或许是因为,在奥尔斯大陆,爱她的人很多,恨她的人更多,两相抵消了。
“走吧,下个世界!”
她一点儿也不累,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个任务是什么。
没过多久,听到各种哭闹喧哗声。
“娘啊,呜呜呜,你醒醒!”
“奶奶,你不要睡觉,你快起来!”
“娘,你要是出事,女儿也不活了,这就随你去!”
“姥姥,姥姥,你不要死!喜鹊不要你死!”
“奶奶,田郎找到了鸟蛋,你快吃!”
......
七杀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的屋顶,依稀能透过顶上的破洞看到夜空。
星星一闪一闪的,很漂亮。
墙壁上插着一支火把,照亮了那群跪在她身前的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加在一起约莫十五、六个。
见她醒来,那位满头银丝的老妇人喜道:“好了好了,活过来了!”
七杀沉默片刻,摸了摸喜鹊的头,“姥姥好着呢。”
又对田郎道:“鸟蛋你自己吃,奶奶不要。”
她神智清楚,说话也通畅,不像是有大病的模样,儿孙、媳妇们喜极而泣,围着她不停诉说自己的担忧。
七杀听了一会儿,道:“都去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原身在这个家里积威甚重,她一发话,没人敢不听,都陆续躺下。
001大笑:“宿主大人,你变成老太太了,哈哈!”
七杀:“......也不怎么老,只有54岁而已。”
要是在现代,都还不到退休年龄。
001:“可你已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个孙子、两个孙女、一个外孙女,以及一个重孙!四世同堂,人丁兴旺啊,恭喜恭喜!”
七杀面不改色地道:“同喜。”
老太太怎么了?
老太太也能活出精彩。
以她的眼光来看,赵青竹这个老太太,实在是位非凡女性。
四十岁时老伴钟阿牛因病去世,她硬是在娘家、婆家都没有助力的情况下,拉扯大了三儿一女。
还攒下一份家底,给儿女们成了亲,娶的嫁的,没让人说出不是。
在这个时代,这是很不容易的。
多少人家娶不上媳妇,吃不饱饭、穿不上衣。
虽然后来女儿钟翠翠婚姻不幸,在夫家屡遭打骂,那也不是赵青竹的错,是女婿家太过苛刻狠毒。
她也做了一位母亲该做的事。
某次钟翠翠被饿得半死,带着女儿小喜鹊逃回娘家诉苦,她勃然大怒,领上三个儿子冲到女婿家,一通打砸。
女婿威胁她要休妻,她请动两家族老,硬是将休书改成和离书,并索回了女儿的嫁妆。
还私下里跟儿子们说,要是遇上合适的人,翠翠再走一步,要是遇不上,钟家管翠翠一辈子,管小喜鹊的婚事。
钟家三兄弟连说这是应该的。
媳妇们虽各有小算盘,也不忍心让小姑子无家可归,都没有意见。
转过头,赵青竹又跟女儿说,农家不养闲人,你们母女俩不能白吃饭,得干活。
001赞道:“老太太人间清醒,不偏不倚。”
七杀:“是啊。”
赵青竹最疼爱的就是小女儿翠翠,她固然可以用母亲的身份压制三个儿子,让他们闲养着妹妹和外甥女。
可那样对儿子不公平,儿媳也会有怨言。
而且,她总有一天会离世,不能永远管着儿子们。
到那时,只怕兄妹反目成仇。
翠翠母女也干活,用劳动换取衣食,才是长久相处之道。
去年,雍州大旱,后又遭受罕见的蝗灾,粮食只收了十之一二。
钟家所在的富泉县乘凉镇小洼子村,处于重灾区,田地里不见一点绿色,只有被日头炙烤得快冒烟的黑土。
官府税赋却不但不减,还要往上加。
这是不给人活路啊!
村民们死的死逃的逃,十里不闻鸡犬声,一片凄惨。
1388 逃荒一家人(2)
赵青竹本不想逃。
逃荒可不是好玩的,路上什么人都有,抱在怀里的孩子,能被人生生抢走。
一个不小心,妇孺老弱就会变成别人的口中食。
况且,能逃到哪里去?哪里的官府会管他们?
官府不管,可就成了无房无地无黄籍的流民。
在自己家里,好歹还有间屋子住。
当然了,赵青竹不逃,也是有所依仗。
她小时候就遇过天灾,饿肚子的滋味极为深刻,因而当家做主后挖了深深的地窖,每年都往里面储藏粮食,头年的换出来卖掉。
节省着吃,熬上一两年应该不是问题。
然而到了今年春,还是不见半点雨星,深山里的地下水都干枯了。
人光吃干粮可不行,得喝水。
可看这光景,再过半年都不一定有雨。
这还是眼前的难题。
往长远里看,今年种不下种子,就没有收成。
哪怕明年下雨了,种子下地了,也得秋天才有新的粮食。
再怎么省,地窖里的存粮也挨不到那时候。
更严重的是,明年也有可能继续干旱。
赵青竹想了一晚上,万般无奈地决定往外逃。
但和那些仓皇离开的村民不同,钟家的准备很充分。
钟家老大钟有根,十三、四岁上被赵青竹送去学木工,学成归来,是附近几个村子小有名气的木匠。
他的大儿子钟定柱也跟着他学,刚刚出师。
父子俩在赵青竹的指派下,做出六辆独轮车。
一辆用于装全家人的衣物被褥,各房用粗布包好。
一辆装锅碗瓢盆等家什,以及锄头镰刀等农具。
一辆装水,另外三辆都装粮食。
钟有根父子忙忙碌碌,其他人也没闲着。
老二钟有福、老三钟有粮,领着几个小子往山里寻找水源,有幸遇到兔子山鸡等野物也一并打来。
钟有根的媳妇李香儿、钟有福的媳妇刘四梅,则带着钟定柱的媳妇何小兰,以及钟翠翠母女和家里几个女孩子,去村里已离去的各家搜寻有用之物。
这些人家不一定还能回来,东西放着也是浪费。
别说,还真让她们找到四把菜刀、六口锅、衣服鞋子之类。
最大的收获则是在范地主家,水缸下面竟然压着一个荷包,里面有粒银花生和十多个铜板。
钟有根的女儿钟大花找到的,兴高采烈地上交给奶奶。
赵青竹拿得毫无心理负担。
范地主家可不是好人,钟阿牛会早早去世,就是因为被范地主的胖儿子推到河里,受凉引起了风寒,最终不治而亡。
那狗崽子推人的理由很简单,好玩。
她去讲理,还反被范地主大骂了一顿。
要不是她心志坚定,回家就能气得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