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720)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倒敬得她们没了分寸。

不多时,林大成进到花厅,老泪纵横地跟黛玉行礼问安。

他还以为大小姐被贾府把持住了,忘了林家旧人,幸好没有。

黛玉也是眼中含泪,扶林大成起来,赐了座。

随后询问父亲具体病情,以及家中近况。

林大成一一答了,又有几件琐事请黛玉的示下。

黛玉问清前因后果,心里有数的,说了自己的意见,不知道怎么办的,让林大成自行处理。

她很清楚,林大成来问她,只是表达尊重,实际上并不需要她做什么。

贾府婆子仆妇们听着她一问一答,极有条理,心中很是纳闷。

都说林姑娘不通俗务,只爱吟诗作对,可现在看来,竟有几分琏二奶奶的模样。

七杀明白她们在想什么,暗道这也不能怪你们有眼无珠,只怪曹公写得太隐讳。

读者老爷都被瞒过去了,何况你们?

1174 守护林妹妹(17)

主掌中馈,管家理事,是古代大家主母的必备技能。

俗话说娶妻娶贤,这个“贤”,不是贤在主动为丈夫纳几房小妾,而是贤在管好内宅,当好丈夫的贤内助。

黛玉为人所诟病者,就在于她孤高自傲、高洁无尘,可为精神上的良友,却做不了现实里的贤妻。

说得直接点,大家认为她没有主掌家宅的能力,如同那风吹吹就坏的美人灯,看着好看,却不实用。

但七杀觉得,这真是对红楼梦最大的误会。

贾母固然喜爱黛玉,可在她心中,亲孙子宝玉的位置远比外孙女黛玉要高,她会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姑娘嫁给宝玉?

她是宝玉的祖母,不是宝玉的仇人!

林家数世列侯,对女儿的教导绝不只是针黹女工,肯定也包含如何管理一个偌大的家族。

且林如海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将黛玉当做儿子教养。

她的见识,远非一般女儿家可比。

虽然到贾府时黛玉只有六岁,但林如海常有书信来往,贾母也会代替女儿,教导外孙女大家闺秀该学的东西。

就像“知否”中盛家祖母对明兰的教导。

当时有“丧妇长女不娶”的说法,丧母的长女不能娶为妻子,因为自小没有女性长辈好好教养,不懂得怎么与丈夫相处,也不能持家。

林如海会将女儿送到贾府,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曹公未写之处,贾母和黛玉定有许多交流。

就算是为了宝玉,她也得将黛玉培养出来。

成果如何呢?应该是很好的。

细读红楼,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号称会管家的宝钗,手下的丫环莺儿屡屡破坏规矩。

探春主持大观园改革,开源节流,将园中花木分产到户,往后不许随意采摘。

婆子们为了自家利益,将园中的花儿果儿看得很紧。

莺儿却采柳摘花,引发事端。

还有一次,莺儿、香菱、宝钗和贾环赶围棋玩,贾环输了耍赖,其他人都一笑置之,就莺儿敢指责贾环作弊。

贾环虽是庶子,好歹也是贾府的正经小爷,她哪来的胆子?

宝钗骂了她,她还嘀嘀咕咕,说贾环不如宝玉大气,贾环气得哇哇大哭。

一个客人的丫环,敢和主家小爷吵架,还把人气哭了!

这种事儿,七杀是真没见过。

虽然贾环猥琐不成样,但莺儿这样的丫环,也是让人很无语。

如果莺儿的行为,来自于宝钗的纵容,就说明薛家家风不正,宝钗也缺乏基本的教养。

如果宝钗并未纵容,只是没有管束好莺儿,问题就更严重了。

一个丫环都管不好,何谈管好一个家?

还有蘅芜苑的婆子,夜里参与聚赌。

再想到文中正面描写宝钗如何如何有才干,就像个笑话了。

001:“宿主大人,本系统怀疑曹公是宝姐姐的高级黑。”

七杀罕见地表示赞同,“有道理。”

黛玉那儿,从来没有出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人、事,丫环婆子都没给她添过一点乱。

仅凭贾母的庇护,贾家下人就会尊重她、听她的话么?

不一定。

贾母都说了,“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

要不是黛玉自己立得起来,哪能把潇湘馆治理得井井有条?

原著中有个细节,贾母给黛玉送潇湘馆的月钱,黛玉发放给馆中下人。

小丫头佳蕙恰好奉宝玉之命送茶叶,黛玉顺手抓了两把钱给她。

这就说明,黛玉不是那等见了铜钱就想起铜臭味的假清高,她知道钱的重要性,也知道怎么笼络人心。

另有宝玉生日那一晚,在怡红院中“群芳开夜宴”,黛玉跟宝钗、李纨、探春说:“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往后怎么说人。”

这不是挑刺,这是提醒。

为何对她们说呢?因为当时王熙凤卧病,王夫人荐她们三人管理荣府内宅。

寿宴过后没多久,贾府下人聚众豪赌的事儿就爆发了出来,贾母对此深恶痛绝,专门跟探春等人分析赌博的危害。

以上种种,足以证明黛玉不是只懂风花雪月的傻白甜。

她既有经济头脑,也有掌家理事的天赋。

平时在贾府中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没有立场。

她一个做客的表小姐,那么能干做什么?客随主便,才是相处之道。

这会儿在自己家中,自然也该管理家事。

黛玉和老管家林大成说了大半天,当晚又命人给他送些土仪。

林大成高高兴兴地接下,心中极为舒坦。

大小姐这是没把他当外人啊!

七杀也没闲着,探知林如海睡着,就入了他的梦。

1175 守护林妹妹(18)

夜深人静,林如海沉沉睡去。

恍恍惚惚间,走到一处奇妙的所在,但见各处神采煌煌,比皇宫大内还富丽,彷如仙境。

又有一座大殿,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林如海双脚如有自己的意识,无法控制地走了进去。

两名女子正在殿中说话,一着黄衣,一着青衣,皆是容色殊丽,凡尘难见。

黄衣女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凡造历幻缘,你可随他下去,趁此偿还灌溉之情。”

青衣女道:“他是甘露之惠,我无此水可还,就还他一生眼泪。”

两人又说了很多话,林如海细听,方知那青衣女本是绛珠草,长在灵河岸边,未成人形时,得了神瑛侍者的灌溉。

林如海暗道神仙也不通农事,既然绛珠草就长在灵河边上,哪还需要别人浇水?

再看青衣女,其清冷雅致之态,竟有几分自家玉儿的影子。

转念一想,林如海忽而笑了。

这是梦啊!

约莫太珍爱女儿,才把她梦成了仙女。

眼前又变幻了场景,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园林,名为大观园,乃贾府为元春省亲而建。

林如海皱眉,自古未闻皇妃出宫省亲之事,又是太上皇的旨意,贾府该更谨慎才是。

何况,修这么大个园子,至少也得两三百万银子,一时之间,贾家哪里拿得出?

再往下看,林如海顾不得替贾府担忧。

他死后,玉儿被贾家安置在大观园里,有过快乐,更多的是忧愁,最后泪尽而亡。

林如海看得目眦欲裂,悲愤至极!

贾家欺人太甚,竟敢如此作践他的女儿!

大观园是怎么建起来的,他也明白了。

林家数代积累,宅院、田地、商铺、器物、陈设等折在一起,约有两百万银,他托贾母代管,以后给黛玉做嫁妆。

这么大笔银子,贾家无人提起,消失不见!

难怪贾家有能力建造大观园,还不拉饥荒!

用着林家的银子,还让林家的女儿受尽委屈,岂有此理!

可恶啊!

林如海气得发抖,他想质问贾母,这就是你给玉儿安排的前程?

也想质问贾政,为何不顾骨肉之情?!

还想撕了贾宝玉那个孽障,还有王夫人和薛家一党!

可他什么都做不了,像个无人发现的过客,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欺负。

“上天不公啊!我林如海一生忠君爱民,未做恶事,何以有此报应!”

林如海泪如雨下。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林大人,不是你的错,黛玉是在渡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