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万峰忙扶起她:“区区小事,不必放在心上。唉,要说这事儿,也是俞兄办得不地道......”
罗锦绣忍住眼泪:“您是明白人。”
等她走远,老陈才啧啧称奇:“原来她就是那位俞太太,挺斯文,不像俞先生在报纸上说的那么粗俗不堪啊。”
姚万峰叹道:“老俞真不像话。”
两年前,本地出了桩大新闻,俞振宇和自己的结发之妻离婚,另娶文化新女性。离婚就够让人惊奇的了,但此事引来全县乃至于全国文化圈的关注,却是因为俞振宇的身份。
往前数一百年,俞家是真正的名门大户,世代为官,宁安县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他家的。后来家道中落,一步步落到了五色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俞家说是败落了,也依然有能力在镇上盖了五进的大宅院,还让长子俞振宇留学西洋。
学成归来,俞振宇执笔为刀,写了好几部抨击陋风旧俗的小说,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很多有着进.步思想的新式青年视他为师,一时拥趸无数,风头无两。
俞振宇呼吁:“我们必须同旧的世界割裂开来,才能心怀光明,走向新的美的世界。”
并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和旧式发妻罗锦绣离婚,另娶同样留过西洋、志同道合的苗薇娜。
他离婚的方式还不一般,并非简单的到户政解除婚约,而是先在上海滩的大报纸上刊登离婚公示,里面历数旧妻的种种不合时宜之处,还说这是他对旧世界、旧习俗发出的檄文。
用词之激烈,立意之新颖,立刻引来无数人的追捧,简直视他为进.步.先.锋、民.主斗士。大小报纸纷纷刊登了各界人士对“旧妻”的批判,仿佛她的存在阻碍了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只有将她打倒,人生才有希望。
但姚万峰对此不以为然:“也不是所有的旧式妻子都是父母强加的。俞兄这位旧妻,虽没上过新式学堂,从小也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后来还放了小脚。说是父母包办,却也是俞兄点头同意了的。”
老陈道:“那样貌看着也好,俞先生倒舍得抛弃。哎老板,你对他家的事,倒知道得挺清楚?”
姚万峰轻叹:“俞兄以前娶得中意的娇妻,常在我等面前夸赞。谁知等闲忘却故人心。”
老陈:“俞先生似乎是说,旧妻阻碍了他奔向光明?”
姚万峰冷笑:“全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实则不过是喜新厌旧、色令智昏。”
要是真觉得旧妻不好,当初为何迎娶?为何洞房?为何生儿育女?倘若像陆先生那样被老母骗了,自始至终未曾圆房,倒也说得过去。如俞振宇这般,孩子都生了三个,才来说什么没有共同言语,岂不可笑?
罗锦绣在集市上匆匆买了米粮吃食,快步回家。她回的并不是罗家在镇里的大宅子,而是镇子边缘的娘家旧宅。
娘家也没人了,一场时疫,祖父、父母全部去世,大弟被人拉了壮丁,现下不知是死是活。她等于是夫家娘家两不靠,全凭自身。
“阿岚、阿依,开开门,娘回来了!”
出门前,她交待两个女儿把门从里面拴好,别人叫门一律不开,必须是娘或哥哥回来才能开。
没叫两声,就从门缝里看见十岁的阿岚牵着八岁的阿依来开门,罗锦绣纵然满心的苦水,看到自家这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也不由得露出点笑意。
“看娘给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大包子!”
陈静依欢喜迎上来:“娘,我要我要!”
罗锦绣笑着递一个给她,又递一个给大女儿俞静岚,“放开肚量吃吧,今天不用省,娘买了好几个。”
像小馋猫一样的俞静依却没马上开吃,“有哥哥的吗?”
罗锦绣鼻头一酸,“有,放心吧。”
大女儿不说话,罗锦绣以为她又生病了,赶紧问道:“阿岚,你哪里不舒服?”
七杀叹口气:“我没事。”
罗锦绣不知道,她的大女儿俞静岚内里芯子已经换了,不再是那个十岁的小姑娘,而是活了悠长岁月的女剑修。
接收完001传过来的信息,七杀真想千里飞剑斩人头,再给那俞振宇来个透心凉心飞扬。
--
作者有话说:
没想到好多朋友喜欢第一个故事,小楼也喜欢~~在此统一回复下,七杀的CP是大师兄,但大师兄神出鬼没,正文中基本不会出现,七杀也不是恋爱脑,绝不会有唧唧歪歪谈恋爱的场景,只有一些隐秘的关心或互怼,他们的人生太长,不会急于发生什么。相关故事可能会放在最后一篇或后记里讲。
第67章 穿越民国有渣爹(2)
沈梦妮那个任务,七杀只得了两千分,但她是真的玩得挺开心,也就不计较什么分不分了。再次穿越,就成了罗锦绣的大女儿俞静岚。
登报和罗锦绣离婚,使罗锦绣成为远近闻名的笑柄,这并不是俞振宇做得最绝的事,绝的是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
以这个时代的惯例,夫妻离婚后,儿女一般归夫家所有。如果妻子没有谋生能力,而丈夫有一定的事业,那更是如此。通常丈夫还会对前妻有一定的补偿。
因而罗锦绣虽然难过,但想到孩子们跟着俞振宇会有更好的前途,并没有跟他争抚养权。甚至为了让他和新妻苗薇娜善待孩子们,主动表明不用补偿,自己一个人回了娘家。
日后想起来,罗锦绣恨不得甩自己两个耳光。可她怎么想得到,苗薇娜竟会有那么狠的心肠!还有俞振宇,他可是孩子们的亲爹,当年对孩子们千般疼万般宠,她敢把儿女留给他,也是因为相信他是慈父。
男人么,贪花好色是常事,嫌弃发妻也正常,总不可能因为这个就把儿女们都抛下吧?
何况当时俞振宇说得多好听啊,“锦绣,咱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孩子们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竭尽所能,给他们最好的教育,长大了也让他们出国留学,成为有用的人才。”
苗薇娜则说:“锦绣姐,我知道这事对你来说太突然。但你和振宇的婚姻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继续下去对谁都不好,还不如放手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孩子们就交给我吧,我会当他们的朋友、姐姐、阿姨,陪着他们一起成长。而你是他们的妈妈,这点永远不会改变。”
罗锦绣泪水往心里流。
她和俞振宇的婚姻怎么会是一个错误?难道当初不是他先看中了自己,再找媒人提亲的?他去外地读书,每月都写信回来,信上那些思念之语让她看到脸红,后来三媒六聘、明媒正娶,琴瑟合鸣生儿育女。如今倒成了错误。
但她什么都没说。男人已经变心了,再说什么都没用。如果她有强大的娘家,倒能让他低头。可她娘家只经营着一间半死不活的小绣坊,大弟罗锦程也没个正当营生,拿什么左右俞振宇这负心薄幸人?
孩子们以后得跟着他们过,她不能跟他们撕破脸皮。
罗锦绣压着自己的委屈,低声下气地请苗薇娜照看儿女。而苗薇娜那种单纯天真、坦荡大方、光明磊落的模样,也让她稍微放了心,甚至还觉得苗薇娜可能也是受了俞振宇的骗。否则好好的大姑娘,又不是嫁不掉,为什么非要跟一个有家有室的中年男人?
总之,苗薇娜的表现让罗锦绣觉得她不是那种会磋磨继子女的后娘,因而她没哭也没闹,干脆利落地签字离婚。让一干等着看好戏的人大失所望。
谁知不过半年,跟着俞振宇去上海的三个孩子回来了。两个女儿看到她就哇哇大哭,儿子俞静深则失去了右手食指,再也不能提笔写字,心如死灰。
原来,那苗薇娜面慈心苦,真正是个蛇蝎毒妇。到上海后,她跟俞振宇说先让孩子们适应上海的生活,再安排他们去学校,免得在学校里被人当乡巴佬欺负。
俞振宇还没想到这一层,不由得十分感叹小娇.妻的善良体贴,放放心心地将孩子们交到她手里。
俞家本来就有点家底,俞振宇又在光华大学谋得国文教授一职,薪资很高,平时还在报纸上发表些文章,稿费也不菲。因而物质上很宽松,在英租界买了小别墅,配齐各色仆佣。苗薇娜也不用做事,整日和名媛们看戏逛街,参加宴会,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至于三个孩子,她是这么安排的,将俞静深介绍给亲戚朋友家的浪荡子弟,让他们引着他去花街赌场。两个女孩则关在家里,请一个前清老嬷嬷教她们礼仪规矩,说学好了才能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