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278)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也许内心深处,他们也知道这事儿不会就这么结束。

鬼神亲至,取孙土行性命就够?

那这鬼神也太掉价了!

奉天大王悲愤莫名,仰天大叫:“奸臣败坏朝纲,蒙蔽君王,百姓民不聊生,我邬某人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何错之有?何错之有?!”

众头领受他感染,也纷纷质问上天。

七杀不但没被触动,还有点想笑。

奉天大王口里的奸臣,指的是袁盛松,那也真的是一个奸臣。可十多年以后,他们就是被这个奸臣招了安。

这个朝代名为“大申”,立国约莫五十多年,国朝还不算稳。

更糟糕的是,大申周围,还有数个蛮人建立的国家,对大申虎视眈眈,时不时骚扰边境,打些秋风。

这一任大申皇帝资质平庸,又无识人之能,朝中便出现了袁盛松这样的奸臣,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地方上也受了些影响。

但要说民不聊生,那就夸张了。东望山这群人,真正蒙受冤屈或受朝廷残害上山的不足十分之一。

很多头领本来就是犯了事才落草为寇,还有一些是为祸乡里的混混,听说东望山成了气候,呼朋唤友的来投靠。

真正的良民没几个。

奉天大王自认是胸怀正义的好人,可他上山,也是因为与人口角,一时气不过,回家拿刀把人杀了。

他说他是好人,谁信?反正七杀不信。

第441章 爹爹是豪杰(14)

上一世,东望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朝廷派驻守在青州的军队剿匪。

带队的将军轻敌,被东望山众匪活捉了。

奉天大王口才很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竟然说动这将军入伙。

有了他的加入,东望山气势大涨,又打退了几次青州军。

朝廷本要发大军镇压,又有蛮人攻城,老皇帝不欲国内生乱,便派袁盛松前来招安。

袁盛松是个口蜜腹剑之徒,与奉天大王一番深谈,奉天大王便认他为知己,带着众兄弟投到他门下。

没过几年,老皇帝驾崩,新帝继位。

新帝极为聪慧,有望成为一代明君。但他登基时只有十三岁,未能亲政,大权掌握在袁盛松手中。

不过,也有一些大臣忠于新帝,与袁盛松殊死搏斗,在他们的辅佐之下,有着名分大义的新帝渐渐占了上风。

袁盛松狗急跳墙,勾结蛮人,里应外合,颠覆了大申的江山,自己做了皇帝。

当然了,蛮人并不是无偿出兵,事后向袁盛松索取了接壤的十个州。

那十州物产丰富,又是中原抵御蛮人的战略要地,有着悬崖峭壁,如同天然的屏障。

失去这十个州,中原门户大开。蛮人想来就来,想抢就抢。

而且中原的战马大部分产自这十州,别的地方只有矮小的马匹。没有足够的战马,就组建不起强大的骑兵,对抗不了骑兵为主的蛮人。

数年后,自古以来就是天朝上邦的中原王朝,沦落为蛮人的兄弟之邦、叔侄之邦。

蛮人为叔、中原为侄。

有识之士无不恨透了袁盛松,可他对外卑躬屈膝,对内高压统治,还是坐稳了皇位。

至少杨小萝离世的时候,他的皇位还很稳固。

但七杀可以断定,这样的王朝不会长久,中原也即将陷入混乱。

东望山这一群好汉,就追随在袁盛松鞍前马后,是他谋朝篡位的大功臣。死了的风光下葬,活着的高官厚禄。

杨仁富被封为博望侯,但甜水村并没有沾到他的光。

因为他记恨着甜水村村民当年的嘲笑之耻,某次行军时特意绕到甜水村征粮。

那一日,甜水村大半人家被破门而入,家破人亡。

残存的不敢留在村中,各自投奔外村亲友,甜水村自此成为历史。

但那是上一世的事情,这一世有七杀的介入,很多悲剧不会再发生。

此时被吊着鞭打的杨仁富,绝不会想到在另一段时空,他曾那么威武过。

“呜呜呜,救我啊,春牛兄弟,救我!”

他到山上的时日毕竟还短,虽跟头领们亲近,最信任的还是认识多年的赵春牛。

赵春牛也担忧着他的杨大哥,明知救不了,还是一直尝试。

奉天大王和众头领质问完上天,看赵春牛这么纯朴忠厚,都夸他一声好兄弟。

回去商量着再次设祭坛,还考虑鬼神是不是不满意上次的供物,要不要杀几个人祭祭天?

这已经不是救杨仁富的问题,而是必须安抚住鬼神。

但杀人祭天是大事,需要算生辰八字什么的,还没找出适合的人选,就有小喽啰来报,杨头领被打得晕过去了,醒来后说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什么东西呢?跟他爹娘求饶。

奉天大王直觉这其中有事,立刻找了赵春牛,询问杨仁富上山之前的经历。

这一问,就问出了杨仁富的父母曾显灵暴打了他一顿。

当时赵春牛虽不在现场,却听杨仁富详述描述过,知道很得清楚。

奉天大王怒目圆睁,觉得自己明白了。

众头领更是横眉立目,他们也明白了。

根本就没有什么鬼神,是杨仁富的死鬼爹娘作祟!

回想起来,孙兄弟就是在他来之后才遭难的!

至于杨家父母为什么要杀孙兄弟,也许是因为他长得丑?也许是因为他好色?也可能认错了人?总有原因。

好个杨仁富,我东望山和你无怨无仇,为何害我们?众头领恨不得马上就去杀了他。

还有个跳过大神的头领信誓旦旦地说,杨仁富是杨家父母的血亲,杀了他,杨家父母在阳世就无有依托,不能再作祟。

这么一来,杨仁富就非死不可了。

但奉天大王多了个心眼。

杨家父母虽教训杨仁富,可父母始终是爱着子女的,他们去杀杨仁富,有可能被杨家父母记恨。

奉天大王沉吟片刻,道:“让赵春牛去杀。”

赵春牛一听让他去杀杨仁富,吓得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怎么可能杀我杨大哥!”

他有点后悔来东望山了。

九头领阴沉一笑:“这可由不得你。”

杨仁富被七杀打了三天,赵春牛也被折磨了三天。

第四天时,他答应了,怀揣一把尖刀,趁杨仁富熟睡,一刀刺去!

可是,七杀觉得还没打够,没让赵春牛刺中。

众头领暗道大王神机妙算,杨家父母果然保护着杨仁富。

一边教训,一边保护,这正是父母会做的事。

虽然众头领不知道杨家父母想达成个什么目的,但杨仁富还是得死,每天逼着赵春牛去杀他。

起初,赵春牛确实是被逼的,满心的愧疚和不忍。可总是杀不了,回去又被头领们收拾,心态就变了。

一个多月后,赵春牛对杨仁富再无一丝兄弟情义,只想赶紧杀了他。

而对于杨仁富来说,这一个多月如同落入了魔窟。

兄弟不再是兄弟,好汉不再是好汉。

赵春牛杀他,刚开始是偷偷的,后来是明刀明枪的,他大声呼救,奉天大王和头领们、小喽啰听若未闻,等着赵春牛杀他。

杨仁富眼泪汪汪,“春牛兄弟,是我啊,我是你杨大哥,你为何要杀我?为何?!”

赵春牛不答,一锤砸下,还是砸不到他。

杨仁富怆然悌下:“大王,我慕您威名,远道来投,您为何这般对我?”

奉天大王笑而不语。

那笑容在杨仁富眼里恐怖得无法形容。

又过几日,杨仁富觉得自己快疯了,他到底是为什么要散尽家产?为什么要来到这个癫狂的东望山?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一定跟高新兰好好过日子。

七杀觉得差不多了,就不再管他。

赵春牛一刀砍下,杨仁富头首分离。

“杨大哥,你终于死了!”赵春牛抱起头颅,喜极而泣。

“死了死了,终于死了!”

众头领手舞足蹈,高兴得像过年。

第442章 爹爹是豪杰(15)

奉天大王和众头领都以为,这次真的结束了。

杨仁富已死,杨家父母没有理由再留下。

如果他们要报仇,也该去找凶手赵春牛,与他们何干?

半个月过去,赵春牛活得好好的。呃,倒也不算好,每晚处于恐惧中,但那也活着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