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186)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楼来啦,今天爆发一把,四更~~~

第285章 大明公主(19)

一百万雪花银,当然不是周奎主动拿出来的。

他只愿拿出一千两。

刘宗敏想要抓起来拷打,被骆养性死命劝住。这可是当朝国丈,皇后之父,太子与长平公主的亲外祖父。

打他,就等于把皇后一系的脸面放在地上踩。

骆养性擦着汗跑去问七杀怎么处置?

七杀轻飘飘来一句:“打是不能打的,那可是我母后的父亲。但是,他不给,你们不能自己去取?”

骆养性悟了。

周家的银子藏在哪儿,他是知道的,马上带着锦衣卫和忠顺军去了,砸开库门,“取”了一百万两。

库里还有些奇珍异宝、古玩字画什么的,小库房里也还留了二十多万两银子。总不能真的搬空国丈家。

也因为此事,骆养性知道皇家要来真的了,咬一咬牙,忍痛捐银两万,并号召锦衣卫上下为国纾难。

周奎被抢百万巨款,哪肯善罢甘休?呼天抢地进宫跟女儿告状。

因着礼仪,父女俩也不是直接见面,中间隔着一道珠帘,能看见彼此的身影,但看不清表情。

所以周奎只顾着诉说骆养性和刘宗敏的恶形恶状,以及自己的委屈,却不知道女儿已经面目扭曲了。

周奎还在继续说:“娘娘,陛下若包庇刘宗敏和骆养性这两个恶贼,您就叫上太子跟他哭、跟他闹,一定要为周家讨回公道......”

“唰”的一声,珠帘被掀开,周皇后不顾礼仪的冲出来,咬牙切齿:“一百万两?”

周奎赶紧确认:“对,一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周皇后气得浑身颤抖,随手拿起桌上的茶碗、果子砸向父亲,“前几日陛下让父亲助饷,你说家里无余财。我虽不信,也怕真是家计艰难,典当首饰给你凑了五千,你又留下两千自用,说是留着应个急!”

“如今你倒有一百万两了!”

周奎狼狈地躲着女儿的攻击,分辩道:“陛下自有国库,哪用得着咱们捐银?”

周皇后怒道:“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么?国库里哪还有银子?陛下连带着我们都是省吃俭用,宫中用度能免则免!”

周奎暗想那么大的紫禁城,老朱家两百多年的积累,皇帝怎么可能会没钱?肯定是自己攒小金库呢,女儿就是傻。

叫道:“也不是我一个人不捐啊,大臣们不也没捐!”

周皇后:“大臣是大臣,外人,你是我的父亲,是我孩儿们的外祖,大明若是亡了,你也逃不掉!”

周奎:“这不是没亡么?”

这是国丈该说的话么?周皇后气得哭了,连声叫他滚出去。

但周奎不走,非要叫女儿去给他要银子。

他当然知道女儿不是寻常人家的媳妇,乃是一国之母,与她闹翻对自家没有好处。

但那可是一百万两啊!

只要这钱能要回来,女儿怨他便怨罢。反正再怨恨,他都是她的父亲,这点谁也改变不了。

就连皇帝女婿,也不可能命令皇后不认自己这个爹。

周奎不要脸地耍起无赖,周皇后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她是可以让人把周奎叉出去,可这样一来,她和儿女们也颜面无存了。

娘家如此不堪,叫她怎么做人!

周皇后一手扶额,不胜烦恼。

她的贴身宫女、嬷嬷们为主分忧,纷纷劝周奎,跟他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娘娘也无法。

他却哑巴吃秤砣,铁了心。

女儿不给他明确的答复,他就不走。

至于女儿有多为难,他不管。

正闹得不可开交,七杀来了。

周皇后不愿让她看到这一幕,让她先去偏殿。

但七杀本就是来帮她的,行了礼,笑道:“外祖父,您找母后没用,找我才有用,父皇让我管锦衣卫呢。”

周奎心说皇帝女婿大概是得了失心疯,竟让个丫头片子管这么大的事儿,又不是没儿子!

不过,皇帝女婿似乎本来就脑子有点问题,不能以常理推之。

但对于周家来说,倒是大好事。

周奎连忙道:“既如此,就快把外祖家这一百万两还回来罢!”

七杀:“我已问过骆养性,他说那一百万两不是您的钱。”

周奎怒道:“怎么不是?好多人都看到了,是从我周家库房里搬出来的!”

七杀反问:“从您家库房里搬出来的,便是您家的么?”

这话太过无耻,周奎一时之间不知从何处反驳。怔了一下才激愤地道:“我家库房里的东西,自然是我家的,这个有什么好怀疑!”

七杀:“这可未必。”

周奎:“......什么意思?”

周皇后也不解地看着女儿。

第286章 大明公主(20)

七杀笑道:“外祖父初到京城时,以看相算命谋生,家境清贫。母后被册封为信王妃之后,周家才有所改善,外祖父也被授予南城兵马司副指挥的虚职。”

“一年后父皇正位大宝,外祖父升为右都督,舅舅也升为都督同知。太子哥哥出生,父皇又加恩于您,赐爵嘉定伯。”

说完,七杀看向周奎。

周奎摸头不着脑,还有些愤怒,“公主,您这是看不起外祖的出身么?”

七杀摇头:“非也。无论出身如何,您都是我的外祖父。”

“但是,您所任官爵中,最高的是嘉定伯,也只食禄一千石,这百万两银子,您是从哪儿挣来的?”

周奎目瞪口呆,都想骂人了。

这外孙女是故意来找茬的罢?

百万银子哪儿来的?当然是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弄来的!侵占些土地,压榨些百姓,再收些孝敬,帮人办些事,很快就不止百万了。

可这些事情能做不能说,说出来就是罪。

周奎结结巴巴地道:“俸禄之外,还有你父皇母后的赏赐。”

七杀叹道:“外祖父哄我呢,父皇自个儿都难保了,能赐多少?母后要顾着我们,也没多少余钱。”

周奎咬牙,臭丫头,大家都心照不宣,你非要给我较这个真?

周皇后看看女儿身上的衣裳,半新不旧,饰物也简朴,再想想丈夫,都穿上补丁衣了。

可娘家人呢?父亲一身的富贵,几个娘家侄女也穿金戴银。

他们利用她的身份过上了好日子,而她的丈夫儿女都穷成什么样了。

更过分的是,在需要娘家帮忙的时候,他们不但不帮忙,还落井下石,尽扯后腿。

周皇后好生心酸。

周奎并不是聪明人,说不清楚银子的来历,又开始耍赖:“我不管,那一百万两就是我的!”

七杀冷冷看着他,看得他心里发毛才道:“外祖父,父皇已经生气了,有意让锦衣卫再去一趟周家。”

什么,还去?家里至少还有五十万财产啊!

周奎这才被吓住了,不敢再讨要那一百万,赶紧让女儿和外孙女代为求情,灰溜溜回家。

被动捐款的官员中,好多都是周奎这种情况,家财来得不明不白。

他们也找了朱由检,朱由检统一回复:如果说得清楚银子的来历,就能还回去,说不清楚,那就充公了。

朕大仁大义,不追究你们贪腐之罪。但若是再闹,便让锦衣卫严查,到时可别怪朕不客气。

朱由检首次知道钱可以来得这么容易,蠢蠢欲动,想将这套方法全国推广。

被七杀大力阻止。开玩笑,要真那么搞,明朝可能亡得更快。

凡事得有度。

再说这也不是正常的提高税赋收入的方式,只能偶尔为之。

七杀敢在京师这么操作,是因为历史上本来就有这么一笔。

但各地乡绅那里,力度肯定得轻,粮是最主要的,钱可以往后放。

解了燃眉之急后,就得步入正轨,不能再走野路子。

朱由检虽很遗憾,倒也认同女儿所说。

从官民手中抢钱,始终只是小道。治国,还是得走大道。

召来他觉得可用的大臣,商讨出了一套七杀也觉得可行的募粮方案。派骆养性和刘宗敏具体实施。

为啥非得叫上刘宗敏呢?因为他凶名在外,乡绅们听到他的名字就得抖三抖。

本来李自成也行,但朱由检不敢放他出去,怕又出幺蛾子。

接下来就是研究怎么用钱,要按朱由检的意思,大半用于军费,扩充明军,配备武器。他可不想再被围一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