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143)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用吴举人说,向归远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觉得娶沈春分是自己人生的一大遗憾,终归不美。

而这时,他突然遇上了一桩天大的好事。

乡试主考官钟大人的先生长孙盛,在邻近省城的晴空山办了个文博书院。他写的一篇时文入了钟大人的眼,钟大人拿给长孙先生看。

长孙先生来了兴趣,让他到书院一见。

他欣喜若狂,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拜见长孙先生时不卑不亢,言之有物。

长孙先生对他很是赞赏,再一问家里状况,得知他是农家子,由寡母养大,忽然沉默下来。他还以为自己哪里说错了话,胆战心惊。

谁知长孙先生说,他也是自幼丧父,寡母种田织布,千辛万苦供他读书、科举。

向归远立刻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何况,他对母亲是真有感恩之心,这方面有很多话说,跟长孙先生越聊越投机。

后来,长孙先生就收了他做入室弟子,为他取字“遥之”,让他回家探亲后前往文博书院,跟着他读书,三年后赴京春闱。

他自是满口答应,满怀感激。他探听过,长孙先生曾官至吏部侍郎,朝中满是故交,而且并非只有钟大人一个弟子,另几位弟子也是高官。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巨大的政治财富。他未来的贤妻,很有可能出自这些人家。

有师门、妻族的相助,何愁不飞黄腾达?

但是,他回家前跟长孙先生告别时,先生忽然顺口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既已娶妻,就当好生对待人家,哪怕是农家女,也不可轻慢。

第210章 状元郎的糟糠妻(9)

向归远这时才想起,长孙先生说过,夫人是贫贱时娶的农家女,两人情投意合,白头到老。

因而他也只好说与妻子感情甚好,不会辜负她。

长孙先生很是欣慰,对他更亲近了,话说得很实在:“遥之,我观你意气风发,未来可期。天子重德,若想朱紫加身,切不可传出恶名。”

他悚然而惊。暗道自己还是见识浅了,只想到沈家无用,却没想到这一层。再想远一点,吴举人撺掇他休妻另娶,莫不是想毁他前程?

向归远郑重感谢长孙先生的点拨,起程回家。

但他有自己的想法。长孙先生说得很对,作为读书人来说,名声非常重要,可妻族的助力也重要。

在他科考这一阶段,妻族的助力还不显,主要得靠他自己。如今有长孙先生为师,三年后的春闱他不担心。

然而,之后呢?光有师门不够,还需要得力的妻族。

先生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明明才华横溢,却只做到吏部侍郎而不是尚书,若有强大的妻族相助,未必不能得尚书之位。

说到底,长孙先生不让他休妻,并不是在维护沈春分,而是维护他的名声。只要他名声不坏,先生才懒得管他妻子是谁。

刚出省城,向归远就拿定了主意。不能休妻,不但不休,还得让世人都知道他对沈春分有多好,得让沈春分自己都不起疑心。

不能马上弄死沈春分。为啥?因为妻子死了,依常理推之,他的心情不可能不受影响,要是考出好成绩难免让人怀疑。以长孙先生的个性,还有可能让他为妻守丧,那就损失大了。

也不能在春闱刚结束时丧妻,不吉利,而且办理丧事浪费时间,影响选官。

待春闱过后一年,他再请沈春分去死。

如此,便不会有人怀疑是他下的手,名声坏不了。他还可以做出对亡妻深情款款的模样,博得官家小姐的怜惜。何愁没有好亲事?

到家时,向归远已经将整个计划推敲了几遍,确定没有漏洞。

仅他对沈春分好还不够,还得让母亲也对她好。一方面是迷惑沈春分,另一方面也让世人知道他治家有方,母亲和蔼、媳妇孝顺。

因而他知道了家里这场闹剧后,才赶紧跑去沈家接妻子,顺便刷了沈家的一波好感。

沈家虽比不了向他示好的那些人家,也略有家底,好处不能不拿。

当晚,袁氏做了一大桌子菜,破天荒的对儿媳妇露出笑容。向归远也在饭后说了被长孙先生收为弟子之事,袁氏喜不自胜。

001:“嘿嘿,这家母子俩好会算计,可惜他们不知道,宿主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七杀:“那你想不想告诉他们?”

001:“宿主开什么玩笑。告诉他们,就得弄死他们,那多没意思。宿主,你说长孙先生和向归远是不是一类人?”

七杀:“应该不是,长孙夫人活得好好的,沈春分死时她还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001:“也许长孙先生也是在演戏?”

七杀:“若能演一辈子,假的也成真的了。”顿了一顿道:“长孙先生是好心,但他没想到,他的好心会让向归远从休妻变成丧偶。”

001:“都是寡母供养的孩子,长孙先生能对同为农家出身的向归远抱有一份同情之心,对糟糠之妻也很尊重,向归远却坏得流油!原因何在?是因为两人的母亲不同吗?”

七杀将这个问题上升了数个高度,叹道:“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001:“......宿主,请停止你的知音体,过时了。本系统认为,向归远已经不能用渣来形容,他是坏,真正的坏!”

七杀:“说得不错,奖你一根鸡腿。”

001:“......宿主又欺负人!”

七杀:“呵,你吃不了东西还怪我?”

洗漱完毕,七杀先回房,预备向归远一进来就将他放倒,丢床下。她已经为他准备了一块大红碎布,够他躺平。

她想多了。

袁氏虽然知道了儿子另有打算,但她怎么能让儿子靠近妖精,不怕半夜被掏心挖脑?

没错,在她内心深处,坚定地认为儿媳妇就是妖精,她得保护儿子。

所以死活把向归远拖到自己房中了。

向归远很生气。杀妻是一回事,睡觉是另一回事。可老娘力气太大,他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实在抵抗不过。

001:“本系统觉得,这么大的人了,再跟娘一起睡觉觉不太好。”

七杀:“睡觉觉?卖萌可耻!”

--

作者有话说:

啥也不说啦,小仙女们早点睡,晚安~~~

第211章 状元郎的糟糠妻(10)

之后数日,事情便如沈春分记忆中那般发展。先是三日宴席,远近来了好些个读书人,到得第三日,县令老爷都来了,桃李庄蓬荜生辉,向归远万众瞩目。

县令赴宴,看的可不是他举人的面子,而是他的老师长孙盛。

因着家境的缘故,向归远在官场上的消息极为闭塞,只探出长孙先生当过吏部侍郎,朝中有好多门生故旧,却不知道当今天子为皇子时,曾得过长孙先生的教导,两人有半师之谊。

现代人可能觉得秀才、举人差不多,都是进士之下的功名。其实不然,区别很大。

简单来说,秀才只能算成绩比较好的读书人,中举则代表着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

举人的第一个好处是“赋税徭役豁免权”,名下的土地可以免除朝廷各种税收。不要小瞧这个权利,地主、富户们为了免税,往往将自家产业挂在相识的某个举人名下。

当然,不是白挂,要给举人一定的钱财。所以只要一中举,哪怕原先家里一穷二白,也能立刻有房有田,呼奴唤婢。

第二个好处是有了当官的资格。他可以继续考进士,也可以在朝廷挂号选官。比如大清官海瑞,两次考进士落榜后决定放弃,先当南平县的教谕,再当了淳安县的知县。

只是举人出身的官不入中枢,进士出身才能入阁为相。

一应杂事办妥,向归远便收拾行囊,告别母亲和妻子,带着新买的小厮,前往文博书院。这次他收到各方贺仪共五百两银,自己带了四百两,留一百两给母亲家用。

至于妻子,他送了一支银钗。沈家小门小户,哪见过什么好东西?有银钗戴就算不错了。

想到此节时,他选择性的遗忘了沈家给沈春分的陪嫁中就有一副金镯子。

出发前一晚,向归远按捺不住,非要与妻子共宿。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沈春分比刚成亲那会儿还好看,娴静安然,神态间有种说不出来的娇美,看得他心痒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