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村长满脸为难,梅童生已经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杜村长嘴角动了动,面上露出无奈,跟了上去。
梅秀才自持身份,也对前岳母桂二奶奶心有畏惧,没有跟着凑热闹,摇摇头去书房温书去了。要知道当年梅家休桂大姑时,桂二奶奶拿着菜刀,差点将梅秀才这个前女婿给剁吧了。十几年过去,想起这个场面,梅秀才依旧是心有余悸。
杜氏跟着进来,皱眉道:“爹要去桂家?好好地去招惹他们家做什么?”
梅秀才不耐烦道:“就是吃个酒,还能有什么。出去出去,莫要耽搁我看书。”说罢,就转过身去,背对着门口。
每个读书人都有“红袖添香”的梦想,当年梅秀才那么痛快的休了桂大姑,就是因为桂大姑容貌平平,性情又随了桂二奶奶年轻的时候,爆炭似的,一句不对就呛声,堵得人说不出话,没有女子的柔顺;这个杜氏,柔顺是柔顺,却是在面上,实际上也是个霸道性子,恨不得家里大大小小都抓在手里,事事都要啰嗦,委实面目可憎。
杜氏自讨无趣,轻哼了一声,摔着门帘子出去了。
*
这会儿功夫,梅童生与杜村长已经溜达到村西头。
随着桂家临近,梅童生之前生出的怒火也熄了一半,又开始犹豫起来。桂家要是有别的倚仗怎么办?桂家人又不是傻子,空口白牙怎么就敢勒索自己?
杜村长见梅童生眼神发飘,笑眯眯道:“桂家眼下有桂五,小一辈还有三个男丁,虽说单薄了些,缓上几年,这日子就又过起来了。”
梅童生一听,多了底气。
是啊,桂家眼下成丁只有桂五叔侄三个,一个是被驱逐的赘婿,两个是毛头小子,有什么可忌惮的?就算真的撕破脸,村里的人是会向着桂家,还是梅家?有杜村长这个亲家在,怕是头啊?
“咦?那是桂家?”
梅童生在胡思乱想,就听到杜村长惊讶出声。顺着杜村长视线望去,就见桂家门口停着好几辆马车。
第39章 贵客
桂家门口,足有五、六辆马车。
为首的一辆是乘坐的,后边四、五辆上拉的都是箱笼。前面马车旁边有人骑马,在附身与马车里的人说着什么。
院子里正好有人,听到动静,忙探头出来,看着来人却是面生,迟疑道:“您找哪位?”
来客翻身下马,笑着道:“跟桂五兄弟说,有贵客上门,让他速速出来迎接!”
那人听了,虽稀里糊涂的,可眼见门口马车的架势,这必须是妥妥的“贵客”。
桂家正房里,桂五坐在桂二爷爷下首,正与几个客人说话,都是这些年依旧与桂家有往来的亲朋邻里。
听说有“贵客”到,桂五起身:“莫不是舅舅舅娘到了?我去迎迎。”
之前就给镇子耿家送了信,这是桂五的意思,不管当年两家中间桂大姑起了什么作用,两家姻亲断交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穷”字闹的。桂家当时老的老、小的小,耿家也只是寻常日子,估计也怕被沾上。
可是不能因为耿家一时疏远,就忘了之前的那些好。如今桂二奶奶有了春秋,耿家舅姥爷与舅姥娘比桂二奶奶还年长几岁,不趁着这个机会走动起来,以后只会徒留遗憾。
因此,不仅之前打发桂春送信,今天正日子桂五还打发桂春亲自去请,就是怕耿家人抹不开面不来。
桂二爷爷强做镇定,可眼神难掩激动。耿家舅姥爷是长兄,对桂二奶奶这个妹子当年是真没说的,就是桂家这门亲事也是耿家舅姥爷给妹子挑的。桂二爷爷心里,也极敬重大舅哥。
桂重阳原本敬陪末座,见状也好奇地跟着桂五后边出去迎客。
不想没走两步,前面的桂五就停下,转身对桂重阳道:“快去叫你五婶出来迎人,是你婶子家来人了!”说罢,大踏步而去。
总共就这么个院子,不用桂重阳去叫,西厢房的门帘已经挑开,江氏带了几分激动出来。
桂家大门口,桂五感激的冲来客道:“师兄。”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与桂五见过得钟小吏。他也不与桂五寒暄,冲着马车的方向示意,小声道:“江伯娘来了。”
这会儿功夫,江氏也快步走到门口,看着熟悉的马车红了眼圈。
桂五掩下激动,上前两步。
马车帘挑开,露出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正是江太太。
桂五与江氏上前,扶着江太太下了马车。
江太太看着眼前陈旧破败的农家院,没有露出半点嫌弃,反而点头道:“比城里院子宽敞。”
门口小夫妻两个迎客,院子里桂重阳已经去厨房拉出了桂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