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压力大(332)

梅晨这番话倒不是无的放矢,之前梅安着急也是因为这个。

世人眼中,一姓一家,要是出个“贼”,族亲难免被人质疑品行。

这一番话,不像梅晨一个九岁孩子能想到的。这世上少年天才有,也有童子知晓世情的,可梅晨这个小书呆,并不在其中。

桂重阳倒是有几分好奇,打量梅晨两眼,道:“这是偷听了你爹娘的话?”

梅晨满面涨红,眼神闪烁,手足无措,显然是让桂重阳说着了。

桂重阳正色道:“你爹娘想到这个,不是当说给你祖父么?”

别看桂重阳辈分低、年岁小,可到底是一家之主,如今梅家有资格代表桂重阳“谈判”的只有梅安这个村老。

就算梅家女眷再无辜,桂重阳也不可能因梅晨提了一嘴就真的去费心费力。这是梅家的顾虑,又不是桂家的。

梅晨讪讪道:“我爹听我娘说这个,就去跟我爷说了。我爷说树大叔活该,也当受个教训,叫其他族人记住,晓得违律犯法的事情做不得!”

桂重阳挑了挑嘴角,不以为然。

与梅安打了几次交道,桂重阳也看出来了。

老头是个放不下架子的,当着儿孙说的再“大义凛然”,也不过晓得希望不大、不爱弯腰求情罢了。

至于连累族人之类的,又有什么愁的。

梅安是村老,还是梅氏族长,要是官司判了,直接开祠堂驱除梅青树这一支就是了。

如今同姓不算什么,一个祖宗才是族亲,除族了就不是族亲了,自是能将影响力降至最低。说不得因“除族”之事,还能对外展示一下梅家的高洁。

作甚不低头?要是一直桂五抗在前头,要与梅家打官司的是桂五,梅安也敢这样硬气?不过是因桂重阳年岁小,就算晓得他有靠山,可也瞧不起罢了。

桂重阳心里嗤笑,摆摆手,道:“既是梅老这个意思,就莫要节外生枝了。你也是杞人忧天,要真是影响坏到那个地步,梅老早就急了,还用你操心这个?”

梅晨哑然,神色怏怏,满眼纠结,显然还不死心。

这会儿功夫,就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

桂重阳望向门口,就见不远处一个儒衫少年翩翩而至。

无需人开口,只入了眼,儒衫少年就晓得前面那瘦弱少年就是那位桂重阳了。

桂重阳,也没有疑惑,心里自语道:“梅晟了!”

第199章 求助

桂远去世未满周年,桂重阳虽脱了白孝,也是一身细布素服,不见半点绫罗。

要说乡下人家,都是布衣,可是布与布又不同,衣服样式细节也精致。

梅晟这一年半跟着老师去了几次京城,府学学生中有寒门学子,可更多的还是累宦之家与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倒是在一个官家子弟身上见过类似装扮,听说用的是贡布,是金陵那边最时兴的款式。

眼前少年年岁、装扮,又是村塾门口,除了从南京回来的桂重阳,还能有哪个?

只是这贡布,非权贵人家不可得,桂重阳年岁在这里,吃喝都是靠着长辈,那个桂远真的只是村民口中“怯懦没出息的混账行子”?

一时之间,梅晟心中想到许多。

桂重阳这里,一眼认出梅晟来,倒不是说有多能耐,可以“慧眼识人”,而是梅晟穿着儒服、戴了儒冠,又是十四、五岁的年纪,除了村里人最爱提及的少年秀才梅晟,一般人也不有资格这样装扮。

梅晨也看到梅晟,立时带了欢喜,迎了上去:“四哥回来了!”

倒是能看出梅晨真心欢喜,小奶音含了蜜,双眼放光,要是有尾巴,都要跟着摇起来了。

梅晟含笑点头道:“小九在,这是午歇?怎么在外边站着?”

梅晨点头道:“午歇,我……我与桂三哥刚说话来着。四哥来寻善爷爷?”

梅晟点点头,又对旁边的桂重阳颔首见过,方进了村塾。

梅晨眼睛盯着梅晟的背影,也没有心思与桂重阳再说话,立时跟着进去了。

桂重阳望了眼梅童生屋子的方向,心中有些意外。

早在没见梅晟之前,桂重阳就琢磨过此人。

毕竟桂家与梅家的旧怨不是一桩两桩,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怼上,自然要“知己知彼”,梅家老壮青几辈人,其中让桂重阳顾忌的就是梅晟。

梅晟,是“九丁”遗孤,要是他因此迁怒怨恨桂家,也说得过去。

“三纲五常”中有“父为子纲”这一条,可见世人眼中父子关系为诸亲之首。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桂家没有杀梅青松,可梅青松之死确实与桂家脱不了关系,说的直白了,桂重阳就是梅晟的仇人之子。

当年丁难过后,桂家破家补偿,可能补偿的有限,又都是对老一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