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压力大(260)

徐伯平露出缅怀之色,道:“到底是先生,随手捏来就是一个好点子。这方子可叫人保密了?”

桂重阳点点头道:“我原想着随意,可秋二哥说这个方子可以保密些时日,就叫人将大麦加宣纸做了茶包。不过到底好探查,秋二哥与我商量后,就将方子卖给了镇上两家茶庄,得了八十两银子。”

桂秋像个天生的商人,什么都能想到买卖去上,这点桂重阳也十分佩服。

徐伯平可惜道:“贱卖了,要是打着养生的旗号,说不得还能卖的高些。”

桂重阳笑笑,没有反驳徐伯平的话,不过心中不以为然。

若是在南京富庶之地,徐伯平的建议还可行;可这里是通州三河县,即便离北京只有几十里路,地处运河码头所在,可也只是个小县城而已。

两人正说这话,就听到有人敲包厢门。

桂重阳起身开门,周丁香站在门口,手中端了一盘糕,眼睛并不往里看,道:“重阳,你带客来了?前几日得了个新方子,苦荞糕,南边那边的吃食,你尝尝可还入口?”

桂重阳道:“是一位南边就认识的师兄来探望我,周姐姐要不要进来说话?”

周丁香已听人说了来的是男客,忙道:“厨房还有活儿,我就过来瞧瞧你,等你二哥到了让他陪客人说话。”说罢,就摆摆手下楼去了。

桂重阳端着苦荞糕,回到包厢。

尺长的白瓷碟子里,是切得四四方方的六块淡绿色糕点。

糕点还温热,散发着粮食的天然香气。

“那就是你的未来从堂嫂?听着说话倒是个爽利的性子。”徐伯平说完,无需人让,直接捏了一块吃了一口,点评道:“入口绵软,味道香甜,里面加了糖霜却不腻,倒是清爽,这刀工调味,快赶上御膳房的点心了。”

桂重阳也拿了一块,一口一口吃着,心里却是想着徐师兄这句话。

要是师兄真出自那个徐家,不仅是公侯之家,还是皇亲国戚,出入皇宫也便宜,吃御膳房的点心也是寻常。

*

包厢外。

桂秋站在门口,正听到里头这一句,不由摇了摇头。

早听说南人奸诈,里面这小子不知是什么人,吹牛都吹到天上去了,委实可笑。

第157章 初提“北伐”

待桂秋进了屋子,与徐伯平一打照面,两人都有些意外。

桂秋想的是这人看着像个武夫,倒不像文人;徐伯平则是心中自嘲,这么一丁点儿的屁孩子,哪里用自己操心,小重阳一个人就能应对了。

“师兄,这是我二堂兄,单名一个秋字。”桂重阳起身给两人介绍道:“二哥,这是我家在金陵的故交徐师兄,如今在京里当差,今儿过来看看我。”

桂重阳在南京有老师的事,桂家人都晓得,还晓得他老师的儿子在陕西做知县,京城这边倒是不曾听闻他提及。

桂秋心中疑惑,面上却是欢喜道的:“原来是徐师兄啊,难得,稀客,没有什么好东西,正好新到了卤味,徐师兄好好尝尝。”

桂秋与周丁香这未婚夫妇两人,见人招呼都是一个调调。

桂重阳暗笑,徐伯平则是留心桂秋。

衣服穿戴都是半新不旧,还算洁净,见人三分笑,看着是个好脾气的,只是眼中似探究与防备,这个是对着自己的,对堂弟只是担心,看着倒是有几分真心。

桂秋自也有几分眼力,眼前这人绫罗上身,又不是那种廉价的锦缎,而是绣了暗纹的,几十两一匹都没有地方买的好布料,腰间悬着羊脂平安牌,也不是常人能佩戴起的。旁边没有上桌的,角落里站着的男人,腰间带了刀剑的,明显是护卫。

这个“徐师兄”像个出身富裕的武官,或者真的吃过御膳房的点心,之前说话倒未必是吹牛。

两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倒是比未见时好些。

三人重新落座,桂重阳看出桂秋对徐伯平探究,连忙说了徐伯平叫管事帮自己料理父亲后事与安排自己北上之事。

桂秋闻言,也是感激,不由嗔怪道:“既受了徐师兄这样恩惠,早就该去拜谢,如何能等到徐师兄过来,真是失礼!”

桂重阳讪笑两声,没有为自己辩解。

虽不知这徐师兄是徐家那一支,可之前在南京时年节礼物都极为丰厚,自己老爹并无崇敬之态,可文翰林父子偶尔遇到徐师兄都多了恭敬。

桂重阳也问过“老爸”徐师兄的底细,“老爸”却说只当师兄就是了,自然相处就是。

桂重阳不是傻子,既已经晓得徐师兄是权贵,就不愿装傻充愣去凑近乎。他年岁在这里,骨子里到底带了几分天真与清高,不愿意去攀附哪个。不过桂重阳也不迂腐,像今天这样靠山送到眼前了,能依靠也就依靠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