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七还不知一百亩地与八百两银子的典故,越发稀里糊涂。
李氏挑了帘子出来,冷冷地看着杜六姐。
杜六姐老实了这些日子,心中火烧火燎的,明白自己不能再自欺欺人,怪不得继母总是一副不与自己计较的意思,自己之前得意当她是顾忌自己“嫡女”身份,现在看看她说不得在看自己的笑话。
被亲爹厌弃,与继母关系不好,娘家以后是靠不住的,能指望的就只有未来的婆家。
梅家这门亲事,是杜六姐能攀上的最好的亲事,更不要说梅晟还是她打小看上的。如今她忍气吞声,就是为了亲事顺顺利利。
谁会想到,继母还没有动手脚,异母弟弟就要插手,杜六姐真是又气又恼。
不过是二嫁不贞妇人生下的痴肥的大傻子,却是名正言顺的嫡子身份,凭什么?
梅晟前程虽好,可家资微薄,又遇到个狠心叔婶。
杜六姐早已将那一百亩地与八百两银子怎么用规划好了,越是看重,越是患得患失,所以才担心李氏母子算计自己的嫁妆,立时闹了。
就是李氏出来,杜六姐也没有畏惧,反而生出一腔孤勇,抬着下巴道:“被我说着了?没话说了?”
杜七面上带了几分委屈来,想要说什么,被李氏拉住。
“你不认老七这个弟弟,老七也就不缺你这个姐姐!记住你今日说的话,没人稀罕插手你的亲事,你既只认梅家只管认去,以后是好你赖是你自己的事,我们不沾你的光,你也别指望老来搜刮娘家!”李氏眼角看到一个人影,淡淡地说道。
“哼!你别以为生了个儿子,就能将杜家家产都占了!我是杜家女儿,该给我的半分不能少。”杜六姐只当李氏退一步,越发有底气道。
“我倒是不知道,该给你多少啊?”杜里正黑着脸,阴测测地道。
杜六姐花容失色:“爹……”
“不认老七这个弟弟,只认梅家?难得啊,倒还记得认爹?”杜里正讥讽道。
“爹误会了,女儿不是那个意思,是太太与老七舍不得给女儿陪嫁,不喜这门亲事!”杜六姐连忙道。
李氏拉着杜七在旁,却是不稀罕辩解,心中暗骂杜六姐愚蠢。
要是杜六姐只拿李氏说嘴,说不得杜里正听过就算,可却不该将杜七也牵扯进来。她方才刚说完不认杜七为弟弟的话,现在就这样疑杜七,落在杜里正眼中,就是生了外心,为了争嫁妆半点不顾念手足情分。
果然,杜里正脸色更黑了。
第129章 线索来了
村塾,蒙童班。
如桂重阳说的,放了几日假,梅童生直接去隔壁班抽查功课去了。
蒙童班这里,依旧是诵读,由梅晨领读,其他人跟读。
杜七悄悄溜进来时,就见一堆小萝卜头摇头晃脑的模样。
有人诵读的认真,双眼阖着,心无旁贷;有的压根坐不住,眼神乱飞,手舞足蹈。
就有人看到杜七鸟悄地进来,少不得伸舌头、做鬼脸。
杜七见状,原本有些阴郁的心情都好了许多,也顽皮地回了个鬼脸,逗得之前做鬼脸的小学生捂着嘴巴乐。
虽说各家各户都忌惮杜家与李氏,嘱咐自己儿孙离杜七远些的,也有那一等爹娘想要靠上杜家这大腿,叮嘱自家小子巴结奉承杜七的。
不过孩子们多是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全部心思贪玩的年岁,谁计较杜家到底是厉害还是不厉害。
眼见着杜七和气可亲,又带零嘴分给大家吃,就有小学生忍不住往这边凑了。
等到外边钟声响起,到了课歇时,就有两个小学生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凑上前来,道:“杜七哥,你带了牛皮糖来?”
杜七早晨值日前,曾经拿了一包糖分给小学生们。这两个来的晚,只听了一耳朵,忍了一节课,终于忍不住凑了过来讨要。
杜七没有啰嗦,直接拿了一个牛皮纸包出来,道:“是小八买的,你们自己拿。”
这牛皮糖是八月十八百味香开业时,梅小八在镇上买的,就为了答谢杜七之前撒网得的那条大黄鳝。
纸包里是切成拇指大小的菱形块,两个小学生也不贪心,一人拿了一块,就嘻嘻哈哈走了。
梅晨回过头来,皱眉看着杜七。他自诩为班首,以维护班级秩序为己任,方才大家开始诵读时,杜七的座位是空的。
杜七来晚了?可是他上课前还值日来了。
梅晨没有留心杜七换了衣服,有些摸不清头脑,就陷入纠结,不知到底该不该跟梅童生告状。要是不告状,别人跟着有样学样秩序就坏了;要是告状,会不会惹得杜七他们几个不快?
后一排的几个大高个,明显是一伙儿的,其中还有自己的从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