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秀才心中也憋闷,都说“知子莫若父”,梅家却是“知父莫若子”。老爷子哪里是偏着长孙,分明是觉得孙子比儿子有前途,想着慈爱亲热,以后好沾光呢。
“那小子,心里怕是埋怨你我,这一年来越来越不服顺了!”梅秀才咬牙切齿道。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跟着叔叔婶子度日,哪里是容易的?
梅秀才是个小心眼,素来嫉妒比自己读书更有天分的哥哥;杜氏早年曾看上过梅大,自然恨抢了自己姻缘的梅晟生母袁氏,对梅晟也就迁怒。
跟着这样一对叔婶,梅晟小时候正经过了段苦日子,直到读书进学境况才好些。
杜氏闻言,不由担心:“那可怎么办?要是只是不理睬咱们还好,要是心里记仇以后报复咱们怎么好?”
事已至此,杜氏心中也不是不后悔的。要是早晓得梅晟读书有天分,她自是哄得好好的,以后儿女也能借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反而提心吊胆。
梅秀才摸了摸下巴道:“六姨也快及笄了,这两家的亲事还当早日公开的好。”
杜氏闻言,不由一阵气闷。杜家是她的娘家,是她在梅家的底气,自是不喜欢同为杜家女的妹子进门;可是关注梅晟亲事的人太多了,要是自己不敲定,明儿说不得就让梅晟攀附高门,那样她更接受不了。
两害权衡取其轻,杜氏现在只能遮掩安慰自己。不过亲事就算敲定,也不能让六姐儿太得意。六姐儿牙尖嘴利,上次都敢与她动手,要不压一压她的气焰,以后还不知怎么嚣张。
*
次日,八月十六,桂五乔迁之日。
虽说夫妻两个五月底时,几乎是净身出户回到木家村,可随后江太太给女儿补了嫁妆,送来好几马车的东西。
除了那些之外,夫妻在木家村住了两个多月,也陆续添加了许多物件。
因此,桂五提前从镇上雇来的六辆拉货的马车,都装了个满满当当,就这还剩下几口箱子。
桂二奶奶见状道:“叫你张大哥套车吧?”
桂家隔壁的张家有牛车,所以桂二奶奶才这样说。
张大就在一旁帮忙,见状道:“是啊,老五先等等,我这就回去套车。”说罢,就要离开。
桂五忙一把拉住:“张大哥莫要折腾了,这几口箱子是春儿他婶子收拾出来给家里人的。”
桂家二房五口人,人人有份,每人一口箱子;桂家长房也不例外,就是寄居的梅小八都得了一身布料。
桂二奶奶皱眉道:“这都是亲家预备的嫁妆,怎么好就这样大撒手?”
桂二爷爷也是不赞成的摇摇头。
还是江氏出面道:“爹,娘,这些年老五与媳妇在外头,也没有孝敬二老,家里全赖嫂子操劳,我们能做的,只有这点孝敬。要是二老不收,我们可没脸搬镇上去了。”
桂二奶奶依旧是不乐意,还是桂二爷爷摆摆手道:“既是媳妇孝敬,你就收着,这没有孝敬还落不是的道理!”
桂二奶奶依旧不乐意收,刚要说话,就听到门外一阵喧哗,有人道:“梅童生与杜里正打起来了,大家快过去看热闹……”
第114章 一千二百两
梅童生与杜里正打起来了?
桂家众人面面相觑,都带了几分好奇。
桂二奶奶立时道:“走,去瞧瞧热闹!这两家不是素来好亲家?作甚就翻脸了?”
这两家,一家休了桂家二房的女儿,是桂家二房的仇人;一家本是桂家长房准姻亲,却是在桂家遭难是落井下石。偏生这两家最后结亲,狼狈为奸,素来为桂二奶奶厌恶。
听说两家反目的消息,桂二奶奶真心觉得身心舒坦,连声音都带了欢快。
桂秋与桂重阳读侄对视一眼,也都是疑惑。
梅秀才嗜赌的事情曝光了?
呼啦啦的,桂五带了几个侄儿,跟在桂二奶奶身后,去看热闹去了。
桂秋、桂重阳两个不用说,本就是对杜家、梅家事情好奇的;桂春这里,本想要留下看车的,不过见梅朵满脸好奇模样,便也跟着去了,想着看了热闹,回来告诉她。
杜家门口,已经围了一大圈村民。
这梅家的热闹,这半年是一出连着一出,大家都不稀罕说了;可其中有杜家,又不一样。
杜里正,到底是其他村民不同。大家对他畏惧之外,也多有不忿。凭甚呢?一个外来户,压在众多老姓氏头上,将木家村弄成了杜家的自留地。
之前村里土地流转也是寻常,谁家遇到点沟沟坎坎的,一时手紧卖上两亩地,等到日子缓过来再赎买回来,都是常例。
杜里正却是打破了这个常态,早年不是里正时,杜家行事还算收敛,并不曾大咧咧强买强卖;等杜里正做到里正围上,不能说强买强卖,可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