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下面跪得满满当当的人,道,“给恭皇叔,镇国公,曹首辅看坐,你们这些年轻的就多跪会长长记性吧。”
他语气很温和,却让大理寺卿心一下沉到了谷底,他比曹首辅小不了一两岁,皇上无视了他,或者说他在皇上眼中已经是死人。
曹首辅亦是想到了这点,闭了闭眼,可惜了,又丢了一个位置。
“陛下。”莫弃指着两人道,“这两人是珍宝阁的掌柜和伙计,那日发生的事,两人皆在现场。”
掌柜和伙计怎会想到姑娘家争东西的小事,会闹到皇帝跟前,他们从走进皇宫时,腿就开始发软了,不等皇帝问,就一五一十将所有的事全部说了。
皇帝听完,看向大理寺卿,“这样说来,确实算不上是争执,爱卿当时没去珍宝阁问问吗?”
大理寺卿自然是没有去问的,本就是曹老夫人派人刺杀谢酒的事,不好摆到明面上,才随便找了个曹六小姐的事栽赃谢酒,本以为是很简单的事,故而并没有十分充足的准备。
也无须他回答,皇帝又看向莫弃身边巡城司的姚大人。
姚大人道,“陛下恕罪,昨晚由臣当值,并未发现街上有可疑黑衣人,不知大理寺卿口中的巡城司是哪些人?”
大理寺查案,少不得会与巡城司的人多打交道,寻常小打小闹,巡城司帮着瞒了就瞒了,事关亲王性命,又牵扯到这么多大人物,巡城司如何敢给大理寺卿做伪证。
大理寺卿在听到姚大人的声音时,便知道自己完了,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第229章 滴血验亲走一个
皇帝先前淡淡的眸光陡然严正,声音沉肃,“大理寺卿知法犯法,凭空捏造证据,随意抓人入狱,更是在逍王劝阻时,任由底下官差刺伤逍王,使其性命堪忧,现撤其官位,即刻打入刑部大牢。”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禁军进殿。
大理寺卿想要喊冤求饶,对上皇帝冷沉的脸,再想到不知情况如何的逍王,他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们,但愿逍王别死,但愿别牵连到他的妻儿族人,如今说什么都是多余,反而多说多错,他任由禁军将他拖了出去。
莫弃任务完成,也带着那几个证人跟着出了御书房。
“曹爱卿。”皇帝眉目重又变得温和,“你家侄女遇刺之事,朕会给你一个交代。”
“来人,拟旨,着伍冲即刻上任大理寺卿一职,彻查曹六小姐被刺杀一案。”
曹首辅先前看皇帝突然变了脸发作大理寺卿,还在怀疑皇帝以往对逍王的冷漠是不是装出来的,如今见他性命垂危,装不下去了,所以惩治大理寺卿为他报仇?
可听了这话,他知道自己想多了,皇帝对逍王或许有感情,但绝不及他的权势重要,他心里稍稍安稳。
不过,他虽猜到皇帝会借此机会,将大理寺收在手中,但没想到皇帝速度这样快,他忙跪地道,“陛下,那伍冲流放前就不曾入仕,更是流放边关十年,只怕是对大夏律法都不熟悉,无力坐上大理寺卿一职啊。”
“当年他检举伍家有功,朕本欲赦免他被流放之罪,他坚持要与家人同甘共苦,一起流放边关,朕便欠了他一个奖赏。”
皇帝揉了揉眉心,似有为难,“如今朝中正缺人手,听闻他这些年不曾懈怠,便给他个机会先试试,曹爱卿看看可行?”
话虽这样问,那头赵德宝已经研好磨,铺开明黄卷轴。
曹首辅扯了扯嘴角,说什么伍冲要与家人同甘共苦,其实就是跟去流放区一个个收拾曾加害过他们母子的伍家人,是个狠人。
可皇帝铁了心要用这种人,大理寺卿今日过于莽撞,在逍王他们介入时就该停止,再寻机会,偏生闹到皇上面前,事发突然,他一时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且今日之事,他本就心虚,怕自己不让出这个位置,皇帝会深查,查到证据便是欺君,便也只能就此作罢。
往后再寻机会换上自己人吧。
很快,太监带着任命圣旨出宫去伍家了。
恭王几人见没他们的事了,便跟皇帝告退。
曹首辅也欲起身时,听得恭王教楼祁,“儿子,陛下刚封了你为恭王府世子,往后你得自称臣,得说臣告退,不能和从前在江湖中那般了。”
恭王世子?
曹首辅看向皇帝,“陛下,这是?”
刚刚就听到皇帝说到恭王世子,他正在猜度皇帝对逍王的真实感情,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皇帝有些茫然地看着恭王,“朕封了吗?”
恭王忙道,“您刚说了恭王世子。”
皇帝似是回忆了下,才有些六神无主的样子,“朕刚好像一时口误,的确说了恭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