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谋嫁(326)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皇帝顾念将军为国牺牲,策封将军之女为郡主,孩子被调包,那亲信的女儿便成了郡主,将军真正的女儿反流落在外,受尽苦楚。

后来,假郡主得知自己的身世,担心失去拥有的一切,命人寻到了真郡主,要将真郡主给杀了。

好在真郡主流落在外时,得遇高人习得一身武艺,不但逃了出去,反而将假郡主的身世拆穿了。

只是将军父母养了假郡主十几年,对她感情深厚,反倒是对真郡主没什么感情,便让假郡主依旧留在了府中。”

“然后呢?”见赵青云停顿,镇国公追问。

赵青云略作思索后,说了句答非所问的话,“我好像有些明白这故事为什么火爆了。”

见镇国公眼神催促,他继续道,“假郡主在府中多年,早有自己的人脉,又得祖父祖母欢心,更是了解祖父祖母,所以,她用了许多上不得台面的手段陷害真郡主。

让本就觉得真郡主没有良好教养的两个老人,对真郡主彻底失望,初来乍到,又没祖父母庇佑的真郡主被假郡主折磨得只剩一口气。

在假郡主要彻底杀了真郡主时,出现一个黑衣人将真郡主救走,这个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末尾留了征文告示,题目是,真郡主死里逃生后,回来会如何复仇?

但凡投稿者,小报皆发五枚铜板,投稿方式不拘,哪怕是不会写字的庄稼汉,只要能构思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都能拿到这钱。

故事一旦得到小报录用,则有五两银子报酬,这才是让这个故事传遍大街小巷的真正原因。”

赵青云想明白之后,不由叹服小报背后之人,五枚铜板不多,对寻常百姓却不少,不需要识文断字,只要能讲故事就行,这调动了底层百姓的积极性。

底层百姓才是传播消息的真正力量,所以才让小报迅速火遍京城,可祖父却不知晓,他又想到,那小报费这番心思,只是为了小报的销量吗?还是为了传播这个故事?

他突然起身,“祖父,我去问问母亲和三妹,为何府中没有小报。”

三妹最是爱看话本子之类的杂书,那小报上的故事连军中糙汉都喜欢看,没道理三妹不喜欢,镇国公府这些年虽低调,但不至于消息闭塞到传遍京城的故事,祖父这个当家人却不知晓。

镇国公点头,“去吧,顺带查查小报背后真正的东家是谁。”

赵青云颔首而去。

“阿厚。”镇国公又唤来亲随,“你亲自去买一份玉幽小报,写着真假郡主的那份。”

顿了顿,他又道,“让杏儿过来一趟,别叫其他人发现。”

阿厚了然,国公爷这是将那故事听进去了,对郡主的身份起疑了,杏儿是郡主的贴身丫鬟,最是清楚郡主身上有没有胎记。

第219章 葬云奴,留线索

阿厚到了霓凰的院子,却未见到杏儿,寻了暗卫来问,才知杏儿又在屋中罚跪,且钱夫人还未离去,遂去先禀报了镇国公。

“知道了,晚些再带过来见我。”镇国公摆手让他先去买小报。

又等了片刻,赵青云也将自己从母亲和妹妹处问来的消息告诉了镇国公。

镇国公听闻是老妻不准府里人再议论那故事,还将丫鬟都发卖了,眉心突然跳了跳,扶着椅子扶手缓缓坐下。

良久,才问,“青云,你认为你祖母为何不许人谈论这件事?”

赵青云来的路上便在深思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最后的结果让他心惊肉跳,但又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祖父问起,他决定如实说出自己的猜测,“按常理来说,是心虚,怕自己做的事叫人发现,也有可能是这则故事让祖母想起了战死的大伯,触动了她心里的伤痛,才不愿听到有人谈论。”

“你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是吗?”所以放在前头说了出来。

赵青云知道祖父问这话的意思,他们此时不是祖孙闲话家常,而是老家主与未来家主对府中事务的看法,故而他需得站在客观立场,而不是以私情为先。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祖父对他的期盼,他点头承认,“是,祖母对大伯的怀念从未断过,但不至于听了与大伯经历相似的故事,就将一个丫鬟都发卖了。”

镇国公眸色复杂地看着长孙,拍了拍他的肩,欣慰道,“你倒更像你大伯多一些,若是他还活着,看到你这般出色,定会喜欢你的。

好孩子,军中那头你告个假,好好查查这些事,你大伯当初为救祖父,伤了自己,祖父亏欠他良多,不能将他的孩子都给弄丢了。”

且说,谢酒几人上了马车。

没多久,便听得莫弃在车外低声禀报,“主子,后面有尾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