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娣虽然不情愿,可顾忌着老祖宗的话,还是跟着夏瑶乖乖地背起竹筐往山下走。
这次上山,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个个都背了满满的一筐竹笋,能干的更是背了两筐回来,就连被“偷”了笋的王二姨,重新上山后也背了一整筐下来。
坐在村头的大石磙旁边休息,王二姨扇着蒲扇和几位叔伯们聊得不亦乐乎。
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心大,啥事都不放在心上。前脚还骂别人偷了她的笋呢,这会儿全然忘了个干干净净,只顾着和人聊闲天。
“呦!”
夏瑶她们进村时,王二姨一眼就看到了她们俩背上空落落的竹筐:“咋回事?是没找到笋子长哪吗?怎么就挖了这么点回来啊?”
李招娣晃了晃手里断成两截的锄头,“神仙怕我累着,让我回来休息。”
“也是,你天天做手工活忙得很,是得好好休息了,”王二姨的嘴角疯狂上扬,恨不得把“幸灾乐祸”几个字纹在脸上,“我家今天挖了不少,要不送你几根那回去炖汤?就这么几根哪够吃啊。”
“不用了,谢谢啊。”李招娣干巴巴地道了声谢,继续往家走。
走到一半,夏瑶忽然想起了猪圈里的翠花它们。
“娘,您先回去,我带翠花出去遛遛。”
李招娣看了眼快要黑的天,“天都快黑了,还要出去吗?”
“翠花生了崽,多活动活动胃口能好点,奶水也能好点,”夏瑶解释道,“还有大黑、二胖、三壮它们,动得多吃得多,肉也瓷实等入了冬好养膘。”
大黑?二胖?三壮?竟然还给每只猪都起了名字?
“那你去吧,早点回来啊。”
“好。”
哼哼!哼哼哼!
半天没有见夏瑶了,夏瑶刚把圈门打开,五只肥头大耳的猪就一窝蜂地跑了出来。只有翠花最乖巧,确定每一只猪崽儿都吃饱睡着后,才“噔噔噔”地跟在大伙屁股后头跑出来。
遛猪和遛狗差不多,甚至比遛狗还要轻松不少。
不需要每只都牵绳,往细长的竹竿上系着一根细绳,轻轻一扬,它们就会乖乖凑到一起。
“喽喽喽……”
村里能让它们活动的地方不多,为防止它们乱拉乱尿,或者啃了地里的庄稼,夏瑶一般都是把它们往山上赶,让它们在山上活动。
天色渐晚,到山上挖笋的人都在往回走。
看着地上他们留下的笋皮,夏瑶也为今天不能满载而归感到可惜。
唉,要是能给娘和爹换一双新鞋就好了。
穿过竹林,夏瑶继续往山上那片水青冈林走。大雨过后,山林里的空气清新,平坦的地势更适合让它们在附近活动。
“翠花?”
夏瑶一个没注意,就看到翠花跑到了一棵树下,用鼻子用力地拱着树根下的土壤。
哼哼!
其他的猪都只是闲逛,偶尔咬两片树叶磨磨牙,或者凑在树皮上搔痒。只有它像是闻到了什么美味的东西一样,一边拱一边发出馋嘴的哼声。
“别乱吃东西!小心吃坏了肚子!”
夏瑶快步上前,幸好她眼疾手快,趁它把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吃下去之前,一把从嘴里给抠了出来。
哼?
翠花不高兴了,用头抵着夏瑶的脚踝,撒娇似的叫着,仿佛在说:给我吃,快给我吃嘛!
“等一下,让我看看是什么。”
夏瑶仔细看了看那团黑乎乎的东西,表面沾了一团泥土,散发着一股很奇怪的味道。用指甲轻轻抠下一小块,可以看到里面浅黑色的纹理。
是猪拱菌!
在二十一世纪的餐桌上,这东西还有个昂贵的名字:黑松露!
作者有话说:
夏瑶:老天爷没收了我的竹笋,却又给了我更值钱的黑松露?!
第5章 第 5 章
◎新鞋新衣裳这不就有了?◎
翠花仰起头,一个劲地对着夏瑶手里的菌子流口水。
那味道人闻不惯,但进了猪鼻子后那可是香得很哩!
可惜啊,这个年代国内还没有“黑松露”、“黑色黄金”这样的称呼,猪拱菌只不过是喂猪的饲料,换不了几个钱。
夏瑶把猪拱菌摆成两半,递到翠花的嘴边让它嚼得更容易些。
毕竟是它找到的美味,总不能抢了去。
那块猪拱菌不大,翠花两三口就嚼了个干净。扭头看向树下,她又开始耸动鼻子寻找着更多的美味。
夏瑶跟在它后面,注意着它闻过的地方,时不时用竹竿拨开地上的枯叶,动作十分的小心翼翼。
都说猪的嗅觉灵敏,可以闻到很多人都闻不到的香气,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美味的野生菌子呢!
往前走了一会,翠花又在一处长满了矮草植株的土坑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