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之夕没把评论都看完,躺着看手机看到眼睛痛了才爬起来洗漱,并化了妆,她今天约了牧奶奶喝下午茶。
见面地点约在牧奶奶的小庄园里。
牧奶奶派了司机来接,元之夕进庄园时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原只以为是栋用围栏围起院子的小别墅,没想是片绿树垂柳、鱼塘凉亭环绕的江南院子。
元之夕再次感慨牧家产业。
元之夕曾查过牧家发家史,牧家家底雄厚,祖上最初是当兵的,转行做了煤油生意,后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做起房地产,随着时代变迁,生意兴荣,牧家紧跟时事,不断往其他行新兴产业进/军和转型。
百年风雨,才有了如今的牧氏集团。
元之夕在管家的引领下在别院里见到了牧奶奶。
天气凉了,牧奶奶穿了件深蓝色的大衣,坐在亭子里,见了元之夕,招手叫元之夕快回来。
元之夕穿过回廊,快步上前,乖巧问好:“奶奶好。”
石桌上摆着几样精巧别致的糕点。
“这个绿豆糕还有这个南瓜糕是我做的,”牧奶奶邀元之夕落座,献宝儿似地指着食盒里的甜品,与元之夕说,“我吃不了糖,做得口味有点淡。”
元之夕每种口味都尝了一块,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好吃!”
“厨房里还有,”牧奶奶说着,“好吃带些回去,顺便给牧延清那小子尝两口。”
元之夕配了几口茶水润喉,而后说:“他好像不是很喜欢吃糕点。”
每次阿姨做了小蛋糕牧延清都没吃几口。
“是舍不得吃全留给你吃吧,”牧奶奶笑道,手在自己膝盖位置比了个高度,提起往事,“他这么小的时候在我这儿住过一段时间,最喜欢吃我做的点心。”
元之夕眨了眨眼。
“那臭小子啊,”牧奶奶想起以前的事就心疼,“心智早熟,14岁就上大学,过得和常人不一样的生活,每天读书读累了,就趴在我膝盖上,说奶奶我想吃你做的点心。”
元之夕随着牧奶奶的描述,在脑海里勾勒出那副画面,嘴角上扬了些,几秒后又沉了下去。
世界之大,少年天才不止牧延清一个,元之夕在嫁过来前,搜过许多少年天才例子,有的成了伤仲永,有的与牧延清这般成为业界翘楚,结局不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特性:少了正常人的成长经历。别人还在青涩过着初高中生活时,他们已装成大人模样,混在大学生群里学着枯燥的理论知识,在那样的环境生长,许多少年天才都有心理甚至精神问题。
牧奶奶叹着气:“现在腿又成那样。”
元之夕捏扯住自己的衣角。
——
元之夕这次是来找牧奶奶要商铺的。
先前几番拒绝,前两天打电话给牧奶奶,再开口要店铺元之夕是有几分别扭。
牧奶奶这儿没那么多规矩,牧奶奶是真心喜欢元之夕,要不也不会一大早下厨捏甜品。
店面转让手续牧奶奶早让助手准备好,元之夕吃完糕点,去里屋交接材料,奶奶的助手是为位戴黑框眼镜的女助手,元之夕签完字,女助手仔细地把几条注意事项交代清楚。
而后就是去实际看店铺。
牧奶奶没跟,只让女助手带元之夕去。
临走前,牧奶奶非要元之夕提走多做的糕点,元之夕以牧延清出差不在家为理由,推了几次,牧奶奶把东西直接往车里塞,盛情难却,再推就没意思了,元之夕谢过奶奶,并小声地把心里的猜测问出来:“奶奶,他前几天是不是来找过您?”
“有啊,他来找我取经啊,”牧奶奶点头,没隐瞒,“怎么哄媳妇儿开心。”
元之夕把车里的食盒提好,再次感谢:“谢谢奶奶。”
庄园距离店铺不远,车子上了高架后绕了几圈就到目的地。
牧奶奶的女助手带元之夕逛了一圈店面,把钥匙交给元之夕后才离开。
店铺都有基础装修,稍做改动便能投入使用。
元之夕起先是准备开一家舞蹈培训班。
实际勘察过店面布局和占地面积,这一整排店面都交到元之夕手上,元之夕决定好好计划,除了舞蹈培训班,还能再做其他安排。
来来回回把店铺观察几遍,手机拍照记录每家店铺地理位置优缺点。
事情都做完后,元之夕没急着回去。
早上牧延清在元之夕没起来时给元之夕发短信留言,他要到C市出差几天。
阿姨的孩子又病了,反正牧延清不在家,元之夕索性放阿姨几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