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院长发来的邀请函,”洛瑄重复了一遍,“今年是您开始去福利院做义工的第二十年,在您之前,是夫人和老温总每年去的,不过您在十八岁之后没有再去过,但每年都会在那日送去一笔捐款和文具图书资助,现在您的捐款他们用往年开支剩下的部分建了一栋新的图书室,院长想邀请您回去为图书室剪彩。”
温朝听完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好像又陷入某种梦魇般垂眼失神了很久,洛瑄不知道他想了些什么,安静又耐心地等着他的答复,看着他无机质般清透又寂然的眼珠转了转,凝回了神彩,随后漏入几分光亮。
他问:“可以,什么时候?”
洛瑄以为他不会去,闻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很快回答:“明天。”
她的声音有点心虚——这份邀请函是在两周前收到的,她在准备汇报给温朝的当天发现温朝没来公司,打电话给管家才得知温朝出了车祸在医院,拖到现在才有机会来和温朝说——时间实在是太紧了,温朝现在的身体状况就算有心也不一定能去,她也绝不敢拿温朝的身体冒险劝温朝去。
果不其然,温朝听到这个时间,再次陷入了沉思。
少顷,他抬起脸,有些迷茫地看着洛瑄,问:“那来不及了是吗?”
洛瑄看着他的眼睛,那一瞬间没来由地将眼前的温朝同十六年前她第一次见到的温朝模样重叠在在一起,她鬼使神差地说:“来得及。”
“那走吧。”温朝点点头,眉眼微弯,“明天一早过去,算你三倍加班费。”
作为特助,洛瑄自然要为了老板的出行做好规划,哪怕这一次的策划显得有一些狼狈——协助老板逃离医院,并且瞒住老板的家人和朋友。
这个过程有一些惊险,首先要等管床护士和医生来查房离开,让护工协助他洗漱、然后穿戴整齐在往来的医护人员眼皮子底下乘电梯来到车库公然逃离。
车辆从停车库离开时,洛瑄还有些心悸,频频回头往后看,连手机都切换成了静音模式,生怕被医生或者温纯和燕游找上门,她正要收回目光,却忽然注意到了后视镜里的温朝——他身上的衬衫盖住了里面的石膏和绷带,肩膀上披着西装,正靠坐在轮椅里,侧首看着窗外,在微风的照拂下缓缓阖眼,然后舒缓又悠长地呼出气息,任由风撩起他微长的颈发。
洛瑄有一种很奇怪的直觉,她说不清是什么,但她觉得温朝和她印象里的模样不太一样了。
院长早早带着孩子们等候在福利院门口,直到温朝的车停下,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睁着着好奇的眼睛紧贴在下车的温朝一行人身上。
温朝先是跟随院长的安排来到新修的图书室门口剪彩合影,又示意把洛瑄把捐赠的支票送上,随后歉意表示捐赠的图书文具物资还在运输途中,要过两天才能到。
院长让院里的美术老师拿着摄像机拍大合照,孩子们都很迅速地找到了院长提前和他们排练好的位置,在推诿中间位置时,温朝不经意地一抬头,望见了对面树下在接电话的洛瑄,洛瑄若有所感地抬眼,对上了他的注视,连忙用口型和温朝说:“温总稍等,我马上回来。”
——回来?
温朝又有些出神,他的思绪一下子飞远了。呼之欲出的既视感让他再次想起了那场梦境,他记得,梦里的那个小女孩,也是这样在合影的时刻,在树下叫他回来。
洛瑄很快挂断电话回到他身边的特助专用位置站好,对着镜头露出标准微笑。
合照结束后,温朝表示自己想单独和孩子们待一会儿,老师们便各自去忙自己的工作。原来的温朝除了分发文具礼物,还会带着那些小孩一起游戏,但现在只能陪着聊天看看书。他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但小孩们却都不在意,围坐在他身边,专注地听着他讲课本里的故事,乖巧得过分。
洛瑄原本也在和院长聊天,谈从院里出去的这些年,院长很是欣慰,但没聊多久,燕游的电话就打过来好几次,洛瑄实在拖不下去,只能看着时间在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回到温朝身边:“温总,咱们该离开了。”
“好。”温朝把故事最后的部分讲完,合上书,放回了桌上,笑着和孩子们道别,被众星捧月地簇拥着送到门口。
“哥哥。”一道怯生生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温朝转头看见刚才讲故事时趴在自己轮椅扶手上、歪歪扎着双马尾辫的小女孩,她干净澄澈的眼睛望着温朝,有害羞,也有渴望,她问,“你可以做我的新爸爸吗?”
温朝没有立即应下,温柔地看着她,问:“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