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卖了好些时候,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最终决定降了几文钱将最后的存货卖了出去,这才收拾行头回家。
回到吕家院子,便将今日所闻所见一一道与众人听。
接下来的时日皆是如此。
吕依依听着从县城里归来的伯伯、伯娘说起关于肥皂生意的事,心里恨得牙痒痒。
果然还是替别人做了嫁衣。
她们这种贫苦家庭只能做小打小闹的小买卖,跟人家做大生意的根本没法比。
明明是发明者,却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人家不要的残羹剩渣,还能有比这更憋屈的事吗?
吕佩佩这些日子在饭桌上没少听到关于肥皂的八卦。
肥皂显然已经不是福宝能掌控的,事情既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那以后女主拿什么资源抱大腿呢。
吕佩佩看了看饭桌上的人间烟火气息,那些就不是她所在意的事了。
吕大山二人因为参与到了卖肥皂这一项买卖,这些时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连带着周围人也跟着有了好心情。
吕小花继续发挥着话痨本质,见到家里条件好了,便开始给自己讨要东西,顺便还帮妹妹向陈氏讨要了糖果。
陈氏心情大好一一答应,那些东西加起来左右不过几块肥皂的事儿,花了变花了去。
吕成才也开始大大方方找陈氏要上学堂该用的一些东西。
之前穷的时候,能省则省,现在手头上富裕了,陈氏哪能亏待了自家儿子,也一一答应。
一家子又度过了其乐融融的一顿晚餐。
饭后照常干起了活儿,直到天色黑透,劳动者才放下手头上的活儿回屋睡觉。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二房一家新建的房屋经历两个月终于竣工。
搬家之日宴请四方亲戚邻里,好不热闹。
看着二房一家子搬到新房去过自己的逍遥日子了,吕依依心中不是滋味。
独栋小院啊,这不比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来得舒服?
奈何她现在有着自己的理由不分家。
吕依依看向了吕江海方向。
这位大哥,将来一定能当官,带着自己飞出茅草村……
第218章 福宝文里的短命鬼37
吕江海在第二年以十五岁的年龄考上了童生,整个吕家院子都充斥着欢声笑语。
一些亲戚邻里纷纷上门来道贺,就连老族长都派人来送来了一份礼。
吕江海考上了童生,为了儿子的前途,吕大根夫妇便商议着干脆在县城里租套房子,将全村的骄傲送到县城里读书。
他们家如今手头上也富裕了,老两口本来早有打算送长孙去县城里读书,如今哪还能不同意?
只是吕江海去了县城,杨氏少不得也要跟着去照料,那他们这一家子的活儿岂不是少一个人来做?
吕大根出主意将一些田地租出去,不但能节省大半时间,每年还能收份子钱。
老两口当机立断,就如此办。
“爹、娘,福宝也想去县城里。”
这些日子没什么存在感的吕依依终于忍无可忍,开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然而年仅四岁的她在其他人眼里仍是一个少不知事的小屁孩儿,人微言轻,做不得主。
徐氏耐着性子哄了她两句,便将心思放在了全家的希望——吕江海身上,与大人们商议着吕江海搬去县城的事宜。
吕依依气得双拳紧握,真是一群白眼狼,可恶!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可恶!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插嘴道:“为什么咱们全家不能都搬去县城里,明明家里已经有好多钱了?”
空气瞬间一凝。
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吕铁牛皱了皱眉,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搬去县城过活,毕竟在城里住着哪有自己干着活,看着地里长出庄稼踏实。
老太太也想了想,觉得划不来,搬进城里要花老多钱了,她们现在这点儿钱两哪舍得支撑一大家子去县城里过活的?
老太太现在每天晚上都要数一数柜子里的钱两,才好放心睡觉。
要是哪一天少了一些,她恐怕都要翻来覆去睡不着。
况且这福宝也不捡钱了……
老太太当即板起脸来:
“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老三媳妇,平时你怎么教孩子的?去去去,和弟弟到外头玩儿去。”
吕依依好悬没有破口大骂出来。
徐氏连忙向老太太道了歉,并哄着福宝和弟弟出去玩。
父亲吕大河也在一旁帮着徐氏说教。
吕依依生无可恋的被吕阳拉出了客厅。
不管她这些日子如何撒娇卖萌,都没有实打实的银子利益来得有话语权。
失去了锦鲤福宝的能力,她现在不过四岁小孩,就算想忽悠人都没有那个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