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491)

李自成依旧在沉默,朱元璋畅快地笑出了声。

看吧,

看吧。

——你也一样忘记了你出身的阶级,还有什么资格质问别人?

李晓诗:“我刚刚想说的是,现在的网上其实有一种声音,他们说李自成是民族罪人,因为他灭了明朝,又建立了一个更烂的大顺政权,才被满清那么顺利地入关,然后让汉族人民被满清压榨了那么多年、才有了那段屈辱不堪的被欺负的历史——但我看了那位伟人对李自成起义的评价和分析,对这种‘别出心裁’的观点完全不认同。”

满清之所以能顺利入关灭掉大顺,归根结底,原因难道不是在吴三桂身上吗?

以吴三桂为代表的汉族地主豪绅和满清地主豪绅联手,共同镇压了以李自成为领袖的这一支、彻头彻尾代表着农民阶级的起义军,所以才有了之后的一切。

这本质上还是一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镇压和压迫啊!

怎么能把所有的错误让李自成来背?

“就像是宋朝时候,那些人去剥削百姓,投降辽金,这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在那些地主豪绅眼中,个人的利益、阶级的利益,永远是要凌驾在民族之上的,赵构可以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对金人称臣,让举国的汉族人民蒙上这样的耻辱,他们都觉得没有什么——这是阶级的冲突呀!”

还好学了政治,李晓诗说这些有点拗口的生疏词语时不至于显得啃啃巴巴:“满清入关还有之后的一系列的屈辱和被压迫,都是剥削阶级随时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舍弃民族利益导致的,和清朝后期宁肯去投靠外国人、一起来压榨华夏人民,也不肯给百姓让点利益出来是一样的呀。”

她摇头,“所以,李自成‘灭掉明朝’‘引清军入关’而‘成为民族罪人’完全就是立不住脚的。”

“而李自成的失败,也不是这些人嘴里的‘李自成大顺太垃圾’的原因,李自成能灭掉明,就证明明才是最弱的那个,大顺肯定是比明强的——那么他们还是失败了,原因除了飘了忘了人民以外,那位伟人也分析过。他说,这和晚唐黄巢那时候的起义是有些雷同的地方的,比如他们都有着‘流寇主义’。”

“流寇主义……”再次听到自己名字的黄巢目光一闪,若有所思。

刘彻也在琢磨:“这是说,他们像流寇一样,喜欢在一个地方打完就流窜到另一个地方吧?简直跟那些匈奴人一样了。”滑不溜秋的。

只是没说完两秒,这说法就又被他自己推翻了,“匈奴人好歹也是有自己的王帐有营地的。这些流寇,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全是抢的。”没有一点是自己的。

李晓诗:“如果只是想骚扰,那这样是足够的,可是如果想建立稳固的政权,那么没有自己的地盘是绝对不行的——”

一个巩固的根据地,才是李自成最需要的东西。

他那样轻易地在陌生的城市准备登基、又轻易地放弃北京城,是不合适的。

说到这里,许多皇帝才恍然大悟。

他们都习惯了有自己的都城,差点忘了没有自己的据点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所以,李自成的失败和大顺政权的‘最弱’没有关系;清军入关也跟李自成把‘强悍’到‘足以抵挡清军脚步’的明王朝灭掉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李晓诗字字清晰:“不管是清军入关,还是后续清朝时汉人受到的各种虐待,以及整个华夏民族在之后遭遇的无数耻辱,说到底……都是从‘汉奸’吴三桂为代表的明朝旧地主阶级旧统治阶级降清开始的,又因为他们共同镇压内部农民起义,才带来的后边清王朝的一切。这个‘民族罪人’绝不是李自成这些民族英雄们该担的名,那些万恶的剥削阶级、无视人民苦难的旧地主阶级,才是真真正正的民族罪人。”

不知不觉间,李自成泪流满面。

英雄啊……

他这个和朱元璋一样、在之后背叛了百姓的人,也配称英雄吗?

那个他错了,大错特错。

但是——

这次,他绝对不会再变!!

第163章 第一百六十三课

直播结束后,李晓诗照常导出视频整理内容上传,而观看她直播的观众们,则也各有各的事情要做。

百姓们还好,但凡是读过书的,都已经在琢磨起了李晓诗那些内容里,那位“伟人”说过的话的用意。

怎么说呢,他们细细品下来,总觉得那位先生可不仅仅是在说李自成。

李自成的失败是因为流寇主义、是因为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是因为忘记人民;李自成的胜利象征着什么、推动者什么,又有什么是值得学习的,什么是必须警惕的……他把这些意义都总结分析了一遍,那么,他总结这些的意义在哪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