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487)

朱元璋:我其实不太了解,所以你可以再细致的讲讲吗?比如怎么能让大明避免灭亡?

毛概课你不给上,马列书你不给,那总该多讲几节,让咱们再缓缓想想法子吧?

就那什么,大明的灭亡,你说仔细点,哪个地方的、谁,怎么样,把大明推翻了——仔细一点!

他这些话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被弹幕的过滤系统给滤掉了,李晓诗没看到,但其实就算看到了,也不会真的答应的。

寻找自己弹幕无果的朱元璋气了个倒仰。

李晓诗板板正正:“这节课同样还是要分成三个部分的,分别是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还有最后一个部分: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她道,“关于第一部 分的内容上周在‘历史角’中已经被那几位同学讲了,我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大概提两句概括、然后把重点放在后边的内容上好了。”

“明朝社会的隐患有很多是从明初、还有明朝刚建立时候就埋下的,虽然大家提到明朝的衰败一般都是会说,这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但在上次同学的介绍之下,大家应该也了解了,连带明朝被提及最多的那两位功绩相对来说很大的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都也是明朝衰败的推手,对明朝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不过朱祁镇那里是把一切隐患给搬到台面上来了而已——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如果不是于谦镇守北京,明朝估计当时就没了。但即便在于谦和景泰帝的努力下,明朝被救回来了,可在后来层出不穷的各种奇葩皇帝、勾心斗角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的官员们手下,明代的朝政还是一片混乱,整个王朝不可避免走了下坡路。”

“明代中后期,法纪松弛,贪腐成风,各级官员抱团玩政斗,贪赃枉法、对百姓层层剥削,疯狂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成为流民,无家可归,朝廷税收更难——恶性循环之下,致使整个朝政机关基本瘫痪。”

李晓诗笔尖在笔记上点了点,来到一个被加了星号的关键词上:三饷。

“上次小胖老板提到过,在明朝末年,朝廷财政危机深重,收不上来钱。只是这时候朝廷做了什么呢?”李晓诗摇头,“当时的朝廷不去想别的办法,不像汉武帝时候那样一旦需要钱了就千方百计从富人、宗室、藩王地主等那些人嘴里抠钱,反而在官官相护之下、对那些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贪官污吏士绅豪强继续放纵,他们‘赚钱’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增加对百姓农民的赋税——除了原有的税务项目,因为要敌对辽东北方的外敌,朝廷加了个‘辽饷’,然后为了镇压内部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朝廷加了个剿灭叛贼的‘剿饷’,最后还有平时训练军队以备不时之需的‘练饷’,合称三饷……”

她叹息:“在这种高压之下,百姓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那时候陕西连年大旱,饿殍遍野,但是官府依旧不管民众死活,不赈灾救民也就算了,还照常征税——其实赈灾救民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有也跟没有一样,因为朝堂上下贪腐成风,就算有赈灾款,一层一层下来,到百姓手里的还能有一粒米吗?……可想而知呀,那时候的阶级矛盾有多么尖锐。所以,本来就很多的农民起义就更多了,大家都握起了武器,对抗明朝政府,反抗朝廷的统治。”

“而在各地的起义军中,有一支队伍迅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了起义的主力军。这支队伍也在最后成功进驻北京城、彻底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它就是闯将、李闯王率领的起义军队伍。”

这么说,明朝最后还真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那这个跟明朝很像啊?

明朝不也是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成功攻占元大都,打跑了元朝的蒙古人,才成为了新的政权吗?

只是……这个“闯将”的队伍,好像不是下一个朝代,那个“清”的队伍?

后边还有个“满洲兴起”“清军入关”呢?这又是怎么回事?

蹲守在直播间的众观众心思各异,也都认真听着李晓诗讲话,顺便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弹幕。

自从有了这个功能,大家看直播就更认真了:和弹幕一起看直播的体验,确实和以前不一样。

于是,在这时,不少人就都看到,其间有一条加了积分特效的弹幕明晃晃地飘了过去。

那个特效不同于之前刘彻他们用的那种一看就贵的,这个弹幕特效明显花的积分要便宜很多,没那么华丽,可见它的主人是省着积分的。

但即便如此,这条弹幕仍然被很多人一眼就看到了。

只因为它的前缀,那个名字,是刚刚才从李晓诗嘴里听到过的,很熟悉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