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452)

天幕所说毕竟是以后发生的事,他们现在还没经历过那些,是可以改变的。

不需要太过慌张,反而自乱阵脚。

何况就算改变不了,大明也总要继续延续下去的,这份未来的“历史轨迹”,总还是要好好听好好记的。

总之,听李晓诗说下去才是正事。

李晓诗本身也就没有卖关子的意思,很快便接着道:“朱元璋对几个儿子的规划应该是很清晰的,老大朱标是太子,就在都城好好当太子,回头等着接班当皇帝;下边的朱樉被封了秦王,驻地是我们现在的西安,也就是之前的长安;朱棡是晋王,驻守太原;朱棣是燕王,驻地就是后来的北京——其余还有其他的一些小王,大家从这些王爷们的封地就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的打算并不是单纯地给儿子封王,让他们去过无忧无虑的闲散日子的。他是要让他所信任的儿子们去驻守这些要镇,成为对抗北方敌人的一道防线、为明朝为之后的皇帝、他们的太子哥哥镇守一方的。”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呀,朱元璋还在位呢,他的太子朱标就去世了,朱元璋的打算注定一场空。按道理来说,在华夏古代王朝的家族政权体系中,大家习以为常的都是嫡脉继承制度,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然后如果嫡长子没有了,那就会轮到嫡次子、然后嫡三子,这样依次下来。那把这个情况放到明初的时候,朱标去世,按道理应该是往下走、朱樉朱棡朱棣他们顺次继承才对,但是、但是——”

朱标已经多少猜到李晓诗接下来的内容会是什么了。

接在“但是”后边的,还能是什么?当然是跟之前讲的完全不一样的内容了。他们家老爹估计是整什么幺蛾子了吧,没有立樉儿。

他无声叹息,给仍然愣愣的老朱倒了杯热茶,心中又酸又涩。

是,他知道自己在自家老朱心里的分量,可是这不是能拿大明的未来去换的,如果老朱接下来的操作给大明带来了什么不可扭转的损失,他一定会大力阻止的。

只听李晓诗道:“朱标在朱元璋心目里的地位很重,这个要怎么衡量呢……我举个例子吧,在我们现代呢,有一部电视剧是以明初这块为背景拍的,其中有一段情节是,朱标死了,朱元璋很伤心,在大殿上哭泣,有大臣劝他,说让节哀顺变,朱元璋大怒,下令把那位大臣的儿子也杀了,说让他也节哀——虽然电视剧里是戏剧化的处理,故事也多半是虚构的。但是这也能看出,朱标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真的很重很重。朱标是他心目中唯一的继承人、也是最完美的继承人,所以,在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没有延续‘立嫡长’后‘立嫡次’的规矩,而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扶为了继承人,朱允炆后来顺利继位,在历史上被我们称作建文帝。”

朱标闭上了眼。

……果然。

朱樉朱棡也听得有点茫然了。老朱真能这么干啊……好吧,也不奇怪。

只有朱棣心里直犯嘀咕。

老朱立了太子哥哥的儿子,那为什么皇位最后又会到他的手上?他不至于为了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位去对自己的侄子下手啊。

……啊,等等,之前收到的小说,李晓诗送给他的那本《朕是你四叔》……难道里头写的是真的?

想到了这点可能,朱棣心情如同被雷劈过一样碳中焦黑。

他真的被他的侄子逼到去躲猪圈?不得不装疯卖傻躲命?

可是、可是……图啥啊?

他跟侄子井水不犯河水,犯不着啊!

他侄子不至于成为那个喊自家叔叔“猪王”还把人关猪圈的垃圾南朝皇帝吧?

啊,等等,难道……

“是的,朱元璋搞分封带来的弊端马上就来了。”李晓诗叹气,“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从朱元璋这里算,朱允炆可是孙辈的人呀。而且老朱同志自己对自己的儿子信任无比,他能保证孙子也信吗?小朱同学果然不信——几个跟着爷爷一起建立大明、且现在手握兵权驻守边疆重镇的嫡亲叔叔,随便哪个在他眼里都是威胁,能够让他夜不能寐的那种。就算朱樉朱棡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去世了,但朱元璋的儿子远不止这几个,所以,他要削藩。”

刘彻优雅地抿了口茶,对下面的事兴趣突然也没那么大了。

小皇帝刚登基就要削藩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一个把握好就能把不想反的人也给逼反的那种——

尤其他的叔叔们还都是那种真真正正的实权者,而且从各个方面都跟之前的王朝不一样,并不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都还是初代或初传的,而且又有朱元璋先前的大力支持,那现在正是权利如日中天的时候,这可是更容易反的、并且是完全有实力反叛的那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