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448)

这不是个什么好词语。

安于现状,不思进步。

但也不能说是多么罪大恶极的一个情况,毕竟宋朝、南宋的那些人,包括赵构,不也都是“安于现状不思进步”的人吗?

但大家如今在听到形容清朝的这个词语时却有了这么大反应,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彻底落后。

这可就真真切切不是个好词儿L了。

更别提前边还有个扎心至极的“强大过”了。

天幕前的万万千千观众们都是看过李晓诗李珉给播放的“电影”的,对那些事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朦胧地都知道一点。

但这还是所有人第一次听到一向秉持“全面”“中肯”“客观”的李晓诗,在提了一句清朝的功绩后,就这么明确地、用“批判”的语气说出这样的一条“判词”:

因为清朝君臣的故步自封,华夏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孕育了从秦汉时就一直强大、到了唐元更是屹立世界之巅王朝们的这片土地——华夏,它强大过、但终于还是落后。

落后意味着什么呢?

此时此刻,天幕前守着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个结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夫百姓,也不会不知道那两个字是什么。

可是大家想不通。

想不通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想不通清朝君臣又为什么要“故步自封”。

清朝这样做了,那明朝时候呢?

对于这种落后而言,和清朝放到同一个单元的明朝……是“干净”的吗?

这份引来华夏民族浩劫的“罪魁祸首”,究竟是哪些因素堆叠出来的?要怎么去避免?

所有人都为李晓诗的话而震撼,但李晓诗却觉得完全没什么:她当然说的坦荡且笃定,因为课本上就是这么写的啊。

她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多说其他,只是阐述了课本的定论而已,为什么不能干脆地说?

她淡定地翻开课本下一页,一边道:“那其中到底都是什么样子的情形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大概地了解一下吧——课本上的内容都很笼统,大概介绍了走向,我也还是和之前一样,按照课本的走向讲,顺便额外补充一点我能想到的其他内容。大家不要全等着我自己来讲,想知道历史中藏着的更多的真相的话,要多结合历史、结合之前讲过的内容,自己去寻找其中的原因哦!”

“这节课是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要说明朝,就还得从元朝说起,通过之前的种种,大家应该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对吧?明朝建立的时候,元朝没有灭亡,甚至连元大都也还没拿下呢。而且到后来,元朝的统治者也不是被杀死了,而是被明朝从都城赶跑,回到了北方的蒙古草原上而已。之后,朱元璋一步步慢慢地才统一了全国,而且明朝和其他朝代还不太一样。”李晓诗提问,“大家猜猜是哪方面的不一样?”

朱元璋:……

弹幕上是谁在说抠得特别的?还能不能行了?

这什么狗屁弹幕系统,能不能关闭!在这个时候开,是存心来磕碜他的吗?

李晓诗笑着给出答案:“是统一顺序啦。一般都是从北到南,但明朝是从南到北,这很少有的。”

她语气轻快:“好啦,那我们就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破碗皇帝吧~”

朱元璋:?

礼貌吗?!

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七课

“元朝末年,和许多朝代末期时候一样,政治都十分的腐败,各处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民膏,横征暴敛,让百姓们苦不堪言,社会动荡至极,民不聊生。”

李晓诗道:“我们的破碗皇帝朱元璋、当时叫做朱重八,也是元朝治下的一员。那时候经常爆发疫病和天灾,至正四年的时候,有旱灾、蝗虫灾害、同时带来的就是大饥.荒,朱元璋十几岁父母和哥哥就都接连死在了饥荒里,他当时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也没得给家人下葬的钱财了。朱元璋被生活所压迫,当过乞丐,当过和尚,到处乞食过日子——”

天幕前,诸多百姓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是在说一个皇帝老爷的曾经吗?

为什么听起来这么接近他们的生活呢。

皇帝老爷不都是那种尊贵至极,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人吗,就算天塌下赖饿殍遍地他们也都还是山珍海味取之不尽,怎么也会被饥荒所牵连、父母双亡最后不得不出门乞讨?

这……

这样的……人,这样的经历,这样一个朴实无华从万万百姓堆里走出的最平凡不过的人,真的能够成为皇帝吗?

他们觉得不能。

没有人觉得能。

可如果不能,李晓诗又为什么在说这些?她应该不会骗人的。

这么说,这个叫做“明”的政权的开国皇帝,真的是从一个乞丐过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