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诗全然不在意地说着对于古人来说极为重要的“死后之事”,直白地告诉所有人,就算把人害死了,但百姓是有眼睛的,百姓不是瞎子、百姓更是历史的眼睛。
“而且,在岳飞老家的岳王庙前,除了这些跪象,还有着一副对联。”
说到这里,李晓诗声音总算轻松了一点,她抑扬顿挫地背道,“——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残害忠良?那你的身后名也已经注定。
高不高兴啊,秦大宰相。
赵构真的快吓疯了。
他坐立难安。
催促快去问岳飞现在情况怎么样的人刚离开,就又有人来报说秦相求见,赵构一个头两个大,他几l乎是想也没想就道:“不见,就说吾在忙!”
不管秦桧是来说岳飞相关的事的、还是又来劝他要稳住心态不能临时反悔和金人的和谈、他现在都不想应付。
光是设想之后天幕可能给他的“惩罚”就够他满头大汗的了,还想什么金人什么秦桧、是要烦死他吗?
但秦桧何许人也,不说别的了,就只说跟赵构打了这么久的交道,他也清楚自家这位官家是个什么脾气——能有什么在忙的?
无非就是怕了。
想到刚刚听到的李晓诗所说的他死后被那么多人那般侮辱……和夫人一起跪了千百年,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反正此事天幕也已经挑出来了,所有人都知道了,那既然事已成定局、他现在放弃和金国那边的交易放过岳飞天下的人后世的人就会放过他吗?
既然不会,那就干脆破罐子破摔。
死后的事改变不了,那就趁活着好好享受。
最起码岳飞这事就不能有改变。
想到这儿,秦桧定了定神,提起下摆直接就要往内闯。
却见一个内侍风一般地掠过他身旁先一步进了里边,没过两息、他就跑出来了,与之同行的、身后跟着的,还有一身红袍的赵构。
好啊,这不是出来了吗?
这是在忙吗?这下总该没话说了吧。
秦桧带上笑脸,要过去跟赵构讲话,但人还没到近前,赵构就已经跟他擦肩而过,全程就跟没看见他一样,这种无视让秦桧一愣一愣的。
——直到赵构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秦桧才渐渐回过神来。
官家刚刚说什么来着?
哦,他说,赶紧召集太医,务必要快点给岳鹏举退热?
语气就跟他眼珠子快掉了一样。
风中凌乱的秦桧:……
他料定了赵构的软弱,却没想到赵构不止是对金人软弱、可以说,现在的他,对那个神乎其神的天幕要更为惧怕。
岳鹏举不是他的眼珠子,是他恨不得赶紧攥在手里的保命符。
……
天幕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人的,官家他不知道吗?
这有什么好怕的?!
秦桧愣在原地,腮帮子都被自己咬疼了,最终愤然一甩袖。
他想要离去,但脚下一顿,还是拐个弯跟在了赵构的身后,不打算这么放弃——虽然他自己也知道希望很可能渺茫了。
……好恨。
妈的,什么能有这么软弱的人啊!?
直播间里,讲完了岳飞,其实原本李晓诗还打算再讲讲一些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但这次的直播时间已经很长了,她不得不选择中止,准备放到之后的直播中再提。
她身后记录着岳飞这一生足迹的地图无声消散,那蜿蜒曲折的“八千里路”溃然散去,化作点点星光,仿佛像是两宋这个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的朝代中,那些用生命燃起火光的先贤豪杰们,在莹然发亮。
星星之光,安能点亮黑夜?
但是他们没有一人后悔。
可敬。
可叹。
李晓诗也挺直了腰杆,虽然喉咙有点干,但她还是完完整整地做了结束语:“宋金在之后的对峙中达成过很多次合议、也撕毁过很多次协议,但南宋的统治者一直一直都安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而宋高宗,这个华夏史上第一个对外族政权‘称臣’的正统汉人皇帝,被后人认为是宋金之战金国大功臣的赵构,也被后人戏谑地赠与了‘完颜构’的名字。”
阴嫚:……呃。
上次父去玩天幕游戏,赵构的“敌国奸细”之名还真没给错哈。
这算是天幕在暗示赵匡胤吗?
赵匡胤:你看我笑得出来吗。
实在不敢再听下去,赵构擦了把汗,脚下动作更是飞快,把怒气和尴尬发泄到了内侍和太医身上:“快点!!等下岳飞救不回来,你们就别领俸禄了!”
内侍也淌汗,但他总不能辩解说官家这是您默许的用刑吧?
岳将军身上那伤,不发热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