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为了防止武将在地方割据越坐越大,就粗暴地“重文轻武”、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看之前的赵匡胤,似乎也不是个会自绝后路的人啊?他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制约手段?
刘彻冷笑。
富宋?
富到向异族人称臣么?他可没遗漏之前看史诗时“宋向金称臣”的内容,只想想就是生气的。
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全拿来给金人上贡?
真可气啊,可气又可悲。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但无论哪一种,跟李晓诗都是没有关系的,说完单元引入开场白,李晓诗把课本又翻一页,正式掀开这节课的帷幕。
“我们这次要说的是第六课、北宋的政治。”
虽然知道宋被分成了南北宋,但每每听到“北宋”,赵匡胤都还是舒坦不起来。
好好的宋……唉,早点想起来这茬,他就也趁上次揍赵构一顿了。
不过他也就是想想,毕竟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赵构南迁,万一是像东汉西汉那样的呢?那如果贸然揍一顿,还是很不应该的……就是朱元璋那个态度吧……
真烦啊,说话说一半的人能不能退出说话界?
这不纯吊人胃口呢?还是这种家国大事!
不过想没想多少,赵大同志的思维就被李晓诗的声音拽了回来。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都跟建立北宋的赵匡胤有关——”
赵匡胤:……等等!!
不是说了么……还有没继位的赵大呢!多替他考虑考虑啊!
毫无慈悲·讲课工具人·李晓诗:“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那么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特点呢?宋初的皇帝又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呢?等这节课结束我们就会知道答案啦!”
一直等待着这次课的柴荣:哦。
黄袍加身是吧?
“把赵匡胤叫过来。”
赵匡胤任职的地方离宫中本来就不远,叫过来很方便。
上次在提到五代十国的内容直播结束后,他就跟“老赵”推心置腹地聊过了,虽然没出什么结果吧。
但老赵确实好用啊。
柴荣心里也很明白:让他一时立刻不用这个人,那也是不合适的。
何况什么赵匡胤取而代之,那都是未曾发生的事情,他还不至于那样小肚鸡肠。
因为未来的、甚至是莫须有的事就杀大将,那不是傻子才会做的事么?
所以柴荣不说,对于赵匡胤的处置也就那么搁置下来了,老赵依然是原职位,待遇和什么的,没有任何变化。
这次倒也不是什么怪罪,就是想让老赵来一起看,顺便问问他的想法,再看看赵匡胤是怎么上位、又是怎么对他的旧主的,看看是彻彻底底的忘恩负义、还是有点良心,这干系到对他的处置——喔,也能顺便当面臊一下这个黑脸。
柴荣是这么想的,但赵匡胤却不知道。
准确地来说,是哪个赵匡胤都不知道。
没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担忧之后自己会不会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当上皇帝了的赵匡胤在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耽误了另外的自己的性命——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柴荣应该是能够看得到这个直播的。
于是在听到这个几乎是只大概一听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的“黄袍加身”出来时,所有的赵匡胤都开始有点尴尬了。
特别是正在被叫去见柴荣的幸运老赵。
他微垂着头,规规矩矩到柴荣面前见礼。
不会吧,不会真的让他跟老板一起看以后的他是怎么“篡位夺权”的吧?
柴荣:脸到底红没红?这看不出来啊。!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课
“要说起宋,就还得从五代十国的末期来说——”
李晓诗道像个说书人似的,用鼠标在屏幕上的疆域分布图上划了个范围出来,在正式切入本课内容前又多加了两句其他的内容。
“这里被我们称为燕云十六州,是以幽州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府——为什么要说起这个部分呢,其实在五代十国的时候,身为后唐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要起兵反唐自立,求了契丹人帮忙。在契丹人出兵后,这位新成的皇帝就按照契约把这片地方献给了契丹。”
晚唐以及五代十国宋之前的朝代的观众们虽然不明白这明明是说宋、李晓诗却为什么要说起这个,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听到这句话后蹙起的眉头。
“燕云十六州”的位置、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根本不用李晓诗特别再点出来,这种地方,在战略意义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让他们来看,那简直是一目了然。
她刚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