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差一步就是进士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名,他当然有自傲的资本。
而且万一在这上边发挥好了,让下边的官员们记住他了,以后考进士的时候……
剩下那俩那个头发丑得要死的像是商人,另一个么,看着像个中年大叔,身上还带着饭菜的味道呢,应该是个不得志的,估计是百试不中了。
他随李晓诗一起看向最后一人——
那个穿着旧衣的中年男人活动了一下手腕,迎着其他几个人的目光,很随意地点了点头,丢出俩字:“苏轼。”
李晓诗:……!
书生:。。
??
不管怎么说,三人算是齐了,李晓诗安排他们在大厅里找书案坐下,然后才站到最前方,开始说题目。
她忍着不把视线往那个自称是“苏轼”的人身上转,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我们这次要赏析的诗词呢,是诗仙李白的作品——《古风·秦王扫**》。”
为避免现代古代诗名有差,李晓诗特地把诗也念了出来。
“秦王扫**,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嬴政:……
谢邀,正在看天幕,突然被踹了一脚。
大厅里,书生也忍着不去看苏轼,他想了一下,觉得这首诗也不算难,不就是赏析一下么,简单的。
却听李晓诗继续道:“就是这首啦,请几位结合历史事实,从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氛围渲染、抒发感情等方面来分析李白写这首诗的想法、以及这首诗的精彩之处。”
“哦对了,平仄押韵什么的不用说哦,那些跟我们的题目不搭边。”
书生:???
刚睡醒的李白:……?
第96章 第九十六课 小诗大学习(完)昭昭有唐……
……什么诗词赏析?
李白迷迷糊糊睁开眼, 就听到这句,脑子一时还没从和周公摆下的棋局中转过弯来。
身边眼尖的小童已经飞快地走了上来,贴心地给他递帕子擦脸醒神,顺便嘚嘚嘚吧前因后果全说了一遍, 碎嘴子程度和李晓诗有得一拼。
“先生, 小仙童说了, 您在后世是诗仙——”这个是最重要的, 当然要先说, 而且要郑重其事, 一板一眼把这项荣誉给到先生知道, 然后才到正题,“现在这个是答题环节,由小仙童给出一首唐朝时期的诗词作品,让其他人来进行赏析。答对的人会有奖励, 奖励是一支钢、啊……蘸水钢笔,现在天幕上的这几个人就都是这一轮抽到的答题的人了——”
李白拿湿帕子擦脸, 又灌下一杯温水, 感觉稍微清醒了一些。
他抬眼看向天幕,随口道:“那这一轮是哪首作品?”他也可以顺便来赏析一下, 看看这些诗人的诗怎么样。
小童嘿嘿一笑:“您的诗。”
李白:……
啊,那看来果然不是幻觉,刚刚是真的听到了他的诗歌在天幕上被谈论了啊。
“哪一首?”
小童:“秦王扫**!”
“怎么赏析?”
小童:“……这个有点长,好像是什么修辞手法……氛围渲染、嗯……抒发感情?反正咱们常用的那些写作技法是不让说,说是不在范围内。”
其实是说了李晓诗也听不懂。
和现代的答题技巧完全不搭边,所以干脆直接划掉了。
丢了帕子到一边,李白翻身下榻,难得起了些兴致, 拎酒壶到书桌边,一边自斟自酌一边饶有兴味地看起了天幕。
富家老爷、书生、布衣的中年男人。
嗯,这样的三个人啊……
倒也有趣。
小童也不认识那些人,他站到李白身边,乖巧地磨墨,又好奇地发问:“先生,您觉得这三个人谁能获胜?”
谁么,这不好说啊。
那个老爷样子的就不说了,估计不大会作诗,但也不一定,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还是懂的;那个书生么,诗文一定是懂的,但能不能按照李晓诗的要求来作答就也不一定;至于那个中年男人……
说不定就是这样的人才能嬴呢?
他笑着饮下一杯:“不好说,且看着吧——”
不好说?可好说了好不好。
不管是李晓诗,还是明清的观众们,心中都有这么个念头。
换了别人还不好说,但这几个人里有谁啊?
苏轼啊!
苏东坡!!
天上这几个人,还有能比他文采更妙的吗?
也不是不能吧,比如让李晓诗站出来,上下五千年的知识库里去找诗来背,或能一敌。
反正至少同样“参赛”的其他两个人是绝对不可能行的。
“参赛选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
那个商人老爷干脆就不想也不写更不说,就那么坦荡荡地坐着,眼睛不住地往苏轼和李晓诗两个人身上瞟,看完又去看周围,这可是仿唐代的东西,又都是后世“科技”,多看几眼,才不白来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