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啊?!
虽然和上一个瓶子造型上略有不同,但这个配色同样是黄底彩花、用色极富冲突和要把人闪瞎的炫丽。
更要命的是——这个黄色的大瓶子上、瓶肚子上,有一个大大的,大大的粉色蝴蝶结。
就像是……呃,呃。
李世民:“……这看起来,怎么像是个包袱皮?”
长孙皇后掩唇失笑。
嗯,一郎概括得好精准,就是像个大包袱皮。
这黄色的炫彩大瓶子上,裹了个粉色的包袱皮,别说,要不是丑了点,还挺好看的。
李晓诗把这个大包袱瓶放地上,又拿出来了一个——这次这个是通体粉色的,但要命的是,粉色的瓶子上还系了个粉色的“包袱皮”。
她把几个瓶子摆成了一排,然后把刚刚看到的一个唐三彩弄了出来,放到了这几个瓶子旁边。
“这是经常被拿来和唐三彩作比较的几个瓶子……嗯,都是清代乾隆年间门的作品,在现代也都是很有名的那种。”
乾隆掸了掸袖口,神情骄傲。
怎么样?
比那个又小又灰扑扑的“唐三彩”强多了吧?
诸天万朝的观众们:……
咋说呢?
第94章 第九十四课 小诗大学习(4)舞马衔杯……
关于乾隆引以为傲的瓷器代表大赏, 不排除同样有觉得好看的,但绝大多数观众都都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整理了半天措辞,能给出的评价和形容还是只有两个字。
——富贵。
“好富贵啊……”
是, 颜色太丰富, 技艺太牛了。
以前的想烧出点颜色都难,到了这个“乾隆年间”,不仅造型工艺看起来精巧了许多, 连颜色也更多彩了。
看这大富大贵的配色,看这象征着奢侈的纹样,看这大粉包袱皮——
……可惜有点丑,不然真的还挺好看的。
雍正很沉默。
看着天幕上那绚丽多彩配色造型都很别致的几个大瓶子,他有点说不出话。
乾隆年间, 这个乾隆, 在之前的皇帝游戏里是看到过的, 很眼熟, 应该是他的儿子。
可是,他儿子的这个美学“技能点”……点的是不是有点偏啊?
简直让人不能直视。
太富贵逼人了。
就差把暴发户三个字写脸上了。
乾隆还在沾沾自得,却不曾想已经被他亲生老爹嫌弃一通了。
但李晓诗没有过多地点评这些瓷器、以及唐三彩等的工艺,她深谙不懂不要多说话的道理,很谦逊地扮演着一个工具人的角色。
大家想看, 她就拿出来, 让观众们自己去评价吧。
她还得讲课呢。
李晓诗重新拿起那个唐三彩, 道:“有多少观众能够认出这个造型是什么动物的?”
那是四五个伶人模样的人俑,坐在一起,手中各拿的有不同款式的乐器,箜篌管弦等。
他们身下坐着的是遍布着各色饱和度浅淡但颜色明快色块的毯子。
而毯子也压在一只动物上。
有很多百姓并不认识这充当坐骑的动物上,但也不乏有人能认出, 都跟弹幕互动了起来。
李晓诗点头:“是的,就是骆驼——骆驼不是我们中原地带常有的,但是在唐朝时候,出现了很多以沙漠西域边境才会有的骆驼造型的工艺品,这证明了什么呢?——请抢答!”
这个抢答来得出其不意,李晓诗说完好一会儿,才有不少人急慌慌去按那个按钮,但为时已晚。
天幕上出现的,是个穿着便服但眉宇间都有着十足贵气的年轻人。
细看之下,还会发现这个年轻人似乎有点眼熟。
不等李晓诗问出声,来人就自报家门了起来:“我是李世民。”
李晓诗:……OvO
天幕前的唐太宗陛下:O.O
未及加冠的李世民一袭窄袖长衫,青葱一样的年纪,偏偏周身已经带上了多次出生入死后带出来的从容,无形中吸引着人的视线。
他看着呆了的李晓诗,不由莞尔:“可以回答问题了吗?”
给大家搞了个突袭问答的李晓诗没想到,观众也能给她搞突袭——这小秦/王竟然没有走神,一直认认真真地看天幕啊!这才能第一时间就抢到答题资格。
迎着少年太原公子的注视,李晓诗不自在地动了动手腕,然后才抬起头:“可以的。请回答吧。”
小秦/王侃侃而谈:“唐朝初期,突厥的祸患依然十分严重,在唐太宗继位后,他发兵反击……”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抬袖掩面了。
明明是他做出来的事,明明天幕上那个小子根本没经历过这些,只是听了几节课、从这些课堂里拼凑出来的事而已,他怎么说得那么笃定呢,就跟他亲身经历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