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来后,携带了大量的佛经,为华夏的佛教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度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所以根据玄奘经历写出的《大唐西域记》也成为了印度人追溯自家历史的一部古文学著作,玄奘在印度的地位极度崇高。”
“在唐朝时期,新罗也有大量的‘交换生’。新罗人崔致远十一岁就到大唐来求学了,十八岁考中进士,后来又在唐朝做官,写下了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
说到这儿,感觉这节课差不多了,又看到弹幕上询问“齐天大圣”“天蓬元帅”等的内容,李晓诗嘻嘻一笑,抱出了一个盒子。
“既然大家都对我刚刚说的《西游记》很感兴趣——嘿嘿,我给这个环节准备的奖励其实也是一套西游记,怎么样,巧不巧?”
“那接下来,我就要来抽、嗯……选一位幸运观众,来到直播间回答我的问题了,如果答对了,这套现代精装版、附赠精美插画和海报的《西游记》就抱回家哦!”
她话音落下,各个时空的观众都发现自己的面前多出了一个按钮,按钮上写:抢。
“等我出完问题后,大家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抢答,在我说请回答后,第一个按下抢答键的会被选上来哦,答不出来的话就重新开启一轮了——。”
李晓诗马尾甩甩,干脆在唐招提寺的大石头前站住了脚。
“那我要出问题啦——”
她拿出了几个小东西:两个人偶,两枚金币。
“这个是大食人偶和非洲黑人偶,这两个是东罗马的金币,它们都是在我们现代从唐朝的墓葬中出土的,请问,这些文物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呢?”
“请——回答!”
在李晓诗说完请的时候,朱棣已经把手按了上去,飞快且连击,势必要把那套听起来很有趣的话本搞到手。
直到3秒的倒计时结束,他舔舔唇,等待着李晓诗念出那个“最快”的男人。
“呀,这位观众是明朝的,朱……”
朱棣抱着胳膊得意地笑。
嗯,应该就是他——
“——朱元璋!”
……他爹。
朱棣脚下一个不稳。
系统友好提示:请勿抢跑。
随着李晓诗话音落下,天幕上平白多出了一个穿着明黄色衣袍、看着有一点凶的男人。
朱元璋站在李晓诗身边,一个是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一个是小脸白净朝气蓬勃的乖乖女,怎么看怎么怪。
朱标掩面。
太黑了,这么一比老朱更黑了。
朱元璋却没什么不适,看清楚周围的景象后,他豪气万丈:“这就是那些倭贼的老家?回头老子带兵抄了这里,给立个那什么,大明颂德天枢!”
李晓诗:……
观众:……
朱标:……
朱棣:好样的啊爹!
刘彻哈哈大笑:“不是头一回见了,但每次都觉得这皇帝还真有点意思。”
李晓诗:“……那什么,您既然上来了,请回答问题吧?”
朱元璋这才收回四下打量的视线,一愣:“……啥问题来着?”
合着您就是上来看看这日本是什么样的?
李晓诗沉默了一下下,还是老老实实重复问题:“嗯……现代从唐朝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食人偶非洲黑人偶、还有东罗马金币等,这些文物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呢?”
朱元璋抬手蹭蹭鼻子底下,胡子被他吹得一翘一翘的,停了有足足半分钟:“啊、俺想想哈……”他悄悄瞄了李晓诗板着的小脸两眼,没好意思说不知道,最后只好心一横,开始闭眼作答。
“……反映了他们把这玩意埋进坟里了?”
第93章 第九十三课 小诗大学习(3)乾隆粉彩……
听到朱元璋的回答, 李晓诗一时间都有点哑口无言了。
这……你要说他说错了吧,那是完全没一点错。
但好像又没给出一点有用的信息,简单来说, 不就是复读了一遍问题么, 什么废话文学?
虽然不算错, 但这要是能给他算回答正确,李晓诗都觉得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她实在无法违背一个受过现代教育并深深浸淫在现代应试教育中的“学者”的良心。
于是李晓诗彻底无言以对了:“……。”
洪武年间门。
朱标已经被自家老爹搞得都已经感受不到尴尬了, 整就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状态。
丢人就丢人吧, 反正各个朝代里的人都已经知道大明的开国皇帝是这么个德性了, 已经不怕丢更多的脸了。
他甚至还有心情悠悠地想:之前老四上去玩游戏的时候, 也挺丢人的。就是不知道后边皇帝大集会的时候, 成年老四的优秀发挥有没有让大家忘记他少年时候的丢人经历。啊……打仗打到海角天涯都忘记称帝,好像也挺丢人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