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继续听,继续听。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位女强人的能力都不差,但她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忽略了阵营中一个本该被重视起来的年轻人——那个能力卓绝,手段高超,而且和她们一样、野心勃勃的人。”
“也就是咱们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这个人呢,其实童年是很惨的。他少年时候母亲就死掉了,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凶手就是他的祖母、也就是我们现代说的奶奶——武则天。而好不容易等到武则天死掉,伯伯登基,结果朝堂上下又被伯母和堂姐搅合得不得安宁;那现在把韦氏一族除掉,李隆基这个聪明人当然想得到,他和盟友、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也一定会有争斗。”
大家都听明白了。
处在这样一个被女性摆布的环境中,李隆基那绝对可以说是对女性涉政厌恶到了极点的。
说那个一点,他没有厌女症那都是好的,但估计是得女强人ptsd了。
李隆基自己也知道韦氏一除之后就是要跟姑母太平公主斗争了,上官婉儿作为太平公主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那当然是逮着机会能杀就直接杀掉。
杀掉之后,在和太平公主的博弈中他也能多一些胜算。
而且李晓诗还有别的看法,“在古代,特别是汉之后的古代,儒家思想成为了传统的、主流的、统治者们推崇遵循的思想——那时候儒家传统中女人就是应该相夫教子老老实实‘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的,有一个武则天就是例外了,他们怎么可能会想看到女性专政?”
“在上官婉儿死后两个多月,她被下葬。同时被修了一个相对很豪华的陵墓。”
两个多月?
那不得放臭啦?
许多观众都咧了咧嘴,“噫”道。
李晓诗摇头:“不是啊,这其实已经很好了。这估计还是太平公主从中间门周旋出的结果呢——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她们死了之后,据说可是被曝尸了半年多才下葬的,由此可见其实上官婉儿这个,李隆基已经很‘宽容’了。”
她在心里悄悄接了一句:小心眼儿。
然后才继续道:“后来,太平公主也在和李隆基的斗争中失败。她当时在睿宗面前很有地位,而且又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官集团,朝堂上七个宰相就有五个是她的人,后来又收拢了不少武官,可以说是势如中天——那她到底是怎么失败的呢?”
一直在听,并且越听越觉得心口疼的李世民给自己灌了口茶,不太愿意去想。
……禁军啊,李晓诗她刚刚在说那个什么“唐隆政变”的时候,不是就提到了禁军么。
估计又是……
“对呀,就是政变。”
猜出来的不止一个人,毕竟政变这种在别的朝代看可能很久才一次,但在唐朝、似乎能频繁频繁频繁甚至让大家习以为常了。
李晓诗对弹幕点头:“李隆基决定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从‘物理解决’掉政敌——他带兵入宫,直接杀了太平公主的武将,又杀掉那些文官的头目,把太平公主经营多年的势力直接血洗。”
“这就是先天政变了。”
话都说到这儿了,就也不用再多解释,大家猜也都猜得到。
经营的势力没有了,那太平公主再怎么样,也都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了。
当然就落败了。
“总之,我了解到的关于唐玄宗是怎么在政治斗争中获得胜利的就是这么回事,不过我还有一点想说的。”
李晓诗还没说完,看看笔记最下边的关键词,“墓”字,她继续道:“我们现代是有找到上官婉儿的墓的,但很奇怪的是,陵墓被破坏得非常严重,所有的陪葬品也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上官婉儿嚯地抬头,看向小天幕。
另一个位面中,已经失去了上官婉儿的太平公主正命侍女给自己的手心涂抹药膏,也在看着天幕。
她的手心和另外时空中的公主一样,遍布掐痕斑斑。
墓?
婉儿的墓被贼给盗了么?
“墓里的情况很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仅是陪葬品,连棺椁都不见了,尸体更是无影无踪。”
这话一出,观众就知道李晓诗为什么会说奇怪了。
因为一般盗墓贼盗墓的话,是会把陪葬品偷走没错,但是没人会偷棺材的呀?
也不会有人把尸体都带走吧?晦气不晦气啊!
干这行的虽然本身已经在损阴德了,但他们的忌讳同样也很多。
行吧就算是觊觎棺材的材料,把棺材也偷了,那他们偷个尸体回去干嘛?埋自己家院子里么?就地扔到人家本身的墓里不好么?
这当然奇怪,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