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隋二世而亡,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隋炀帝也不是完全的昏君,”她道,“他是有雄心壮志的,而且也确实有在为他的目标去做——年号大业,就能看出他的想法了吧?”
“大业五年的时候,隋的在户人口已经达到了八百九十余万户。”这就是那个巅峰的数字,远超前朝,后世也是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重新能达到这个数字的。
“是不是很富有?”
这个数字让无数观众都吃了一惊。
即便一直压着自己的心,告诉自己不能太激动、不然大起之后的大落,怕是要承受不住——杨坚也依旧被这个数字震得眉毛微微挑了起来,心情一时激荡。
——多少?!
八百九十万余户!
天知道大隋刚建立的时候只有多少百姓,这、这,这……人口就是国力啊!!
扶苏也羡慕起来。
好多人。
八百多万户,折合下来,人口总数要比大秦多出一倍还多吧?
大秦现在好缺人啊……
李晓诗先是抛出了个证明隋炀帝“功”的数字,感觉前边的已经讲够多了,然后狡黠一笑,准备来欲抑先扬的‘抑’了:
“我们接下来可以再好好地了解一下隋炀帝这个人了。”
“看看他是怎么样,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门内,把这样富裕的一个国家给败得一干二净。连带着到大唐的高祖的时候,人口也都只剩下了两百万余户。”
杨坚:……?
似乎没听清李晓诗的声音,他的思绪迟滞了一瞬,缓慢地处理了一下脑中接收到的音节,然后蓦地,心口一痛,面色苍白起来。
……多少?
……还剩下多少?
独孤伽罗握着他的手,心疼不已。
她一边拍着杨坚的后背帮他顺气,一边皱着秀丽的眉看向天幕,迟疑了一瞬,问出了杨坚想问很久都没问出口的话。
“……隋炀帝,是隋文帝哪一个儿子?”
看到这条疑问,李晓诗一愣,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哎呀,我都忘记说这一点了。”
课本上一直没提隋炀帝的名字,就像刘彻那时候只有汉武帝一样,所有的都是“隋炀帝”,完全没说名字;更不像他爹杨坚那样,还说了“杨坚就是隋文帝”,所以这么讲下来,李晓诗竟然也忘记了——在隋炀帝时期之前的人,应该都还不知道他是谁呢。
道完歉,她乖乖回答问题。
“隋炀帝,叫做杨广。”
第82章 第八十二课 秦皇汉武?
隋炀帝, 杨广。
得知这个事实后,杨坚仍然没有缓过劲儿来,独孤伽罗也愣了。
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 会是这个儿子的。
说实话, 几个儿子里, 她最属意的也就当属这个儿子了,平日里也多有偏袒和宠爱——却没想, 将大隋葬送的隋炀帝,也是这个儿子。
她有点不敢相信, 想问为什么,明明杨广平时都表现得很好啊, 但话在舌头尖过了过, 她没问出口。
李晓诗只是一个后世的普通平民, 就算通过史书能够得知一些过去的事情, 她也未必会清楚宫室贵族间的私事, 问她不见得能得到答案,说不准还会让大隋皇室成为其他朝代的耻笑对象……白白让别人看了热闹去。
这是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隐晦想法, 但她不问,不代表李晓诗就不会继续说。
虽然李晓诗确实不知道杨家家庭里到底有过什么事, 但影响什么吗?就课本上、史书上、所有流传下来的一切, 都足以成为隋朝的家“丑”了。
“那么隋炀帝败掉的仅仅只有人口吗?”
她道:“……刚刚也说了,隋炀帝从他父亲手里接过了隋朝,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隋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隋朝吧。”
“隋炀帝继位时,这个天下是刚刚经历了开皇之治的隋、隋朝的粮仓什么的我们也都看到了,经历了开皇之治的隋,可以说是富饶繁荣, 各个方面都是很强大的。在军事方面,隋一统中原,而杨坚更是被突厥等各大外族人称为‘圣人可汗’;政治方面,杨坚开创了科举制的雏形、留下了后世沿用的省六部制前身、又有均田制等等政策内容;在经济方面,隋朝更是国库充盈,粮多到用不完,所以有记载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这样的一个隋,是不是极其繁荣富有的?”
是,怎么能不是呢,这简直是太繁荣太富有了。
无数观众瞠目,然后又紧接着扼腕。
这么富有的国家,马上就要被搞没了啊……
那个叫杨广的,到底是怎么搞的?
杨坚缓了好一会儿,终于提起了一些劲头,他抓住独孤伽罗的手,唤人去把杨广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