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简单吗?
他们知道啊!
众人纷纷积极回答。
其中,以商朝的人回应氛围最为热烈。
【夏桀无德,难以服众,导致许多藩国离心。但他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仅横征暴敛,还贪得无厌,甚至带兵攻打各个部落藩国,强行收缴岁贡,其间死伤无数,天下怨声载道。无理凶蛮!】
【还有还有,桀喜爱美色,打下藩国后总要掳掠当地美人,让众人献上各色美女,还要在她们之间进行挑选,许多女子都被他直接抢走!】
【商的首领汤,年轻随和贤德有才知礼仁德广爱天下,世上所有人都向往商,商自然能够终结桀的□□!】
【鸣条之战天命在商,一举歼灭夏桀,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李晓诗把这些话念出来,心中也跟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但接着,就有其他朝代的人忍不住也插嘴评判了起来。
【桀的灭亡,难道不是因为妺喜吗?桀打下有施氏的时候得到了妺喜,妺喜这祸国妖妃,因为她喜欢看在酒水盛满的池子里划船,桀就建造了酒池,有多少人死在了这酒池中?因为她喜欢听布帛撕裂的声音,桀又开始命人撕毁布绢,在当时这是多么珍惜的东西,就这么被毁了——这祸国的妖妃,最后还与桀一起死了,简直是便宜他们了!】
李晓诗连连点头,边念边在心里赞叹:原来是这样!
【胡言乱语!仙童,虽然不知道是谁在跟你说那些编造的话,但不能全相信啊!妺喜分明是桀强抢来的。当时桀带人攻打有施氏,有施氏不得不降,但是桀贪心不足,要求有施氏献上他们族中最美的女子,也就是有施氏的公主——妺喜。妺喜怎么会爱上攻打自己家并且强占自己的暴君?她就如同西施一般,只是曲意逢迎罢了。等到商的伊尹也潜入夏,妺喜不就与伊尹联手,直接覆灭了夏桀吗?这才是合理的发展!】
【胡说八道!妺喜只不过是个女人,一个女人能有多大能耐,左右一个王朝的更迭?分明就是替夏桀开脱!】
【……】
一条条一句句,李晓诗原封不动念出来,直呼精彩: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怎么比小说还好看!
各位面的帝王君主就看着听了天幕的话后突然有臣子站起来不服气地对着天幕出声驳斥,也并没有计较他们的失礼,只是在心中诧异:原来这位还有这一面?
妺喜是他们什么人?
各路大佬们根本不懂,这其实也就是野史党与野史党的据“理”力争罢了,只不过据的是他们自己从蛛丝马迹的记载中扒拉出来加以推断的“理”。
考据党的战争,无人能懂。
反正瓜吃的挺乐呵就是了。
吃瓜人看乐子看得不亦乐乎,夏朝人当乐子当得满头大汗。
听着天幕之中仙童一串接一串的说法,禹觉得脑袋发晕。
四五百年啊,夏这么多代人的品德积累,全被这一个子孙败光了?!
这就是世袭制吗!?
这是他的子孙后代?!
作者有话要说:①-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余文中出现的一切说法均为野史+虚构,勿考据!!!
第12章 第十二课 伊尹与汤
就在妺喜卧底派和妺喜妖妃派撕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条不属于这两边的评论弹出,很快吸引了李晓诗的视线。
【商汤灭桀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伊尹吧。】
伊尹,这个名字在之前妺喜的粉丝和黑粉大战时出现过,李晓诗来了兴趣。
“哥哥,伊尹是谁呀?”
课本上可没提到这个人,而且听这些人聊这些,可比课本有意思多了,有些甚至连老师都没讲过。
就比如那个被他们说得可比西施的妺喜,老师就没提。
西施嘛,小时候跟妈妈一起看过卧薪尝胆,知道这个人。
所以从这些人的评论里知道了“妺喜”,李晓诗对伊尹也好奇了起来。
李晓诗兴致勃勃:“伊尹为什么不可忽视呀,是像范蠡那样的人吗?”
【范蠡不过是一个商人,伊尹的才能,可以和萧何、诸葛亮相比了!】
唐。
李世民看着爱臣站起,对着天幕侃侃而谈,完全忘记了现在场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真好啊。
天幕之上的仙童、李晓诗,虽说自己不是神仙,但天幕之能,已经堪比神通。
现在之人竟然可以与不同朝代的人论史研讨,不管什么生僻的经史,只要是仙童提起的内容,那或许都能找到人与之一谈,这不可谓不神奇。
而他的臣子,如今也正说到畅快处,只是不知听着天上仙童转述的、与他论史之人,又会是什么朝代的人,会不会是商朝之人、或者伊尹本人?